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


Loading Player...

粤语


Loading Player...

听众朋友,你好。欢迎收听《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很高兴我们又在空中见面。《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希望帮助每位听众能更加明白神的话语,成为遵行并传扬神话语的人。

在上一次节目,我们查考与分享了使徒行传10:5-48的内容,让我们先来重温一下。

使徒行传10:5-48讲述天使指示哥尼流派人去请彼得,以及彼得魂游象外得见异象等故事。

凯撒利亚有时候被称为巴勒斯坦凯撒利亚,位于地中海岸,在约帕以北五十一公里处。凯撒利亚是巴勒斯坦在地中海最大和最重要的港口城市,是罗马统治下的犹太省的首都,又是第一个有外邦基督徒和非犹太人教会的城市。虽然哥尼流驻守凯撒利亚,不过他可能将要回到罗马,所以他的悔改是很重要的踏脚石,使福音可因此传到罗马。

那些未曾听到基督的人又会怎样呢?经常有人针对神的公义问这个问题。哥尼流不是基督徒,但是他正寻求神;同时,他又是一个虔诚、慷慨的人。因此,神便差遣彼得去告诉哥尼流有关耶稣的事。哥尼流信主的例子证明神会赏赐那寻求神的人,正如希伯来书11:6所记载的那样:“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那些恳切寻求神的人必定会寻见神。

神看见了哥尼流的虔诚信心,他的祷告和慷慨是一个蒙神记念的祭。神垂听那些真诚寻求祂的人的祷告,在适当的时候会差派合适的人来传达神的旨意。

根据利未记11章的记载,某些食物是不可以吃的。有关食物的律法使犹太人不能与外邦人一同吃喝,否则便会有名声受损的危险。事实上,犹太人视外邦人为不洁净。彼得所见的异象叫他不要轻视外邦人,不要视他们为不被神拯救的局外人。彼得在见到这个异象之前,可能会认为一个外邦罗马官员不会接受基督。彼得看到异象后,明白自己应该与这些使者一同到哥尼流的家里,把耶稣基督的救恩告诉这个外邦人。

对于哥尼流跪拜自己的行动,彼得并没有因此骄傲自大,反而及时制止并引导哥尼流归向基督。我们无论如何受人尊重,也要谨守自己的本分,应当将荣耀归给神,承认自己只是人、不是神。

在第一世纪,传扬福音最大的障碍也许莫过于外邦人与犹太人之间的矛盾。早期信徒大部分是犹太人;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想与外邦人来往也是可耻的。但神告诉彼得要把福音传给一个罗马人;彼得没有理会自己的背景和个人感受,仍然顺服神。神清楚表明福音是为每一个人而设的。我们不要让任何障碍(包括语言、文化、偏见、地理、经济或教育等),影响我们向他人传福音的心志。

在每个国家里,都有许多人的心灵是偏向神,随时预备接受福音的,然而必须有人把福音传给他们。如果没有人为寻求神的人指引道路,他们如何可以找到神呢?

彼得这篇言简意赅的讲章,是一篇精辟有力的福音,见证了耶稣完全的生命。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彼得见证和经历了耶稣的复活,耶稣的复活应验了圣经的话,以及人必须凭着信心接受基督。一篇讲章或者见证不一定需要很详细才会有成效,还只需要有圣灵的引导,并以基督为中心,正如在约翰福音14:6耶稣说的那样:“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哥尼流和彼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哥尼流是富有的外邦人,又是军人;彼得是一个犹太渔夫,后来成为传道人。但神的计划却把他们两人包括在内。那一天,神在哥尼流家里写下了基督教历史新的一页,一位犹太基督徒领袖和一位外邦基督徒各自在对方身上发现一些重要的事情。哥尼流需要彼得及其所传的福音,使自己可以得救;彼得需要哥尼流及其得救的经历,使自己明白神的救恩也有外邦人的分。有时我们需要与另一位信徒一起才明白神的工作是何等的奇妙。

哥尼流希望彼得留下来多住几天,他是一个初信者,知道自己需要教导和团契生活。亲爱的听众朋友,你是否也一样渴望更多认识主耶稣呢?要知道自己的需要,就当向那些灵命成熟的基督徒学习。

接下来,我们进入使徒行传11章的研读与查考。在这一章里,彼得向犹太信徒叙述外邦人哥尼流一家信主的事。耶路撒冷教会并没有为外邦人信主而高兴,他们要求彼得作解释,于是彼得必须为他的服事辩护,这对彼得是不容易的,因为他曾经为这件事感到困惑。安提阿成为向外邦人宣教的中心。

使徒行传11:1-3记载:“使徒和在犹太的众弟兄听说外邦人也领受了神的道。及至彼得上了耶路撒冷,那些奉割礼的门徒和他争辩说:‘你进入未受割礼之人的家和他们一同吃饭了。’”

“奉割礼的门徒”,也称割礼党,指接受福音后皈依基督教的犹太人,他们忠于摩西律法,严格遵守割礼及其他洁净规例。他们优越的自我意识带出偏见,认为外邦人要接受基督必须先遵守犹太教的诸多礼仪。因此,彼得拜访哥尼流,必然成为他们纠缠的问题。

教会出现猜疑和纷争了。对犹太人来说,彼得的行为太不合宜了;如果有人在外邦人信主前一个月和彼得讨论,彼得也会说太不合宜的。因为彼得在哥尼流家讲道前先向他们致歉。他说得很清楚,他本来是不想到外邦人家里的。根据犹太律法,犹太人和外邦人来往是不合宜的;但神却在异象中告诉彼得,无论什么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洁净的。由此可见,这整件事是圣灵的工作。

使徒行传11:4-6记载:“彼得就开口把这事挨次给他们讲解说:‘我在约帕城里祷告的时候,魂游象外,看见异象,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块大布,系着四角,从天缒下,直来到我跟前。我定睛观看,见内中有地上四足的牲畜和野兽、昆虫,并天上的飞鸟。”

彼得开口向耶路撒冷教会的会众见证此前神让他魂游象外,看见异象的神迹。听口气,他对神的命令感到很惊讶。

使徒行传11:7-10记载彼得说:“我且听见有声音向我说:‘彼得,起来,宰了吃!’我说:‘主啊,这是不可的!凡俗而不洁净的物从来没有入过我的口。’第二次,有声音从天上说:“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这样一连三次,就都收回天上去了。”

“收回天上去了。”是异象突然消失的意思。

使徒行传11:11-15记载彼得说:“正当那时,有三个人站在我们所住的房门前,是从凯撒利亚差来见我的。圣灵吩咐我和他们同去,不要疑惑(或译:不要分别等类)。同着我去的,还有这六位弟兄,我们都进了那人的家,那人就告诉我们,他如何看见一位天使站在他屋里,说:‘你打发人往约帕去,请那称呼彼得的西门来,他有话告诉你,可以叫你和你的全家得救。’我一开讲,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正像当初降在我们身上一样。”

彼得把他心里所想的说出来。

使徒行传11:16-17记载彼得说:“我就想起主的话说:“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你们要受圣灵的洗。”神既然给他们恩赐,像在我们信主耶稣基督的时候给了我们一样;我是谁,能拦阻神呢?’”

方言的目的是要向西门‧彼得证明,圣灵确实降临在外邦人身上。不然他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受了圣灵的洗,已经和信徒成为一体了呢?

使徒行传11:18记载:“众人听见这话,就不言语了,只归荣耀与神,说:‘这样看来,神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

连奉割礼的信徒也闭口了,他们无话可说,显然这是神的作为。于是他们归荣耀给神。这是伟大的日子,福音的大门向外邦人打开了!现在福音已经开始传向世界的地极了。

奉割礼的信徒听了彼得的说明,不再指责他,而是与他和好,以悔改的心赞美神。圣灵不仅在外邦人身上作工,同样在奉割礼的人身上动工,使他们放弃固守律法。罗马书3:29记载:“难道神只作犹太人的神吗?不也是作外邦人的神吗?是的,也作外邦人的神。”

使徒行传11:1-18这段经文讲述了受割礼的犹太人责备彼得,及彼得答辩的过程。哥尼流的悔改多次被强调,可见此事件意义重大,不仅看到“福音的扩展”,也看到“犹太基督徒的反应”,所以路加特别重视哥尼流的悔改。初期信徒大多是犹太人,而且很多人严守律法。因此,他们很容易误解基督教是犹太教的延伸,排斥外邦人的加入。彼得认真地向大家说明事情,扭转了犹太基督徒的误解。哥林多前书4:20记载:“因为神的国不在乎言语,乃在乎权能。”

使徒行传11:19-20记载:“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难四散的门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塞浦路斯,并安提阿;他们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太人讲。但内中有塞浦路斯和古利奈人,他们到了安提阿也向希腊人传讲主耶稣(有古卷:也向说希腊话的犹太人传讲主耶稣)。”

遭逼迫四散的信徒,到安提阿将福音传给外邦人,具有特别意义。有部分犹太血统的撒马利亚人,借着腓利接受了主;敬畏神、与犹太教有紧密关系的哥尼流借着彼得接受了主。在安提阿接受福音的纯粹是外邦人,他们是首先接触福音的外邦人群。保罗未来的工作以安提阿为中心展开,可以看见神对安提阿教会的特别旨意。

使徒行传11:21-22记载:“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这风声传到耶路撒冷教会人的耳中,他们就打发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为止。”

神的灵大大地运行在安提阿,耶路撒冷教会也听说了,于是派巴拿巴到安提阿。安提阿成为教会的第二个中心,福音重心从耶路撒冷转到了安提阿。

使徒行传11:23-24记载:“他到了那里,看见神所赐的恩就欢喜,劝勉众人,立定心志,恒久靠主。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

路加把巴拿巴形容得太准确了,他是个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的好人。基督徒没有理由不成为一个好人。巴拿巴成为安提阿教会的牧师,他开始讲道,劝勉并教导众人。教会里会众增加,因为“许多人归服了主”。教会成长太快,巴拿巴需要同工,他知道到大数的扫罗能胜任此牧职。

使徒行传11:25-26记载:“他又往大数去找扫罗,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

巴拿巴去找扫罗,把他带到安提阿教会。就在这里,主耶稣基督的信徒第一次被人称为“基督徒”,这代表他们是跟随基督的人,他们是基督徒,这个名称真好。

使徒行传11:27-30记载:“当那些日子,有几位先知从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内中有一位,名叫亚迦布,站起来,借着圣灵指明天下将有大饥荒。(这事到克劳第年间果然有了。)于是门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钱,送去供给住在犹太的弟兄。他们就这样行,把捐项托巴拿巴和扫罗送到众长老那里。”

历史也记载了这个事件。遍地闹大饥荒,在耶路撒冷的人感受特别深刻,因为教会受迫害,信徒被杀,受伤的事很多。这时他们更需要帮助。看到他们之间弟兄相爱、教会紧密连在一起,真是美好。其他的信徒派人帮助在耶路撒冷受苦的教会。当年扫罗是削弱耶路撒冷教会势力、不断迫害教会的人,现在他参与赈灾,帮助曾被他迫害过的教会,真是太奇妙了。基督徒彼此相扶,是应该的。

在使徒行传12章,希律亚基帕开始迫害使徒。雅各被处决;彼得被下到监里,却奇迹般地被释放了。因着神的审判,希律死了。虽然还有逼迫,但教会在成长,神的道兴旺起来。

使徒行传12:1记载:“那时,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

“希律王”就是希律亚基帕一世,他是希律大帝的孙子,在主耶稣降生的时候,希律大帝曾想杀主耶稣。没有一个家族像希律家那么反抗神,希律家族的人没有一个人回转归向神。这时候对教会的迫害大部分来自宗教领袖,特别是撒都该人。现在政府介入干预了,迫害从宗教转到政治。也许希律是要取得具有影响力的团体的好感,他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苦害也很难描述希律的所做所为,他是残忍地、冷血地迫害教会。

使徒行传12:2记载:“(希律王)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

约翰的哥哥雅各,是希律亚基帕迫害的第一个牺牲者,他是十二门徒之一,与彼得兄弟一同蒙召。他因性子急,常被称为“雷子”。

路加说得很直接,希律用刀杀了雅各,雅各成为教会另一个殉道者,他是圣经第二个被提名的殉道者;相信还有很多人为主殉道。

使徒行传12:3记载:“他见犹太人喜欢这事,又去捉拿彼得。那时正是除酵的日子。”

雅各被杀了,但彼得却奇迹般地留下来。我们看到神在教会中掌权的实例。有人会问:“为什么雅各被处死,彼得却活着?神为什么这么做?”答案是神掌权。神按着自己主权行事。生与死的主权是神的,如果我们抗拒神,质疑神做错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教会是神的教会,神有主权在教会运行。正如约伯记1:21所记载的那样:“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

使徒行传12:4记载:“希律拿了彼得,收在监里,交付四班兵丁看守,每班四个人,意思要在逾越节后把他提出来,当着百姓办他。”

希律派兵丁严加看管彼得。兵丁不但人数多,而且排班也很严密,兵丁分成四班,且每班四人,看来希律担心有人会释放彼得。

使徒行传12:5记载:“于是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地祷告神。”

这句另一个翻译是“教会迫切地向神祷告”。信徒恒切地为西门‧彼得祷告,求神出手拯救彼得。

彼得在严密监视下被囚禁,即使门徒动用武力,也不可能救出他。教会只能迫切寻求神的帮助。目睹过司提反和雅各的殉道,教会里的信徒可能不是一味地祈求神救出彼得,而是确信神的大能和主权,祈求神“若是你的旨意,就请救出彼得。”今天信徒中有的人固守自然法则,否认祷告的超然能力;有的人却认为只凭祷告神就必定成就。信徒要警戒这两种极端,不仅要为面临的难处寻求神的旨意,也要尽力祈求。提摩太前书2:1记载:“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雅各书5:16记载:“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难怪有学者说:“祷告就是作工,作工就是祷告。”

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时间到了,我们先停在这里。如果你对节目中所分享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你来信询问,我们很乐意为你再做说明;若是你生活中有什么难处,也请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彼此记念代祷。

我们下次节目再见。愿神赐福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