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


Loading Player...

粤语


Loading Player...

听众朋友,你好。欢迎收听《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很高兴我们又在空中见面。《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希望帮助每位听众能更加明白神的话语,成为遵行并传扬神话语的人。

上一次节目,我们研读与分享了利未记4:4-35的内容,让我们先来重温一下。

利未记4:4-35继续讲述有关赎罪祭的条例,以及为误犯的罪献祭的相关规定。赎罪祭是为着无意中犯了罪的人而献的祭,这样的人不是故意悖逆神,只是出于个人的软弱或者疏忽犯罪。这时人就要按不同的罪行,献上不同的祭牲作为赎罪祭。这让我们联想到耶稣基督在十架上受死,以无罪之身,担当了众人的罪,成为了我们的赎罪祭。亲爱的听众朋友,你是否曾经做过错事,当时不知,事后才发觉后悔了呢?尽管是无意犯错,但仍然是罪。神吩咐以色列人要献祭,为的是使他们认清好些不经意犯的罪,以后便不至于再犯,并籍着所献上的赎罪祭,罪得赦免。利未记4-5章提到人无意之间所犯下的一些罪,以及赦罪的方法。你只要反复多次细读,就会明白,这些神所颁布的律法旨在教导百姓,引领人过圣洁的生活。但愿这些经文能帮助你和我,更加认清在生活之中你我不经意间所犯的罪。

受膏的大祭司负有指导全民追求属灵圣洁生活的责任,大祭司如果犯罪,就会使百姓陷在罪里。祭司献赎罪祭为自己赎罪,使敬拜神的地方得到洁净,归耶和华为圣,神可以再住在他的民中。同样道理,今天做神“君尊祭司”的信徒,也必须以公义为衣,不可以让罪管辖必死的身体。我们应当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靠着主的力量,努力追求圣洁的生活,因为主已经胜过罪恶,为我们付上了罪的代价,献上了最有效的赎罪祭。

有些解经家认为利未记5:1-13是属于赎罪祭的部分。他们有很充分的理由,在6、7、9、11节都提到要献赎罪祭,因为这些罪行都是出于天生的罪性。所有的罪行都来自同一个源头:天生的罪性。你和我都从亚当那里传承了这个罪性。斩草务必要除根。不过,我们还是把第5章看成是赎愆祭。

我们都看过“不得擅自进入”的标志,它表示我们不可以侵犯别人的权利。赎愆祭中做指的罪,就是侵犯神或别人权利的罪。例如在以色列,拒绝向神作十一奉献,就是犯罪;约书亚记7:1里,亚干私藏当灭之物,他犯了罪。我们要常常记得,犯罪的行为是出自与生俱来的罪性。人类是彻底地败坏了,不能蒙神喜悦。神说得非常清楚,人不能凭自己的功德或善行来取得救恩。他们的义都像破烂衣服。神不是按人的功德施行拯救,神是满有恩典地拯救我们。一个还没有得救的人是不能讨神喜悦的。罗马书8:7说:“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因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在约翰福音6:28-29,主耶稣碰到这个问题:“众人问他说:‘我们当行什么才算做神的工呢?’耶稣回答说:‘信神所差来的,这就是做神的工。’”在使徒行传16:31,使徒给了同样的答案:“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利未记5章这里列举的罪行,不是完整详尽的清单,只是在许多罪行中的一些例子而已。这些都是个人犯的罪,不是整体的。整个段落针对的是医治,不是疾病。所以重点是献祭的祭物,而不像赎罪祭所强调献祭的人。

利未记5:1记载:“若有人听见发誓的声音(或译:若有人听见叫人发誓的声音’),他本是见证,却不把所看见的、所知道的说出来,这就是罪;他要担当他的罪孽。”

我要再次强调,这里列举出的四项罪行只是例子。如果要把所有的罪列出来,可以填满整本利未记。“若有人听见发誓的声音”,这里讲的是亲耳听到有人发誓,却没有挺身作证,以致使人受到损失,这就犯了疏忽的罪。今天仍然有很多这样的罪。有些基督徒自认没有杀人偷盗,就以为自己是手洁心清的。但雅各书4:17说:“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在列王纪上8:31-32,当证人没有把真相说出来的时候,所罗门王祷告说:“人若得罪邻舍,有人叫他起誓,他来到这殿在你的坛前起誓,求你在天上垂听,判断你的仆人:定恶人有罪,照他所行的报应在他头上;定义人有理,照他的义赏赐他。”

让我给你举个例子。有个长舌妇在过马路时,看见银行的总裁也在过马路,总裁的秘书又正巧离开银行。没想到秘书在过马路的时候被车撞了。银行总裁冲过去把秘书扶起来,带她去医院。长舌妇马上打电话给总裁太太说:“我看到你先生在街上带个女人!”她说的是事实,却不是全部的真相!她隐瞒了重要的关键信息,这就是疏忽的罪。

在一个基督徒的聚会中,有人在谈论他们的牧师。有些是部分的事实,但不是全部的真相。不过,他们存心让其他人相信,这就是整个事件的全貌。这就是冒犯的罪过,罪过中最恶毒的一种。你有没有注意到,在神列举的各样罪里,排在首位的罪就是:不把所看见的、所知道的说出来!

在箴言6:17有一张清单,列举了神所憎恶的人、事、物,其中有“撒谎的舌”。主耶稣在受审判的时候保持静默。圣经说:祂不作声。但是当有人指着永生神要祂起誓,主耶稣一定打破沉默。在马太福音26:63-64说:“耶稣却不言语。大祭司对他说:‘我指着永生神叫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神的儿子基督不是?’耶稣对他说:‘你说的是。然而,我告诉你们,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你看,当有人指着永生的神起誓的时候,主耶稣一定挺身为神做见证,决不静默。耶稣要说出真相。

利未记5:2记载:“或是有人摸了不洁的物,无论是不洁的死兽,是不洁的死畜,是不洁的死虫,他却不知道,因此成了不洁,就有了罪。”

这是关于不洁净的律法。有人可能因为接触死的动物而被污染了却不自知,但是旁人看到了。为什么接触了死的动物会被认为不洁净呢?可能是基于卫生的理由。直到今天,这条律法仍然在对基督徒说话。我们身处在这个世界,所听、所看、所想都是不洁净的,因此我们是不洁净的。我们可能不觉得接触到不洁净的事。不要莽撞地来到神的面前,一定要先被洁净。诗人在诗篇19:12说:“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不要含糊地求神赦免,要清楚说出自己的错处,祈求神的赦免。不仅如此,更要为自己隐而未现的过错,恳求神的赦免。有些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不洁净的。

利未记5:3记载:“或是他摸了别人的污秽,无论是染了什么污秽,他却不知道,一知道了就有了罪。”

这和接触了不洁净的动物很像,但是神把人与动物分开了,对比民数记19:11-16和利未记11:24的记载,我们就可以知道,接触死人的尸体远比接触死的动物严重得多。显然还有其他的不洁。

利未记5:4记载:“或是有人嘴里冒失发誓,要行恶,要行善,无论人在什么事上冒失发誓,他却不知道,一知道了就要在这其中的一件上有了罪。”

冒失的语言也是不对的。有时答应要做某些事情,却又没作。同样的,有时候我们说要服事神,却没有做。在士师记11:31-39,耶弗他将女儿献为燔祭,就是一个轻率许愿的例子。马太福音26:33西们‧彼得轻率的说绝不会背弃主,冒死也要护卫主耶稣。人们常常轻率地许愿。老实说,有些诗歌好像炸药。我们常常唱诗歌是,说要奉献自己,要跟随主,要为主而死;但我们有口无心,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在唱什么。还有,我们强迫神应允我们的祷告,也是犯了鲁莽、放肆的过错。要记住,祷告是要合乎神的旨意,如果我们按着神的旨意求,主必垂听。这段经文列举了四项罪,其实还有更多。

利未记5:5-6记载:“他有了罪的时候,就要承认所犯的罪,并要因所犯的罪,把他的赎愆祭牲─就是羊群中的母羊,或是一只羊羔,或是一只山羊─牵到耶和华面前为赎罪祭。至于他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

认罪是第一次提到的命令,其他的献祭是公开承认的罪行。这里说的必定是干犯了神和人隐藏的罪。在约书亚记7章,亚干私藏了一条金子和一件示拿衣服,他必须在大庭广众之下认罪,因为他犯的就是这种罪。在献祭的祭物上动手脚就是罪,首先必须认罪,然后才能献祭。在馨香祭中,认罪之前先献祭;在非馨香祭中,正好相反。主耶稣在马太福音5:23-24登山宝训里教导我们:“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今天基督徒私下向神认罪,但是还是要对受害者赔偿。

赎愆祭就是为罪行献祭赎罪的意思,也属于赎罪祭,因为所有的罪行都源于我们的罪性。我们不是因为犯罪而成为罪人;我们犯罪,因为我们是罪人。这个祭物是为所犯的罪行而献的。

利未记5:7记载:“他的力量若不够献一只羊羔,就要因所犯的罪,把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带到耶和华面前为赎愆祭:一只作赎罪祭,一只作燔祭。”

赎愆祭强调的不是献祭的人的身分或职位,而是祭物本身。需要两只斑鸠,一只是为赎罪祭,恢复与神正常的关系。无论贫富贵贱都要按义务献上赎罪祭;另一只是为燔祭,向饶恕人的神献上感谢。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完全的赎愆祭。斑鸠和雏鸽很容易找到,也非常便宜。这个卑微的祭物,让我们联想到了耶稣基督人子的身分以及祂成就的奇妙大工。十架上的救赎,使得所有人都有机会得救;任何人,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愿意信靠主耶稣,并且对主顺服和忠心,就都能得享福恩。

利未记5:8-9记载:“把这些带到祭司那里,祭司就要先把那赎罪祭献上,从鸟的颈项上揪下头来,只是不可把鸟撕断,也把些赎罪祭牲的血弹在坛的旁边,剩下的血要流在坛的脚那里;这是赎罪祭。”

虽然鸟的头没有折断,但是一定要流血。斑鸠和雏鸽的宰杀方法与燔祭和赎罪祭的相似,只是不可把鸟撕断。没有血就没有赦免。献祭仪式所流的血,让我们联想到了耶稣基督的宝血。流血意味着罪得赦免。

利未记5:10记载:“他要照例献第二只为燔祭。至于他所犯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他必蒙赦免。”

赎罪祭和燔祭的不同,在于对肉和血的处理。赎罪祭的肉能吃,把血洒在坛的下面;燔祭把祭物全部焚烧献给神。

罪人虽然只是献上一只小鸟,罪就得赦免。这让我们联想到了,基督一次献上,成为永远的赎罪祭。

利未记5:11记载:“他的力量若不够献两只斑鸠或是两只雏鸽,就要因所犯的罪带供物来,就是细面伊法十分之一为赎罪祭;不可加上油,也不可加上乳香,因为是赎罪祭。”

最穷的人也不可以马虎。如果买不起小鸟,他可以献上相当于一块面包的细面粉。这样的祭物仍然可以代替他赎罪。

经文中,“伊法十分之一”是容量单位,大约相当于两公升。原则上赎罪的祭物是流血的牲畜,但对于极度贫穷的人,神允许用细面代替牲畜作为赎罪祭。但细面本身不能单独作为赎罪祭,要献在燔祭坛上,与燔祭一同焚烧,加在他人所献的祭牲血上。这符合“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的原则。

利未记5:12-13记载:“他要把供物带到祭司那里,祭司要取出自己的一把来作为纪念,按献给耶和华火祭的条例烧在坛上;这是赎罪祭。至于他在这几件事中所犯的罪,祭司要为他赎了,他必蒙赦免。剩下的面都归与祭司,和素祭一样。”

这段经文涉及极度贫穷之人的赎罪条例。任何犯罪的人都应该在神面前献上赎罪祭。神颁布这条例,是为了避免罪人因贫穷不能献祭,这体现出神的怜悯和恩典。

利未记5:14-16记载:“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人若在耶和华的圣物上误犯了罪,有了过犯,就要照你所估的,按圣所的舍客勒拿银子,将赎愆祭牲─就是羊群中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牵到耶和华面前为赎愆祭;并且他因在圣物上的差错要偿还,另外加五分之一,都给祭司。祭司要用赎愆祭的公绵羊为他赎罪,他必蒙赦免。”

这个赎愆祭强调一个人的罪行侵犯到神或是人的权利,对他人造成伤害是一定要具体赔偿,原则是要另外加五分之一。在路加福音19:8:“撒该站着对主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他心里想的一定就是这条律法。误犯的罪中最严重的,就是在十一奉献和当献的供物上亏欠了神。在玛拉基书3:8-9说:“人岂可夺取神之物呢?你们竟夺取我的供物。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夺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们在当纳的十分之一和当献的供物上。因你们通国的人都夺取我的供物,咒诅就临到你们身上。”

传道书5:5警告我们:“你许愿不还,不如不许。”这种冒犯神的过犯,所当献的祭物必定是更多了,它必须是没有残疾的公绵羊。这也指向基督,因为祂是极宝贵的。彼得前书1:19说:“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透过这个献祭,误犯的罪就得赦免。

利未记5:17-19记载:“若有人犯罪,行了耶和华所吩咐不可行的什么事,他虽然不知道,还是有了罪,就要担当他的罪孽;也要照你所估定的价,从羊群中牵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来,给祭司作赎愆祭。至于他误行的那错事,祭司要为他赎罪,他必蒙赦免。这是赎愆祭,因他在耶和华面前实在有了罪。”

这里说的,显然是因为无知,触犯了神的诫命。因无知疏忽而不遵守诫命是不能成为借口的。同样不清楚律法,也不能成为借口。犯罪的人都要受罚,同样是要献上一只没有残疾的公绵羊。赎愆祭的仪式是参照赎罪祭的,除了洒血的部分,则是依照燔祭和平安祭。我们讲到第7章的时候,会再讨论细节。

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时间到了,我们先停在这里。下次节目,我们将进入利未记6章的研读与分享,请大家提前预备并熟读经文。如果你对节目中所分享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你来信询问,我很乐意为你再做说明;若是你生活中有什么难处,也请让我知道,我们可以彼此记念代祷。

我们下次节目再见。愿神赐福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