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


Loading Player...

粤语


Loading Player...

听众朋友,你好。欢迎收听《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很高兴我们又在空中见面。《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希望帮助每位听众能更加明白神的话语,成为遵行并传扬神话语的人。

上一次节目,我们查考与分享了约珥书2:28-3:21的内容,让我们先来重温一下。

根据使徒行传2:16-21的记载,彼得曾引述约珥书2:28-32这段经文进行讲道。但彼得并没有说先知约珥的预言已经完全应验了。约珥预言神要将圣灵浇灌在人身上。过去,神的灵似乎只临到列王、先知及士师身上,但先知约珥预见将来圣灵必要临到每一位信徒。根据以西结书39:28-29的记载,以西结也曾提及圣灵浇灌的事。将来,凡信靠神的人必有圣灵在他们身上。

在约珥书2:31-32这段经文中,“耶和华的日子”是用以描述神审判万邦的特定时刻。审判与怜悯是不可分割的。先知约珥曾指出,只要肯悔改,神必要从审判中把人拯救出来。所以,在审判和大灾难的日子,仍会有人得救。神的心意并非要破坏,而是要医治和拯救;然而我们必须接受救恩才可得免于难,否则必要和那些不悔改的人一同灭亡。

根据约珥书3:1-2的记载,“到那日”是指凡求告耶和华的人都得救的日子。神对信徒的祝福,不单是供应他们所需,还包括摧毁地上一切邪恶并终止一切苦难。这预言的应验分三个层面:即时的、未来的与终极的。根据历代志下20:1-37和启示录20:7-9的记载,即时的应验是指约沙法王与列国(包括与摩押和亚扪)之战;未来的应验是指百姓从被掳之地巴比伦归回;终极的应验是指弥赛亚统治全地前的大争战。

约珥书3:4-8提到推罗和西顿,这是腓尼基的大城,位于以色列西北;非利士则处于犹大的西南。腓尼基和非利士这两个小国,曾于犹大和以色列失陷时窃喜,因为它们以为从此可独享日渐繁盛的贸易成果。因为这种错误的态度,神要审判他们。

经文提到,犹大人被卖给希腊人、这一外邦不洁之民。有人因此认为约珥生于被掳之后,即主前586年、希腊文化开始发达之时。但考古研究证实,早于主前800年,希腊已与腓尼基通商;而推罗、西顿和非利士,是在犹大人被掳之前与犹大同期存在的城市。

根据列王纪上10:1-13的记载,约珥书3:8提到的示巴是阿拉伯西南的一个国家。早在一个世纪前,示巴女王曾探访所罗门,示巴人一直都控制着东方贸易的通道。

约珥描述有许多人在“断定谷”(即“约沙法谷”)等候。地上有数以亿计的人,无论是已死的、尚在生的或将要生的,每一个均要面对审判。环顾周围与你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他们已经接受了神的赦罪吗?他们知道犯罪的结局吗?如果我们明白神最后的审判是何等的严厉,就会希望把救恩的盼望带给每一个自己所认识的人。

约珥指出,最终的审判权是属于神的。在末日,神的主权便要彰显出来。我们无法估计这日何时来临,但可以深信神掌管世上一切事情。世界的历史包括我们的一生,也在神的手中。我们可以在祂的爱中得享平安稳妥,并且相信祂引导我们作决定。

约珥书3:18说:“到那日,大山要滴甜酒;小山要流奶子;犹大溪河都有水流。必有泉源从耶和华的殿中流出来,滋润什亭谷。”这是一幅修复之地的至美图画,就如伊甸园一样。生命的泉源从耶和华的殿中涌出,显示神要赐福。倚靠神的,必永远丰盛。

长期以来,埃及和以东都是以色列的仇敌,他们代表一切敌对神选民的人。神应许把他们毁灭,就是应许总有一天会把世上一切的邪恶灭绝。

根据约珥书3:20-21的记载,这里的犹大是指一切属神的人,就是一切求告耶和华之名的人。信神的人,必得胜利与平安。

在这卷书预言的开首,先知约珥提到地遭毁灭;在结束时,他提到重建。一开始先知约珥强调悔改的重要,最后他说到悔改所带来赦罪的应许。先知约珥催促百姓警醒,不要再得意忘形,并要醒悟离神的生活是何等的危险。对我们来说,先知的信息指出我们还有时间和机会,所有呼求主名的人都会得救。凡归向神的,都将享受预言中所提及的福分;拒绝神的,则要面对灭亡。

到此,我们就完成了约珥书所有章节的领略与纵览。结束了这一站旧约圣经约珥书的游览历程后,从今天的节目开始,我这个圣经导游,将继续带领大家,随着我们这辆圣经巴士开启下一站新约圣经彼得前书的研读历程,希望这段新的穿越圣经之旅会让你更加期待,并带给你更多的惊喜与得着。

现在我们要开始查考彼得前书了。彼得前书开篇在1:1提到“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彼得曾经被称为没有知识的渔夫,但是任何人只要被主耶稣教导三年,是不可能没有知识的。彼得书信证实了这一点。彼得在他的书信中谈到教义,那是份量很重的主题。在彼得前书1章开始的前几节经文,他谈到拣选、神的预定、成圣、顺服、基督宝血、三位一体、神的恩典、救恩、启示、荣耀、信心,以及盼望等等重要的教义。在这几节短短的经文中,几乎囊括了所有基督教教义的精华!从彼得整理这些重要的主题看来,他绝不是没有知识的渔夫。从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彼得的人生有很大的转变。他曾经血气方刚,如今是很有耐性的。他第一次遇到主耶稣的时候,是笨口拙舌、惊慌失措的。我们的主却告诉他:“你现在还很软弱,但是我要使你成为‘磐石’,是坚若磐石的人。你要在耶稣基督的根基上建造教会。”彼得说得很清楚,教会是建造在主耶稣这块磐石上的。

有趣的是,虽然他的名字叫“彼得”,是“磐石”的意思,但他却说所有的信徒都是小磐石:彼得前书2:5记载:“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换句话说,彼得说每一个信徒都是“彼得”。在他的书信中,我们看到西门‧彼得从来不高抬自己。在彼得前书的引言中,他自称是使徒,只是众使徒中的一个而已。虽然人们在数算使徒的时候,总是把他列在前面;虽然主耶稣拣选他在五旬节那天传讲历史上第一篇讲章,但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比别人高。彼得书信写在保罗之后,大约是在主后64-67年年间写的。那时血腥的尼禄登基之后,对基督徒的迫害更加厉害了。据说彼得就是那时殉道的。彼得前书5:13记载:“在巴比伦与你们同蒙拣选的教会问你们安。我儿子马可也问你们安。”有人认为这里所提到的巴比伦是隐喻,彼得真正的意思是指罗马。但是彼得没有理由用隐喻。彼得写作的时候不会用比喻,不像在启示录看到约翰所用的笔法。彼得写信是平铺直叙,而且非常实际的,他结合了理论与实际,直接应用到生活上。我相信,如果他是指罗马,他就会写罗马。我个人认为,西门‧彼得没有去过罗马,他的活动范围局限于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心脏地带,但他不是开拓那个区域的使徒。我认为他是追随保罗的脚踪行。如果彼得早已到过罗马传福音,保罗就不会去罗马了,因为保罗说过,他要到福音还没传过的地方去。既然罗马排在保罗的行程之内,显然是保罗建立了罗马的教会,而不是彼得。另一个证明彼得在巴比伦,而不是在罗马的有力证据,是他所列举的地名,彼得前书1:1记载:“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写信给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细亚、庇推尼寄居的,”这些地方都是在小亚细亚,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他列举的时候是从东往西的,表示作者写这封信的时候人在东部。按着人的本性和习惯,我们列举地理位置的时候,常常是从自己所在的位置开始。如果我现在在福建,要到北京,我会说我要经过浙江、江苏、山东,到北京。我们的习惯是从自己的所在地开始,然后照着顺序列举。由于彼得是从东往西列出地名,我认为他在巴比伦的推论很合逻辑。

成为巴比伦的俘虏之后,只有少数犹太人回归故土,实际上还不到六千人。当时在巴比伦还有很多犹太人。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Claudius)在位的时候,对犹太人施行非常严酷的迫害,于是有很多犹太人逃到巴比伦。例如百基拉和亚居拉从罗马逃到哥林多,还有很多人逃到巴比伦。当时的迫害是针对基督徒和犹太人。我们知道,彼得服事的对象是犹太人,所以他在小亚细亚服事犹太人是很合理的推论,尤其是在巴比伦。当时,巴比伦还是幼发拉底河流域的重要城市,即使巴比伦人的统治结束之后,还是有很多犹太人留在那里。尽管传说彼得是在罗马殉道而死的,但是却没有具体的历史根据。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怀疑西门‧彼得是服事以色列四散的百姓的使徒。我相信彼得是往东宣教,保罗是往西宣教。

彼得书信最重要的主题是,基督徒在受试炼时的盼望。尽管彼得书信的教导都是很重要的教义,谈论很有份量的主题,他的笔调却不冷涩。人们称彼得是盼望的使徒,保罗是信心的使徒,约翰是爱的使徒。这封书信强调的重点是盼望,但是我认为传达这封书信主题的关键字是“受苦”。彼得也强调神的恩典,所以有些解经家认为受苦是他的主题。不过在这封书信中,“受苦”或是它的同义字共出现有十六处之多。盼望和受苦是紧密连结的。因此我认为把这个主题定为“基督徒在试炼中的盼望”,也是很公平的。在这封书信中,彼得常常谈到基督受苦。希伯来书和雅各书都是针对基督受苦有很多的教导。先知书当然也会谈到这一部分。不过彼得对这个主题的处理有点不同。彼得谈这个主题,是出于他个人丰富的经验。有位学者针对彼得受苦有一段评论,我要与你分享,因为他说得很好,他说:“如果谈到属灵方面,只是用报导的心态处理,这样的讨论既枯燥又空泛;但是当人们以自身的经验来分享时,就完全不同了。亲身的经历使得他们在属灵上有份,也经历了属灵的美好。使得讲道鲜活泼有力,传达出坚定的信仰和诚挚的感情;他们不能轻描淡写地述说这些经历,而是心中充满了喜乐,使得赞美之词冲口而出。”因此,西门‧彼得写的主题虽是苦难,强调的却是喜乐!

讲到这里,我要对年轻的传道人提一些很重要的事。感谢神,我们有一些年轻、很出色的释经学者。有一次,摩根和妻子一起去听一个年轻的圣经学者讲道。这个年轻人口才流利、相貌堂堂,讲了一篇很精彩的讲章。在回家的路上,摩根太太问摩根:“这个年轻传道人很好吧?”摩根回答说:”等他受过苦以后会更好。”过了好多年,这个年轻传道人明白为基督站稳立场是要付代价的。他历经迫害、体会到教会的问题,有一天他站在坟前安葬他的孩子。摩根夫妇再去听他的讲道,他们很爱这个年轻人。结束之后,摩根太太问:“你现在觉得他怎么样?”摩根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传道人。”苦难会使人成长。我个人也有这样的经历。我还年轻的时候,高谈阔论地说要为主战稳立场、畅言苦难。当时我常探访医院,握着病人或家属的手为他们祷告;安慰他们主必与他们同在。那时我只是个专业的传道人,虽然对我所说的深信不疑,但从来没有真正体验过。直到有一天,我自己病了,住进医院,有一位传道人进来为我祷告。当他准备要离开的时候,我对他说:“以前我和你一样,也在这里告诉病人神会与他们同在。现在你要离开了,我还得待在这里。我要知道我对别人说的只是理论、还是事实。”我印证了那是事实。从此以后,神的话不再是理论。我“确实”知道圣经是这么说的,我也经历到神的同在。我不再与人争辩这类的事,因为我确实知道了。我不再和人争辩蜂蜜甜不甜,如果你认为不甜,那是你的事。我今天早晨才吃过,我觉得很甜。这是亲身体验才能得到的认知。西门‧彼得不会对我们高谈阔论他的苦难神学,他和我们分享他的亲身经历。当彼得的经验成为你我的体验时,就是无比美好的珍宝。

彼得前书的大纲是这样的:彼得在1:2-6以感谢神的救恩开始,在1:7-9阐明现在所经历的苦难是为了熬炼信徒的信心。在1:10-13彼得指出,从前先知已预言神的救赎计划,但他们却不能明白,现在,借着耶稣基督已经将这救恩显明出来了。为了回应这么伟大的救恩,彼得嘱咐读者要追求圣洁的生活(1:14-16),敬畏和信靠神(1:17-21),存诚实和爱心彼此相待,也要效法主耶稣基督(2:1-3)。基督是宝贵的房角石,也是建造教会的基石(2:4-6);是“匠人所弃的石头”,也是“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2:7-8);但教会却建立在这块基石上,成为神所拣选的祭司(2:9-10)。接着,彼得指明信徒在艰难的日子当如何生活(2:11-4:11),如何正确对待逼迫,作好准备(4:12-18),更要信靠神的拯救(4:19)。彼得忠告长老要牧养神的群羊(5:1-4);年幼的要顺服年长的带领(5:5-6),各人都要信靠神并努力抵挡撒但(5:7-11)。最后在5:12-14,彼得以个人、教会和马可的问安作为结束语。

很多人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得救了。我对神会保守信徒救恩的事笃信不疑,虽然我花很多时间才对我的得救有把握;但是还有很多人对他们的得救没有把握。为什么呢?因为,信徒的苦难和神的保守是相辅相成的。你知道苦难会带来什么结果吗?会来带喜乐!你想不到吧。这卷书1:1的经文就蕴含了丰富的意义。

彼得前书1:1说:“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写信给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细亚、庇推尼寄居的,”

首先,请注意彼得用的名字:彼得,是磐石的意思。现在他已经是坚如磐石的人了。他经历了五旬节的神迹,知道为基督站稳立场是怎么一回事。他曾被下在监里、饱受威吓,他很明白十字架的酷刑正在等着他。彼得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我必须承认,我对神学院一些老师的教导感到不以为然。他们只有有限的牧会经验,甚至毫无经验的,却站在讲台前,为了装备年轻人出来服事而讲一些空话。他们不了解牧会所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为他们没有经验。他们没有为主受苦的真实感受。听了他们的讲道,我得重新再研读彼得前书,因为我“相信”彼得,他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我要听那些走过苦难,有真实体验的讲道。

“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彼得是耶稣基督的使徒,这是他的自我介绍。虽然我一直认为他是使徒中的领袖,我真的喜欢他,但他却不以此自居。

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时间到了,我们先停在这里。如果你对节目中所分享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你来信询问,我们很乐意为你再作说明;若是你生活中有什么难处,也请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彼此记念代祷。

我们下次节目再见。愿神赐福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