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


Loading Player...

粤语


Loading Player...

听众朋友,你好。欢迎收听《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很高兴我们又在空中见面。《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希望帮助每位听众能更加明白神的话语,成为遵行并传扬神话语的人。

在上一次节目,我们查考与分享了哥林多后书7:1-16的内容,让我们先来重温一下。

保罗再次要求哥林多教会向保罗和他的同工敞开心胸,并且要求接纳他们。为了让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认识到保罗的为人,保罗继续从三方面证明他的为人是正直的。

第一、保罗表明自己未曾亏负过谁。在保罗过去的服事历程中,他没有亏负过人,往往都是别人亏负了他。第二、保罗表明自己未曾损害过谁。保罗指出他并没有伤害过敎会,并且他的敎训和榜样也没有败坏教会或引发不道德的行为。第三、保罗表明自己未曾占过谁的便宜。保罗没有利用他的地位为自己牟取私利,在经济上也没有占过哥林多教会的便宜。

保罗虽然不知道哥林多教会是否会热情地接纳他,但是保罗相信哥林多教会对他的忠诚。保罗说:“我因你们多多夸口,满得安慰;我们在一切患难中分外地快乐。”透过这句话我们可以肯定,当哥林多教会的信徒顺服保罗在信中的严厉要求,并采取行动时,保罗的心中是何等地喜乐。哥林多教会的信徒用行动证明了他们对保罗的忠诚,所以保罗提到,即使仍在一切患难中,他仍然感到喜乐。

在2:12-13,保罗曾对他的行程做了一个简单的说明。保罗不久前由以弗所出发,途经特罗亚,在那里停留并且传福音,主为他开了福音的大门。保罗原来的计划是在特罗亚等待提多前往与他会合,但提多却因故没能前往,保罗心里觉着不安,就离开了特罗亚,转而前往希腊半岛的马其顿,希望能在路上遇见提多。在2:14-7:4,保罗致力于为自己的服事辩解,便把提多的事情放下了。而到了7章,保罗接续上了他是如何遇见提多,并从提多带来的好消息那里得到了安慰。

从保罗叙述的事实来看,我们感受到了保罗在传福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保罗长途跋涉,身心疲乏,健康受损,并且奔走于不同的地区,还得应付各方面的需要,处理教外人士的攻击和教内信徒的误会。保罗还得面对其他同工的嫉妒猜忌,以及同工配搭、行程安排的不顺畅,被迫修订原来的计划等问题。在修改了原来的计划之后,保罗还得向受影响的人道歉,接受他们的不谅解和责难。保罗不能指望别人同情他的难处,只能将别人的难处统统地担在自己的身上。

传福音是一个艰苦的使命。保罗在这里敢于向哥林多教会揭示他的困难和软弱。我们看到,保罗没有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刀枪不入、属灵巨人的形象。

保罗在马其顿面对极大的困境,外忧内患使得他的身心灵都经受着极大的压力。就在这个情况下,保罗和他的团队经历到了神的安慰。

这安慰是怎么来的呢?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因为提多带来了令人鼓舞的消息,包括哥林多信徒愿意与保罗重新和好,听从保罗的吩咐。但属灵的真相是神安慰了保罗和他的同工。神是安慰人的神。神首先改变了哥林多信徒的心,借着这些改变而安慰了在他们中间的提多,然后提多再把他所得的安慰带给了保罗,使保罗也得着相同的安慰。

神是安慰丧气者的神。保罗曾多次提到了神在他患难的时候赐下了安慰。就像保罗提到的“我们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听众朋友,如果你因着基督的缘故受苦,你也可以从基督那里寻求安慰。

保罗重提他所写的第二封书信,就是那封措词严厉,并且带给他和哥林多信徒极大伤痛的信。保罗曾为写了这封信而感到后悔,担心这样的信会对哥林多教会造成太大的伤害,甚至破坏了保罗和他们的关系。但往后的发展却使保罗消除了这个担心。因为这封书信带给哥林多信徒的痛苦是短暂的,特别是痛苦后产生了正面的效果,那就是哥林多的信徒为从前的行为感到后悔,随后就按照保罗的训示而行。保罗看到他们的悔改便感到高兴,之前的担心也就烟消云散了。

在以上的经文中,我们看见保罗集中描述了他的服事,以及保罗愿意恢复哥林多教会与他之间的关系。接下来的两章经文将要谈到捐献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继续研读与查考哥林多后书8:1-15的内容。

哥林多后书8:1-2记载:“弟兄们,我把神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告诉你们,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

保罗在8章和9章讨论他心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接济耶路撒冷贫穷的圣徒。保罗以经受严重逼迫的马其顿教会为例,来告诉哥林多教会应该慷慨地奉献。

马其顿教会虽然处在极困难的处境中,却依旧慷慨地奉献。马其顿教会不只经历了“患难”,而且“在患难中受大试炼”。他们“在极穷之间”,是指他们在“极度贫乏”的状态中。这个词通常描述乞丐一无所有,也没有讨到任何东西的指望。马其顿教会处境艰难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信徒拒绝拜偶像,导致失去了工作,或者被排挤出了生意圈。

不过马其顿教会的艰难处境,没有阻碍他们慷慨地奉献。事实上,他们是满有喜乐和自由地奉献!马其顿教会的奉献,让我们想起保罗之前提到服事中的那个看似矛盾的话语:“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这也使我们想起建造会幕和圣殿时,以色列人的慷慨奉献。你若在生命中经历了神的恩典,便不会把环境的艰难当作不奉献的借口。

哥林多后书8:3-4记载:“我可以证明,他们是按着力量,而且也过了力量,自己甘心乐意地捐助,再三地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分;”

马其顿教会不像哥林多教会那样,需要激励或提醒才能奉献。相反的是,马其顿教会请求保罗允许他们参与这奉献的事工。

马其顿教会是自愿奉献的,也是自发的。他们的奉献是出于恩典,并不是出于压力。马其顿教会热心地奉献,是因为他们蒙受了神的恩典。这恩典不仅把他们从罪中释放了出来,也把他们从自我中解脱了出来。神的恩典打开了他们的心和他们的手。他们的奉献不是出于冰冷计算的结果,而是出于热诚的心灵和至高的喜乐!

哥林多后书8:5-9记载:“并且他们所做的,不但照我们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主,又归附了我们。因此我劝提多,既然在你们中间开办这慈惠的事,就当办成了。你们既然在信心、口才、知识、热心,和待我们的爱心上,都格外显出满足来,就当在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显出满足来。我说这话,不是吩咐你们,乃是借着别人的热心试验你们爱心的实在。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

无论在服事、受苦或牺牲上,耶稣基督永远是信徒效法的最高榜样。像耶稣基督一样,马其顿的基督徒把自己献给了神,又献给了保罗和他的同工。如果我们把自己献给了神,那么在向神奉献财物这件事上,就不会有困难。如果我们把自己献给了神,我们也会把自己委身给教导我们的人。一个爱神的人不可能忽视邻舍的需要。耶稣基督为我们舍了自己,难道我们不该把自己献给祂吗?耶稣基督为我们死了,从此我们可以不再为自己活,乃是为祂而活,并且为其他人舍己。

马其顿人的奉献如同基督的舍己一样,都是出于爱。对于蒙受丰富属灵祝福的哥林多人来说,这是何等大的责备!哥林多教会的信徒热衷于用属灵的恩赐伪装自己,以至于忽略了圣灵的恩典,包括奉献的恩典。马其顿教会“在极穷之间”仍然慷慨大方地奉献。哥林多人虽有丰富的属灵恩赐,但在信守诺言和分享财物上,却显得非常怠慢。

我们一定不能辩解说,用属灵恩赐来服事就可以代替慷慨的奉献。我们不能说:“我既然在主日学服事,就可以不做奉献!”这根本不是在解释,而是在为自己开脱罪责。那些认识到自己的恩赐是神的礼物的信徒,会主动地为他人奉献,而不会把服事主当作借口,推脱奉献的责任。我见过有些牧师和传道人争辩说,他们既然把全部时间都用在服事上,就没有义务再做奉献。但保罗认为恰恰地相反,正是因为你从神那里获得了美善的恩赐,就应当奉献得更多!

保罗很谨慎地向哥林多教会表明,自己不是在命令他们奉献。事实上,保罗是在对比马其顿人和哥林多人奉献的态度。保罗指明马其顿人是在效法主的榜样,他们虽然贫穷,却甘心奉献。哥林多人说他们爱保罗,现在保罗要求他们借着奉献来证明这份爱。恩典的给予是爱的证明,证明了我们对基督的爱、对那些服事我们的神的仆人的爱,以及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人群的爱。

最后,马其顿教会的奉献是献给神的祭。耶稣基督在哪些方面是丰富的?基督的丰富当然体现在祂的位格上,祂是永恒的神。基督的丰富也体现在祂拥有无尽的产业,祂有至高的地位,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基督的丰富还体现在祂的能力,在祂没有难成的事。然而,基督却撇下这一切的丰盛,为我们成了贫穷。

“成了贫穷”,这个词是指耶稣基督离开宝座,道成肉身。耶稣基督取了人的样式,降生在伯利恒,并且取了仆人的形象来到这个世界。耶稣基督放弃了一切的产业,甚至没有枕头的地方。在十字架上耶稣基督成为所有穷人中最贫穷的人。

耶稣基督为什么要这样做?为的是让我们成为富足!这说明我们在遇见耶稣基督以前是贫穷的,而且是完全破产的。但现在我们既然信了主,就得以分享祂一切的丰盛!我们现在是神的儿女,是“神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既然如此,我们怎能拒绝向他人奉献金钱呢?基督成为贫穷,为的是让我们成为富足!我们怎能不跟随祂的榜样,效法那些虽然在极度贫困,却仍然慷慨奉献的马其顿人呢?

哥林多后书8:10-12记载:“我在这事上把我的意见告诉你们,是与你们有益;因为你们下手办这事,而且起此心意,已经有一年了,如今就当办成这事。既有愿做的心,也当照你们所有的去办成,因为人若有愿做的心,必蒙悦纳,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

承诺和兑现承诺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哥林多人一年前曾向提多夸口说他们愿意参与这次特别的奉献,之后他们却没有信守诺言。保罗强调信徒奉献一定要出于甘心,而不是出于勉强。

我们一定要小心不要将甘愿的心与实际行动相混淆,因为这两者必须要齐头并进。如果你真心地愿意奉献,而且是在神的旨意中,那么就一定要有“行动”。保罗从未说过甘愿的心可以代替实际的行动,因为那是代替不了的。我们的奉献若是被主的恩典所激励,我们就会乐意地奉献,而不是勉强式地奉献。

神看的是“心的奉献”,而不是“手的奉献”。如果一个人心中愿意多做奉献,却没有能力这样做,神会鉴察并记念。但若一个信徒实际给出的奉献超过了心中所愿的,神是按他心中所愿的来记念他的奉献,无论他实际奉献了多少金钱。

我讲一个关于奉献的小故事。一个妻子提醒丈夫,家里需要一些额外的钱来应付开支。到了主日,他们去教会做礼拜,当教会收取奉献时,丈夫向妻子手中塞了一些钱,妻子以为那是他们的奉献款,就把钱放进了奉献袋中。其实那些钱是家里要用的开销。这位丈夫说:“好吧,我们就把它奉献给神吧,祂会记念的。”后来他们的牧师问:“你本来打算奉献多少?”这位信徒回答了一个数目。牧师回答到:“那才是神会记念的,因为神看重的是你的内心。”

神看重的不是奉献的数目,而是奉献的比例。倘若我们有能力多做奉献却没有做,神是知道的。倘若我们希望多做奉献,实际上却没有这个能力,神也是知道的。当我们按照自己的收入甘心乐意地奉献时,我们就是在操练慷慨的奉献。

哥林多后书8:13-15记载:“我原不是要别人轻省,你们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们的富余,现在可以补他们的不足,使他们的富余,将来也可以补你们的不足,这就均平了。如经上所记: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

保罗没有建议说,富人需要变穷,从而让穷人变富。一个基督徒为了偿还别人的债务而使自己负债是不明智的。在整个过程中,保罗提到了一种“均平”,就是指外邦人因着犹太人获得了属灵上的富足,所以就该在物质上使犹太人得着富足。进一步来看,当时外邦人的教会享受着一定程度的物质财富,而犹太人的信徒却在受苦。如果有一天情况反过来,那时就需要犹太信徒来帮助外邦信徒了。谁来做均平的工作呢?是神。

出埃及记16:18记载:“及至用俄梅珥量一量,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各人按着自己的饭量收取。”保罗用吗哪的神迹来解释“均平”的原则。不管犹太人每天收取多少吗哪,他们总是按着当日需要的得着满足。那些想要储藏吗哪的人发现他们不可能多储藏,因为吗哪会变质发臭。很明显,以色列民通过这个神迹要学的功课是:照自己所需的来收取,尽自己所能的去分享,不要想储藏神的祝福。如果你信靠神并遵行祂的话,神会看顾你,也不会让你有缺乏。

我们奉献金钱的动力来源于神对我们生命属灵的祝福,而我们奉献的数量是按着神在物质方面给我们的祝福。保罗在哥林多前书提到:“各人要照自己的进项抽出来留着”。保罗没有给出任何数学的公式,因为恩典的奉献不受十一奉献的限制。恩典的奉献是有计划的,但却不是律法主义的。

慷慨的奉献关乎我们的信心:我们顺从神并相信,当我们帮助他人、满足他人需要的时候,神必会满足我们的需要。正如犹太人每天收集吗哪一样,我们必须依靠神“赐给我们日用的饮食”。我们绝不能浪费、糟蹋神所赐给我们的,也不能把这些恩典储存起来。惟有按照神心意的储藏才是正确的,就像以色列人在星期五收集一些吗哪留到安息日吃,吗哪就不会变质。但若远离了神的旨意,我们所积蓄的财富只会让我们遭受损失,却不能帮助我们。

总之,保罗透过以下几点来呼吁哥林多教会要慷慨地奉献。第一、保罗要他们思想自己在恩赐和恩典上的富足,希望他们在爱心上也富足;第二、保罗提醒哥林多教会要思想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并且履行基督徒的责任,那就是爱。第三、保罗提醒哥林多教会,他们早有奉献的心意,并且早已预备了这项善举。保罗提醒他们,这个时候就是奉献的时候了。第四、神没有平均分配世上的财富。关于世上的财富,神给一些人多一点,给另一些人少一点。神希望,富有人可以帮助贫穷人,行出他们的爱心。同样的,富有的哥林多人也应该行出他们的爱心。

听众朋友,保罗对哥林多教会的提醒也是对你的提醒,希望你能用你的金钱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把金钱的价值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今天的节目时间到了,我们先停在这里。如果你对节目中所分享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你来信询问,我们很乐意为你再做说明;若是你生活中有什么难处,也请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彼此记念代祷。

我们下次节目再见。愿神赐福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