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


Loading Player...

粤语


Loading Player...

听众朋友,你好。欢迎收听《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很高兴我们又在空中见面。《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希望帮助每位听众能更加明白神的话语,成为遵行并传扬神话语的人。

上一次节目,我们查考与分享了马可福音14:53-15:13,让我们先来重温一下这部分的内容。

马可福音14:53-65讲述耶稣在犹太公会里受审。综合约翰福音、路加福音和马可福音三卷福音书的记载,学者们推断,犹太公会对耶稣的审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约翰福音18:12-24讲述耶稣被带到大祭司那里接受一小组人的审问;接着,路加福音22:66-71讲述公会的所有成员在天亮时齐集审问耶稣。根据律法的规定,他们以耶稣自称神的儿子为由,控告耶稣犯了亵渎神的宗教罪行。犹太宗教领袖决定杀害耶稣,所有审讯的结果也是早已商议确定好的。罗马虽然管治以色列,但犹太人仍然享有处理宗教事务,和一般民事纠纷的权利,这个管理机关称为公会。公会本应秉持公正,然而在处理耶稣的审讯中,他们极其不公正,甚至想方设法捏造谎言来诬告耶稣。

马可福音14:66-72讲述彼得三次不认主的故事。彼得曾信誓旦旦向耶稣起誓说,即使要与耶稣同死,他也绝不会不认主。但是,当面对犹太公会对耶稣不公义的审讯,以及有人指出彼得是耶稣的同伙时,彼得却软弱跌倒,急于撇清与耶稣的关系,甚至忘记了自己曾经发过的誓言。好在后来彼得想起耶稣的预言,懂得悔悟痛哭。今天,我们大多数信徒其实也像彼得一样犯了罪,在生活中的一些情况,否认主耶稣基督。很多时候,我们在困难面前对主没有信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否认主的一种表现。我们可能因为自己没有犯大罪而自豪,其实我们都犯了罪。不要以别人的罪更严重为借口,容许自己继续犯罪。

马可福音15:1-13讲述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虽然犹太公会有权处理宗教事务和一般的民事纠纷,但根据罗马的法律程序,他们却没有权利处死耶稣,因此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将耶稣交给罗马总督定夺。彼拉多看出他们的阴谋,他很清楚耶稣是无辜的,这场官司只不过是因为祭司长的嫉妒而导致的。彼拉多很希望借着惯例释放耶稣,但犹太宗教领袖鼓动挑唆百姓,宁可释放罪大恶极的死囚巴拉巴,也要将耶稣钉十字架。

接下来,我们继续查考与分享马可福音15章剩下的内容。

马可福音15:14-15记载:“彼拉多说:‘为什么呢?他做了什么恶事呢?’他们便极力地喊着说:‘把他钉十字架!’彼拉多要叫众人喜悦,就释放巴拉巴给他们,将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

主耶稣终于因政客的私心,并在众人失去理性的喊叫声中被定罪了。耶稣是为你为我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这本来是我们该受的刑罚,却让没有罪的主耶稣承担了。

马可福音15:16记载:“兵丁把耶稣带进衙门院里,叫齐了全营的兵。”

任何要被钉死的罪犯,先要交给兵丁,这些兵丁非常残酷,可以对罪犯为所欲为。兵丁们羞辱犯人,折磨他们,玩弄他们,以满足自己的残酷欲望。现在这些兵丁们就是这样对待主耶稣。我猜他们是在玩一种罗马人的游戏。他们蒙住主耶稣的眼睛,除了一个人以外,所有的人都出拳。他们将耶稣的脸打得变形,不成人样。然后他们会将蒙眼的布拿下来,要他指认哪一个没有打他。囚犯永远是猜不对的,就算猜对了,兵丁也不会承认,这样他们就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打下去。这种鞭打异常激烈,以致于耶稣被折磨得没有力气背负重东西了,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找到古利奈人西门来为耶稣背十字架。主耶稣当时才三十三岁,正值壮年,我相信他很强壮,因为他走遍各城各乡,做过木匠,把兑换银钱的人赶出圣殿,但在这里却遭到这些人无情的鞭打。

马可福音15:17-18记载:“他们给他穿上紫袍,又用荆棘编做冠冕给他戴上,就庆贺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

兵丁们给耶稣穿上紫色的袍子,戴上荆棘的冠冕,只是为了羞辱主耶稣。

马可福音15:19记载:“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唾沫在他脸上,屈膝拜他。”

这真是邪恶。原文的意思是他们一直不停地在祂脸上吐唾沫。这不是一般人类的仇恨行为而已,简直非常残酷和残暴,显示了人性的堕落。你看到主耶稣为了你我所忍受的折磨与羞辱吗?十字架还在面前等着祂呢。

马可福音15:20-21记载:“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就是亚历山大和鲁孚的父亲,从乡下来,经过那地方,他们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

经过一番极尽能事的羞辱与折磨以后,兵丁们才把主耶稣带去钉十字架。西门是从北非的古利奈来的,可能是到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看起来好像是临时从群众中被挑出来,被迫背十字架。学术界一般认为主耶稣背着十字架走到了城门口。

马可福音15:22-23记载:“他们带耶稣到了各各他地方(各各他翻出来就是髑髅地),拿没药调和的酒给耶稣,他却不受。”

“各各他”,在亚兰语中是指“骷髅地”,也称“骷髅”,源于拉丁语,似乎因地形象骷髅而得名。

用没药调和的酒是一种药物,这是一种镇静剂,用以减轻被钉十字架快要死时的痛苦。耶稣之所以拒绝喝,是为了亲身经历人类罪的工价和痛苦。

马可福音15:24记载:“于是将他钉在十字架上,拈阄分他的衣服,看是谁得什么。”

“于是将他钉在十字架上”这句比较好的翻译是“在把祂钉在十字架以后”。没有一卷福音书记载耶稣被钉十字架的细节,只记录了钉十字架的状况。在这件事上,神的灵好像放下一个面纱,仿佛在说:“没有什么可以让你加油添醋的,也没有什么可以占满无所事事的脑子。整件事太恐怖了。”拈阄分衣服这件事应验了诗篇22:18的预言。

马可福音15:25-26记载:“钉他在十字架上是巳初的时候。在上面有他的罪状,写的是:‘犹太人的王。’”

主耶稣被钉十字架是在第三个时辰,也就是上午九时发生。(马可用的是希伯来人的算法,约翰用的是罗马人的算法)。我们需要把四福音一起对照,才能得到完整的图画。约翰说十字架上面的字是用希伯来文、希腊文和罗马文字写成的。没有一位作者想完整地描述这件事。犹太宗教领袖对主耶稣的指控,是耶稣称自己为“犹太人的王”。这听起来也许很奇怪,但他们说对了。虽然他们并不是出于真心,但主耶稣的确是“犹太人的王”。耶稣从来没有想着要反抗罗马,祂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要拯救全人类,并传讲真道,但却被世人所唾弃和拒绝了。

马可福音15:27-28记载:“他们又把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

圣经告诉我们,主耶稣和两个强盗一起被钉十字架,一个在祂的左边,一个在祂的右边。马可福音说:“这是要应验经上的预言。”然后马可引用以赛亚书53:12的话:“他被列在罪犯之中”。

马可福音15:29-31记载:“从那里经过的人辱骂他,摇着头说:‘咳!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祭司长和文士也是这样戏弄他,彼此说:‘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

众人引用耶稣说过的话嘲弄他,这种行为与之前魔鬼试探耶稣如出一辙。魔鬼带耶稣到殿顶,诱惑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跳下去”,这与“你从十字架上下来吧”这句话相似,同样都是试探耶稣弥赛亚的身分。不过他们说“他救了别人”,这句话倒是证明了耶稣神性的权柄。他们可以极力否认耶稣是弥赛亚,却不能否认耶稣使人复活、掌管自然的神性能力。

马可福音15:32-34记载宗教领袖讥笑说:“以色列的王基督,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叫我们看见,就信了。’那和他同钉的人也是讥诮他。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申初的时候,耶稣大声喊着说:‘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

请注意,马可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描写被钉十字架的情形。在第三个时辰,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在第六个时辰,也就是中午12时的时候,遍地都黑暗了。高高的太阳被遮盖,黑暗遮盖了十字架。从第六个时辰到第九个时辰,也就是到了下午3时,全地都黑暗了。最初的三小时是从上午9时到12时,第二个三小时是从中午12时到下午3时。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足足有六小时之久。前面三小时是生理的光明期,在第二个三小时则是生理的黑暗期。但是前面三个小时是灵里的黑暗期,第二个三小时却是灵里的光明期。为什么呢?因为在前面三小时,人做了最糟糕的事,他们将主耶稣钉十字架、辱骂祂,连同钉十字架的强盗也辱骂他。那个时候,仇敌在十字架的周围行走,摇头摆尾地辱骂祂。

 前三小时是人作工,做最恶劣的事,第二个三小时是神作工。前三个小时主耶稣是在人的手下受苦,后面的三小时主耶稣则是为了人而受苦。所以,生理的黑暗期有属灵的光和神的作为。
 在前面的三小时里,主耶稣受到人手的摧残,在后面的三小时,主耶稣为人的罪受苦。在这段生理的黑暗期,的确有属灵的光和神的作为在其中。
 在前面的三小时,罪在折磨主耶稣,在后面的三小时,主耶稣的灵魂为罪负上代价,在最后的三小时,主耶稣为世人的罪代赎。

就这样,主耶稣为我们的罪成为有罪的,被神离弃了。神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正如哥林多后书5:19所记载的那样。

马可福音15:35-36记载:“旁边站着的人,有的听见就说:‘看哪,他叫以利亚呢!’有一个人跑去,把海绒蘸满了醋,绑在苇子上,送给他喝,说:‘且等着,看以利亚来不来把他取下。’”

旁边站着的人误会了主耶稣的话了。他们以为主耶稣是叫以利亚,因为原文中的神和以利亚的发音很像。他们说:“我们看看以利亚会不会来。”你也许会想,在这个过程中,会不会有人想到耶稣真的是弥赛亚呢。从这段经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此刻人们心里是持怀疑态度的,并不相信耶稣就是他们所等待的弥赛亚。他们给主耶稣一些醋解渴。这和他们早先给他喝的药是不同的。主耶稣喝了,是要应验诗篇69:21的预言说:“他们拿苦胆给我当食物;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

马可福音15:37-38记载:“耶稣大声喊叫,气就断了。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

主耶稣的死并不是因为身体器官衰竭,而是把自己的灵魂交给神了。“气就断了”这句话的希腊原文由“放弃”和“灵”两个字组成。约翰福音19:30中“将灵魂交付神”的原文,也是作者用意思相同的两个字组成的新词。两卷福音书的作者所用的词,意思都是说耶稣自愿“放弃灵魂”。希伯来文和希腊文本来有描写人断气的单字,但马太和约翰却用新词,强调耶稣的死与众不同,既不是普通的被杀,也不是自然的死亡,而是祂自愿舍去生命的,耶稣的死叫人得生命。

在这个时刻,必定有很多祭司亲眼看到了幔子裂成两半。三时是献晚祭的时候,他们正在殿里工作。这件事对他们一定有影响。不论如何,我们看到后来有许多的祭司也信了主。使徒行传6:7说:“神的道兴旺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许多祭司信从了这道。”这一节显示许多祭司相信了主耶稣基督。我们有理由相信,其中有些人在主耶稣被钉死的时候,正在殿里面事奉神。当主耶稣断气的那一刻,圣殿里的幔子立即裂成两半,绝对不是偶然的。这两件事特别要放在一起谈。主耶稣断了气,但如果主耶稣不交出自己的灵魂,祂就不会死。主耶稣的死并不是因为器官衰竭,也就是说,主耶稣的死和我们不一样。

很多濒临死亡的人,如果没有呼吸器的帮助,是会挣扎的。在最后一步,人总是想要多吸一口气,想要的就是那最后一口气。主耶稣把自己的灵魂交在神的手里,使得主耶稣在肉身死时的情况和所有的人都不一样。就在主耶稣断气的那一刻,幔子裂成了两半。圣殿的至圣所是神留给自己的地方,前面挂着一幅厚厚的幔子,象征满身污秽的人与圣洁的神隔开,只有大祭司在每年的赎罪日可以进入至圣所一次,为百姓的罪献祭求赦免。耶稣死时,幔子裂开,表明耶稣为我们的罪受死,替我们打开通往圣洁神的道路。幔子自上而下裂开,表示是神开启了这条路。

马可福音15:39记载:“对面站着的百夫长看见耶稣这样喊叫断气,就说:‘这人真是神的儿子!’”

这位百夫长做了一个信心的宣告,这是他在这个时刻惟一能够做的。没有其他的言语能象这句话那样,可以这么贴切地显示这位百夫长的信心。这位百夫长认出主耶稣是神的儿子,他不但承认主耶稣是谁,也承认了主耶稣所做的事。我相信这个人对神学是一窍不通的,他也从来没有读过有名的神学著作,但是他所知道的足够让他倚靠在基督的十架之下。其实这就是神对罪人的要求。神要我们凭着信心来到祂的面前,就像这个百夫长所做的一样。我们要记得这个百夫长只是一个外邦的罗马人,他的工作就是残忍地把人钉在十字架上,但在这个时刻,他的心被软化了。

接下来我们看看当时在场的妇女。马可福音15:40-41记载:“还有些妇女远远地观看;内中有抹大拉的马利亚,又有小雅各和约西的母亲马利亚,并有撒罗米,就是耶稣在加利利的时候,跟随他、服事他的那些人,还有同耶稣上耶路撒冷的好些妇女在那里观看。”

这时门徒都已四散而逃,只剩下一些妇女。七日的头一日清早,去膏耶稣身体的,也是这批忠心跟随基督的妇女。

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时间到了,我们先停在这里。如果你对节目中所分享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你来信询问,我很乐意为你再做说明;若是你生活中有什么难处,也请让我知道,我们可以彼此记念代祷。

我们下次节目再见。愿神赐福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