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


Loading Player...

粤语


Loading Player...

听众朋友,你好。欢迎收听《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很高兴我们又在空中见面。《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希望帮助每位听众能更加明白神的话语,成为遵行并传扬神话语的人。

在上一次节目,我们查考与分享了哥林多后书4:1-11的内容,让我们先来重温一下。

保罗解释他作为传道人的资格。保罗提到他是“蒙怜悯,受了这职分”。“蒙怜悯”可以指两个不同的意思:第一、是指保罗得着神的拣选而成为传道者;第二、则是指保罗获得神的拯救,成为基督徒。有些人是先获得神的拯救、得着了救恩,之后被神呼召成为全职传道人。对于保罗来说,当在生命里遇上耶稣基督以后,他既得着个人的拯救,同时也蒙了基督的呼召,成为了基督的门徒。

保罗不会因着别人不信他所传的福音而沮丧和灰心。保罗传福音的态度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因为有的时候,很多人不信我们所传的福音,我们就可能对传福音不再积极。但保罗不管遇到什么环境,他对传福音的热忱都没有消减,我们也应该这样。

保罗提到他传福音的方法。保罗传福音是以坦荡的态度面对人群,他心里没有隐藏黑暗的东西,他行事是光明磊落的。保罗传福音没有什么隐瞒的。对保罗来说,所有人为对福音的增减,都是某种形式的帕子,阻隔了福音的真光。

虽然我们学习过很多传福音的方法,但传福音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自己生命的流露。我们都知道,越是跟我们熟悉的亲戚朋友,越难把福音传给他们。因为他们最了解我们,知道我们的行为表现。我们信主之后,生命如果没有改变,他们就很难相信我们所信的福音。尤其如果我们的生命还没有他们成熟,我们根本没有资格要求对方改变,即使勉强传了福音也没有说服力。听众朋友,我们必须努力弃绝暗昧可耻的事,使自己的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

保罗带着真诚的态度传福音,为什么还有人不相信和反对呢?保罗给出了两个原因。第一,对灭亡的人来说,福音是蒙蔽的,是不起作用的。基督来是要为拯救失丧的人。基督的福音就是拯救世人,若是福音没有救他们,那他们就会永远沉沦。人不能指望还有别的东西来救他们,因为没有别的救赎方法或途径。因此,若是福音向一些灵魂蒙蔽起来,那说明这些灵魂要沉沦。第二、“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世界的神”也叫世界的王,就是指魔鬼。到耶稣第二次再来之前,神允许魔鬼支配这个世界以及属它的人。作为世界的黑暗统治者,魔鬼叫人的思想变得黑暗,增加人们的成见。魔鬼为了自己的利益叫人仍在黑暗中,用无知、错误和偏见蒙蔽人的思想,不叫基督荣耀的福音光照着他们。

魔鬼会透过哪些技俩来拦阻我们信耶稣,使我们听不进福音真理呢?可能是我们旧有的宗教知识、经验、骄傲、世界的缠累或者先入为主的成见。保罗以属灵的眼光,宣称所有拦阻福音的帕子都是来自撒但的工作。

保罗用“瓦器”来比喻自己的身分。瓦器是非常脆弱的。相比瓦器来说,瓦器里的宝贝才是最重要的。瓦器里的宝贝就是指耶稣基督。基督的福音是有能力的,福音能复兴人的思想,唤醒人的良知,改变人的灵魂,畅快人的心灵。而这能力全是来自于神,而不是来自于人。人不过是瓦器,一切荣耀必须归于神。我们必须定睛在宝贝上,而不是瓦器上。

所以保罗提醒信徒,要把能力归于这宝贝,就是主耶稣基督。保罗有四处受敌、心里作难、遭逼迫、被打倒的经历,他能承受这些,完全是因为“宝贝”在他的心里运行。

保罗并不惧怕受苦或患难,因为保罗知道只要他保守他生命中的那个宝贝,神就会保守他这个器皿。神许可患难存在,但神掌管着患难并使用患难中的得胜来荣耀自己。神透过软弱的器皿得着荣耀。就像戴德生,那位打开中国内地福音之门的宣教士说过:“神国中所有的伟人都是软弱的人,他们是因着信靠神的同在而为神成就了大事。”

保罗的服事是连于基督的。保罗没有把自己承受逼迫的能力归于自己,而是归于耶稣基督。保罗把个人的得失成败、生死祸福都是连于基督的,所以他不会为成功而狂妄自大,也不会为失败而自怜自伤。

接下来,我们继续研读与查考哥林多后书4:12-5:10的内容。

哥林多后书4:12-18记载:“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但我们既有信心,正如经上记着说:‘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稣复活的,也必叫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并且叫我们与你们一同站在他面前。凡事都是为你们,好叫恩惠因人多越发加增,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神。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保罗继续描述传道这个生与死的服事。“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表明了两个意思。第一、保罗经历了死亡的威胁,彰显出基督的生命。第二、保罗是以自己的死亡作为代价,好让信徒得着生命,所以保罗是以自己的死而让别人生。保罗个人所经历的苦难,是让哥林多信徒得着生命的条件。

保罗为了传福音经历了很多苦难,为了耶稣基督的缘故常常被人置于死地,可以说是经常与死亡擦肩而过。保罗为了让其他人得着生命之道,甘愿舍掉自己的生命。是什么原因让保罗可以这样坚持,却不因为恶劣的环境而绝望和消沉呢?

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信心使保罗不消沉。保罗说:“但我们既有信心,正如经上记着说:‘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这个信心来自于圣灵的动工,也是以往众圣徒经历苦难之时所具备的信心。信心是神赐给我们的补品,是在苦难中对抗消沉的特效药。信心能在人软弱的时候提升人的灵魂,使人不消沉。

保罗引用大卫的言语、诗篇116:10说:“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保罗效法大卫的榜样,又说:“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

保罗能坚持的第二个原因是:复活的盼望使保罗不消沉。保罗说:“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稣复活的,也必叫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并且叫我们与你们一同站在他面前。”保罗知道基督已经复活,而耶稣的复活是他将来也要复活的凭证和确据。关于耶稣的复活,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章已经论述过。因此,保罗的盼望是坚定且有基础的。父神使教会的头、耶稣基督复活,也必然要使众肢体复活。所以复活的盼望能在苦难中激励我们,叫我们克服死亡的恐惧。听众朋友,如果你带着复活的盼望来面对死亡,那么你还有什么理由怕死呢?

第三个原因:因着受苦能叫神得荣耀,而且让教会得到益处,保罗想到这点就不消沉。保罗说:“凡事都是为你们,好叫恩惠因人多越发加增,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神。”保罗的受苦是为了教会得益处,也叫神得荣耀。教会得造就,神就得荣耀。保罗和同工想到他们身体所受的苦能带来信徒灵魂的益处,他们的内心就能坚定而喜乐地忍受苦难。起初使徒们所受的苦难,以及他们所传所讲的福音,都是为了教会的益处,为了显明神的荣耀。

第四个原因:与将来的荣耀相比,现在忍受的苦难就不值得一提了,所以保罗就轻看了现在的苦难。我们读过使徒保罗所忍受的那些可怕的苦难,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保罗经历的苦楚是痛苦和残酷的。那些苦难本身是沉重的,但与将来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比较时,就是至暂至轻的。苦难是暂时的,而荣耀却是永远的。虽然经历很多苦难,身体的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但是保罗的生命却不断地经历神的恩典,内心不断地得到更新。保罗因着确信那天上的荣耀,就轻看了地上的苦难。保罗在现世的苦难中所付出的,会在将来的世代结出丰硕的果实。

保罗胜过苦难的经历,成为榜样鼓励我们面对苦难的时候,不管我们是谁,都会有低谷的时候。有一位牧师在宣教的时候感到全身疼痛,以为只是劳损。回到医院检查时,万万没想到医生宣布他进入了肺癌第四期,余下的生命不会超过半年。在生命中最后的四个月里,他写了两本书鼓励传道人和基督徒。在书中,他透露了自己信心的起伏的情形:进医院、找医生、服药、电疗……,这一切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等待“出谷”迎接光明灿烂的那一天来临……我自以为这一辈子担任牧师,站讲台讲“信心”,谈“靠主胜过自己、环境和撒但”。不止千百次,我满腹经纶,常引用圣经里的话语和信心伟人的经历帮助别人……,谁知,当我想到这种病痛不知道还要拖延多久,不但自己受苦还要连累老伴受苦,又想到过去自己曾经经历的“刻骨刺心”的痛苦,将来是否还有更可怕的痛苦。又想到“久病无孝子” ……,我问自己:“你的信心在哪里?到底你是相信你的信心,还是相信赐信心的主?”感谢主,就在过去的几个月,我一面与病魔搏斗,一面读经、祷告、默想神的话,神就向我发出亮光,安慰我,赐我盼望和力量,使我“里面的人”刚强起来,我终于得胜了。

这位牧师靠主胜过了自己的软弱,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忍受着疼痛,坚持写完了两本书。在弥留间,出版商赶来医院,将设计好的书的封面展示给他看,他看了,非常满足,当晚就安息主怀。他一生没有车子、房子,所有的钱都奉献出去了。在收拾他的遗物时,家人发现他一生只留下了几十元钱。他在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仍然是献身宣教,而且是“全然摆上的献身”。他的女婿经过祷告深思后,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了两行字:“为己无所求,为主无所留”。这真是对他一生最贴切的描述。

听众朋友,在面对苦难的时候,不管我们是谁,心里可能会有担心、害怕和小信,但是不要让这些占据你的心,而是要从主耶稣基督那里得着信心和安慰,并且带着从主那里来的信心和盼望,去面对生活中的苦难。这样我们就不至于因着苦难而绝望了。

哥林多后书5:1-5记载:“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深想得那从天上来的房屋,好像穿上衣服;倘若穿上,被遇见的时候就不至于赤身了。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劳苦,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个,好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为此,培植我们的就是神,他又赐给我们圣灵作凭据(原文是质)。”

这一段跟上文有密切的关系。在上一段,保罗已经谈到了他现今所受的痛苦和苦难,并摆在他前面那将来的荣耀。这一段,保罗论述的是关于死的问题,是圣经中较详尽地提到死亡的经文,并谈到基督徒与死亡的关系。

“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神所造”的房屋,保罗用地上的帐棚比作人的身体。帐棚并不是永久的居所,而是客旅随行的居所。没有旅客会在每个短暂停歇的地方建造房屋,因为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太高。

“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保罗谈到死亡时,说是拆毁这帐棚。这表明人死的时候是帐棚被拆毁,身体被葬在坟墓里,信徒的灵魂则归到主那里去。“天上永存的房屋”,表明我们的身体毁坏后,神会给我们另一个新的身体和另一个新的家。我们荣耀的身体不属于现在的世界。希伯来书9:11记载:“但现在基督已经来到,作了将来美事的大祭司,经过那更大更全备的帐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属乎这世界的;”将来的身体是为天上的生活而特别设计的。这身体不再有疾病和死亡,而是永远存在于天家里。

在这一段,保罗用穿衣服的比喻来类比我们在死后脱下地上的身体,然后穿上天上的身体。保罗提到我们的旧衣服脱下来,得立即穿上干净的新衣,不然便会赤身露体了。关于这一段,有学者认为保罗谈及了人从死亡到复活之间的过渡情况。按照字面的解释,保罗似乎是说人死了便立即复活,就是脱下肉体的身体后,便立即穿上灵性的身体,不存在中间一个“赤身”的状态。这个观点跟哥林多前书15:52提到“眨眼之间”类似,也就是说,从肉体的身体死亡到换上新的身体,只是弹指之间的事情。

关于从死亡到复活之间的安排,圣经的直接讲论不多,大部分都是学者的推论。虽然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现在我们所处的世界并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而人类的死亡并非生命的结束,反而是另一阶段生命的开始。

保罗在这一段提到了两次“叹息”,这并非表示他有厌世的倾向,也不是表明他认为在世界上毫无价值和意义。这里是指保罗过去和现在所遭遇的各种负面的经历,就是许许多多让他叹息劳苦的事情。保罗盼望永恒的生命,不是因为现在的不好,而是因为将来的更好。

虽然有苦难,但基督徒不应有厌世的思想,也不应全盘否定世界和今生的价值。因为世界是由神所创造和护理的,生命是神的恩赐,世界依然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东西在反映神的美善,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因此保罗补充说:“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劳苦,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个,好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

哥林多后书5:6-10记载:“所以,我们时常坦然无惧,并且晓得我们住在身内,便与主相离。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我们坦然无惧,是更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住。所以,无论是住在身内,离开身外,我们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

无论在哥林多前书还是在哥林多后书,保罗都花了很多篇幅来谈论复活的奥秘。保罗指出,当我们仍拥有地上的身体时,我们就是尚未与主完全联合。住在地上的身内便是与主相离。惟有离开这尘世的躯体,我们才得以与主同住。

保罗将身体和主作对照:住在身内,便与主相离;离开身体,便与主同住。对保罗来说,这当然不构成一个两难的选择,因为对保罗来说,离世与基督同住是好的无比的事情。

保罗鼓励我们讨主喜悦,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圣经新译本翻译哥林多后书5:10为“因为我们众人都必须在基督的审判台前显露出来,使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到报应。”

我们信主归入基督的,不会再受罪的审判,因为基督已经背负了我们的罪。因此在基督台前要受审的是我们对主的事奉。我们在世上生活和工作,要想隐藏和伪装是相对容易的,但我们服事的质量,以及推动我们服事的动机,都将在主面前被显明出来。基督的审判台也是我们对自己服事交账的地方。如果我们对主忠心,就会在那里得到奖赏和称赞。

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时间到了,我们先停在这里。如果你对节目中所分享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你来信询问,我们很乐意为你再做说明;若是你生活中有什么难处,也请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彼此记念代祷。

我们下次节目再见。愿神赐福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