Loading Player...

经文:可5:22-24、35-43

二、福音的诠释

闺女的死而复活,对睚鲁一家来说,既像是经历了一场震撼教育,又像是走了一趟死荫的幽谷──他们亲眼见识了生命的脆弱──一个原来活蹦乱跳的小女儿,转瞬间可以变为冰冷的尸身;一个原本充满欢乐的聚集,顷刻之间可以转为天人永别的苦境。最要命的是面对这苦难的转化,他竟然无能为力,他一切的敬虔、律法的知识、宗教的地位都无用武之地;而惟一有的就是惧怕。值得庆幸的是,他抓住了耶稣,耶稣扭转了这个原本不可逆的悲局,使他们重新尝到生命的喜乐。

经历了这一场震撼教育,走了这一趟死荫的幽谷,睚鲁才意识到自己对生命的无知、对死亡的无知、对耶稣的无知。只是太多时候人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也不知道要及早寻求这位生命的主宰,总是在面临死亡时,才想要如何克服心中的恐惧。

1. 死是众人的结局

传道书说“死是众人的结局”(传7:2),这句话固然有无比的威力,提醒人生命的有限性,不要在生命的问题上作一个无知的人。然而最可怕的还不是这句话,而是圣经进一步的提醒:“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人潜意识对死亡的惧怕,应该就是从这个事实来的。

问题是,生命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不一定是等人预备好了,死亡才会临到;也不一定是人活到一把年纪,才会面对死亡的问题;死亡不会事先给你通知,它随时会来敲门,而且不给人有耽延的机会。睚鲁的小女儿在初次面对死亡时,不过只有十二岁,在她人生尚在起步的阶段,就尝到了死味。而且她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可以说是相当的短,她自己和家人的心里都尚未预备好,死亡就临到了。(由于地点是在迦百农,是耶稣所住的地方,若是病了很久,那个钟爱女儿的父亲必然早就找上耶稣了。)所以智慧人必会趁着生命尚在之时,及早认识“生”与“死”的问题,并寻求那位赐人生命的主。传道书如此提醒我们:“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传12:1)

2. 死与睡

对围观的众人来说,最不能理解的是,明明这女孩已经死了,她的灵魂都已经离开她的身体,耶稣却说她不是死了,乃是睡了。任谁都知道死和睡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人睡了还会再醒,死了就不会再醒过来。难道耶稣不知道这两者间的差异吗?当然知道!只是神的认知远超过人的认知,神看事的角度也远高过人看事的角度。

在这之前,耶稣已经对睚鲁说:“不要怕,只要信!”在“对神的信心”里所看见的,不再是死,乃是睡,这是神对所有信心者的宣告。保罗说:“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帖前4:13)这句话指出了死和睡的差异,人看死是没有指望的、是忧伤的;但是看睡了的人却是有指望的,因为睡了的人必要再醒过来。所以,对已经蒙恩的人来说,死不再是永远的诀别,乃是睡了,有盼望的睡了!

3. 胜过死亡之路

由死到睡,其中的转变在哪里?关键在于对耶稣基督的信心,对生命之主的信心,就如耶稣对睚鲁发出的挑战:“不要怕,只要信!”耶稣当场用祂的大能向跟随祂的人见证,在基督里的人是可以活过来的。所以对睡了的人不需要悲哀,也不需要绝望,惟一要持守的,就是对祂的信心。

当然这个原则也可以用在我们自己身上,当信的人面对死亡时,知道死亡不过是限制了我们的身体,并不能拘禁我们的灵魂。因为耶稣基督已经为我们胜过了死亡,在祂所定的时候,凡睡了的人都要醒过来。必须注意的是,“胜过死亡”并非“得救”之外的另一恩典,乃是得救的恩典之一;一个得救的人不仅是罪得赦免、得新生命,同时也有永生的确据。所以每一个蒙恩得救的人,都当持守这样的信心。

三、现今的处境与需要

1. 走出死亡的惧怕

多年前,有一次我带着教会的几个弟兄姊妹去看望一个癌症末期的弟兄,那一天当我在这位弟兄的病榻前,握着他手的时候,这位年长的弟兄竟然哭了起来,从他颤抖的手我感受到他心中的惧怕,对死亡的惧怕。今天回想起来,心中觉得有些亏欠,当年在教会没有把死亡和复活的真理讲得够清楚,以致有信徒在面对死亡的阴影时,仍然有几分惊恐。

人对死亡的惧怕,除了因死亡所带来的痛苦,恐怕还有一个部分是对死亡之后的无知。死亡之后到底是什么?是地狱之火?是审判?还是无尽的痛苦、熬炼?没有人曾经从死境中回来,向人讲解死亡之后事;这个死亡之后的阴影,似乎总是在每一个人要面对死亡之时笼罩人的心头。印象派画家高更,曾经画过一幅充满死亡气息的名画,他用三个问题作为这幅画的主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恐怕这第三个问题才是他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然而,胜过对死亡的惧怕,不是建立在人的勇气上,乃是对在基督里永生的认知和确信。对永生有认识的保罗,在面对死亡时这样说:“……我死了就有益处。……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1:21-23)死亡对他来说,完全没有难处,更不要说是恐惧了。此外,保罗勉励提摩太,“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提前6:12)他的意思是要提摩太持守住自己的信仰,也持守住对永生之道的信心,当然这两者也是分不开的,若能持守住永生之道,也就持守住自己的信仰了。信徒若能持守住永生之道,自然就脱离了对死亡的惧怕。

2. 新生命的目标

若按着人的平均寿命来看,对一个十二岁的人来说,人生还有一段不算短、也不算长的日子要走。说不算短,是因为人生若有七十,那么几十年的日子的确不短;说不算长,因为即便是七十岁也不过是转眼之间。那该如何善用这赎回来的光阴,则是个重要的课题。有一点我们可以确认的就是,这个死而复活的女孩,她的生命如同是被赎回来的,是失而复得的。一个被赎回的生命,应当有一个新的方向和目标。保罗如此说:

“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5:14-15)

从救恩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生命都是被赎回来的,是从死亡的光景中被赎回来,也都该有新的方向。那我们是否有一个新生命的方向和目标呢?

四、释放的祷告

1. 经文默想

“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我既然这样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间,且与你们众人同住,使你们在所信的道上又长进又喜乐,”(腓1:20-25)

2. 祷告

主耶稣,感谢你,因为你已经胜过了死亡,把永生的福音赐给我,也救我脱离对死亡的惧怕,所以死亡的阴影不再能够辖制我,复活的应许却是我的盼望。为这个缘故,求你让我每一天都能以喜乐的心迎接新的日子。

主耶稣,求你让我知道肉身生命的有限,原来生命真如云雾,因此知道如何善用你所赐给我的宝贵生命。让我每一天都为你而活,好叫我再见你面的时候,得蒙你的称赞。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