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读经:以弗所书6章1-9节

金句:出埃及记20章12节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出埃及记20章12节,经文说到,“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应许什么呢?应许照神的吩咐孝敬父母,能使自己得福,在世长寿。

这是十诫里面的第五诫。这条诫命的延伸,就是罗马书13章1节,“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

要照着神的命令尊重在上有权柄的,并善待在我们权下的人。父母是孩子敬重权柄的基础。

彼得前书2章17节,彼得说,“务要尊敬众人;亲爱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

从我们出生,在我们之上的第一个权柄,就是父母亲。十诫当中人伦关系的首要,就是“当孝敬父母”。早在中国儒家提倡孝道以前一千多年,圣经早已把“孝敬父母”明令在十诫里了。

利未记19章3节,神说,“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

以弗所书6章1节,保罗说,“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

当耶稣十二岁在圣殿里的时候,马利亚和约瑟急匆匆的在圣殿里找到了他,遇见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马利亚对耶稣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耶稣怎么回答呢?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么?”路加说,“他所说的这话,他们不明白。”

因为这是主耶稣以“神儿子”的身分,在圣殿里讲出的神性的话。

祂从父出来,到了世界。祂来是要以父的事为念,遵行天父的旨意,作成祂的工。主耶稣用祂的神性对地上的人说话,约瑟和马利亚一时不能明白。

以后当耶稣出来传道时,在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和门徒也被请去。中途酒用尽了,马利亚先发现这件事情,就去找耶稣,对祂说,“他们没有酒了!”

耶稣说:“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好像对马利亚很不礼貌。因为这也是耶稣用“神儿子”的身分,讲的神性的话。要马利亚知道,他在“行神迹”的事情上,人是没有分的,不能干预。耶稣告诉马利亚,“我的时候还没有到。”

主耶稣道成肉身在地上作人的时候,为我们立下了“顺从”的榜样。祂以天父的事为念,仍然尽“孝敬父母”的本分。

约瑟和马利亚遇见耶稣在圣殿里,路加说,“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他母亲把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里。”

当主耶稣身悬十架,受尽凌辱的时候,仍然仍然关心肉身的母亲马利亚,把她交付给爱徒约翰。约翰福音19章26-27节,约翰说,“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

耶稣自己在受苦的时候,仍然看顾亲属。今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看顾呢?作儿女的在未成年时要尊重父母,长大之后要奉养父母,这是人伦的首要。

中国古话说,“百善孝为先。”不可因为错误的遗传,废了神的诫命。

中国文化把“孝”和“顺”连在一起,圣经是把“敬”这个字honor提出来,作为“孝”的核心。“顺”就包含在“敬”里面。当你敬重父母,仰慕他们,那父母亲的话你自然会听从。因为“敬”里面是带着“爱”,如果只要求“顺”,那可能是出于勉强被动。

箴言23章22节,所罗门说,“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在“高龄化”的社会里,这节经文尤显重要。对父母、长辈永远要有合宜的尊敬。

利未记19章32节,神说,“在白发人的面前,你要站起来;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华。”

歌罗西书3章20节,保罗说,“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

虽说“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但我们必须承认,父母终究是不是完美的。父母亲受限于他们的经验,和成长背景,可能会有错。圣经不主张“愚孝”,而是明确指出“在主里听从”,为“顺”的范围划出了界线。

凡违背良心、法律和道德的事,虽然父母亲要求我去做,我也不能做,因为将会陷他们于不义。

以弗所书6章4节,保罗说,“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也给父母亲在儿女身上的权柄划出了界限。作父亲的不要激怒儿女,而作儿女的,在父母尽当尽的职责时,不可轻慢。“轻慢父母的,必受咒诅!”这是申命记27章16节的警戒。

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在曾子看来孝有三个层次,最高的层次就是从内心深处尊敬父母。所罗门说,“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

千万不要让父母看你的脸色,让他们心里忧愁难过。出埃及记21章15节,经文说,“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出埃及记21章17节,经文又说,“咒骂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这是“逆伦”的事情。

箴言30章17节,亚古珥说,“戏笑父亲,藐视而不听从母亲的,他的眼睛必为谷中的乌鸦啄出来,为鹰雏所吃。”

不孝的儿女,在神眼中是受咒诅曝尸郊野,不得善终的。

箴言19章26节,所罗门说,“虐待父亲、撵出母亲的,是贻羞致辱之子。”

箴言28章24节,所罗门又说,“偷窃父母的,说:这不是罪,此人就是与强盗同类。”

今天有些所谓“啃老族”,只为自己的舒适,不但没有积极上进报答亲恩,反而让父母亲继续为他辛劳,这是没有善尽作儿女的本分。

有一个儿子,母亲老了。儿子收入微薄,养不起年迈的母亲,就决定把她背上山,遗弃在深山。

傍晚,儿子说,要背母亲上山走走,母亲吃力地爬上他的背。儿子一路上都在想,爬高一点再丢下她。到了高的地方,他再想,再往深一点的地方走去,在深山里他把母亲丢下。他一面走,一面回头看,发现他母亲在他背上,偷偷的往路上撒豆子。

儿子很生气地问她,“你撒豆子做什么?”结果母亲的回答让他泪流满面。母亲说,“儿啊,我怕你一个人下山会迷路。”这就是母爱,到老依然。

《蒲公英》刊载过一篇短文“那是什么?”是一则小故事:

阿强的母亲因病过世,留下他照顾轻微失智的父亲。这天早上,他陪父亲坐在院子的长椅上,阿强专心读着手上的报纸,父亲则四处望着园中的花草树本。突然一只飞鸟飞到枝头上,父亲问道:“那是什么?”

阿强望了一眼说:“是只麻雀。”然后继续看手上的报纸。父亲点点头,过了一会儿,鸟儿飞到草地上,父亲又问一次:“那是什么?”阿强看了一眼,有点不耐烦的回答:“刚才说过了,只是一只麻雀。”

不久,鸟儿飞起来,父亲再问:“那是什么?”阿强更不耐烦,粗声回答:“麻雀啦!你听不懂吗?是麻雀!”

阿强瞪着父亲。父亲沉默了一会儿,望着树上的鸟儿,再次开口:“那是什么?”阿强开始咆哮:“为什么要这样呢?跟你说了多少次,难道你都没听进去吗?是麻雀!”父亲站起来,默默地走回屋里,阿强感到非常沮丧,他也不想这样对待爸爸,但爸爸生病之后,经常重复说同样的话,真的让他很受不了。

当天晚上,阿强心烦意乱的整理父亲的衣物,意外在衣柜里发现一本很旧的日记,上面写满了父亲的字迹。阿强随意翻着,突然目光停留在其中一篇:“今天,阿强满了三岁!我们一起到公园玩,看见一群鸽子,阿强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我算了算,他总共问了我十二次“那是什么?”而我也回答他十二次:“那是一群鸽子。”回答他重复又重复的问题,我一点都不生气,因为他是那么可爱,是我的儿子。”

阿强阖上日记,泪流满面,他走进父亲房间,紧紧抱住他爸爸。

弟兄姐妹,要趁着父母在世,积极的报答亲恩。圣经要求的是“生前尽孝”,而不是死后“祭拜”。

在父母亲在世的时候,积极的表达对他们的尊敬、体贴,付出爱的行动。要有好名声,让父母感到光彩,欣慰。不要因为作恶犯罪,让父母蒙羞,害他们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箴言1章8-9节,所罗门说,“我儿,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法则;因为这要作你头上的华冠,你项上的金炼。”

许多“老人言”对你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听话的孩子,总是会给自己带来益处。不要只说“啊!我知道了!”要晓得“藐视训言的,自取灭亡;敬畏诫命的,必得善报。”

神借着敬虔的父母亲,给你的教导就像一盏明灯,能使你看得清楚,不致做出有损自己的事情,在世也就容易长寿。若不听父母的劝戒,藐视父母一切的责备,必吃自结的果子,充满自设的计谋。

古伦神父在他的书里讲了一段话,我觉得很好。他说,“生命是需要传承的,参与父母亲的智慧和经验,用尊敬的眼光看他们所成就的一切以及奋斗的人生,能让自己受用无穷。”

愿主帮助我们,喜欢遵行祂的一切诫命,并领受祂所命定的一切福分。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求你帮助我们,从内心深处爱父母,因为你借着他们把恩情带到我们生命中。求你加添我们力量,使我们给父母亲足够的物质供应和贴心的照顾,让父母活得有尊严,有光彩。主啊,我们也知道,唯有认识你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因为只有你才能给我们真正的盼望和喜悦。帮助我们趁着父母亲还在世的时候,把福音传给他们,带领他们归向你,这是他们能蒙受的最大的祝福。主啊,在听友中间,他们的父母亲有许多已经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特别需要从你来的爱。愿你在孝敬父母,看顾亲属的事上加恩加力,使我们能够照着你所喜悦地去行。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