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读经:马太福音5章13-16节

金句:约翰福音13章1节
“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

有一首诗歌叫《生活美好歌》歌词说到:

1.天父世界多么美好,朝霞绘新图,夕照辉耀。
鲜花烂漫,雀鸟鸣叫;河山欢乐神工奇妙。

2.我们生活沐主恩膏,心正忧虑少,手勤饭饱;
我心安宁,我灵喜乐;主恩主福,四周环绕。

3.我众相处遵主教导,谦让增友谊,和睦欢笑;
正义日升,私念渐消,互助互爱,天国佳兆。

4.主赐工作重任肩挑,忠诚尽全心,不计酬报;
学主榜样,与主同工,事主爱人,不辞辛劳。

5.展望前程,有主引导,源头活水涌,滋润心苗;
主爱长存,公义永恒,力上加力,向前奔跑。

我们信了主之后,要让人看见生命的见证,和生活的美好。在家里要活出爱的见证。葛培理牧师说:“幸福家庭的秘诀是:家人彼此学习付出爱和接受爱。”他说:“我们应该善用时光,表现愉快、欢笑,和我们常常忽略的小礼貌-向家人表露爱意。”他勉励信徒要“下工夫与家人有更深的认识,时时借着各种方式把爱表达出来。”

他的妻子路得姐妹在厨房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里天天为主工作三次。”她把“为家人预备三餐”看作是对主的服事。她说:“哪怕主今天晚上主耶稣就要再来了,我还是要把全家人的早餐、中餐和晚餐准备好。”不因为丈夫是出色的布道家,而忽略家庭责任。

很多人是因为有好的生命见证,以致于家人愿意信主。比如,姐姐本来脾气很坏,动不动就骂人;信了主以后,整个改变了,变得很喜乐,不骂人了,结果妹妹也要信。哥哥信了主以后,变得很有爱心,很会关心人、照顾人,常为家人祷告,结果弟弟也要信,就这样一个影响一个。当人在基督里看见了希望,他自然就会产生渴慕的心。

我们蒙恩得救之后,与家人相处不是凭着血气,而是依靠圣灵。乔治‧穆勒曾讲述一个关于一名德国富翁的故事。这位德国富翁他的妻子是一位热心的基督徒;可是这个人嗜酒如命,经常在酒馆流连至深夜。他的妻子会吩咐仆人先去休息,自己一直等待丈夫回来服侍他,从不责骂或埋怨他。有时,她甚至要为他更衣,扶他上床。

一天晚上,这人在酒馆对他的几位朋友说:“我敢打赌,如果大家跟我一起回家,一定会看见我的太太坐着等我回来。她会出来开门,热列地欢迎我们。如果我要求的话,她还会为我们做一顿宵夜。”他的朋友起初不相信,后来还是决定跟他一起去看看。他的话果然并非吹虚,他的妻子真的出来应门,礼貌地欢迎他们,并且很乐意为他们预备宵夜,没有丝毫不满之意。招呼他们入座后,便回自己的房间去。

她一离开,其中一位朋友就责备这个作丈夫的,说:“你这样对待你的妻子,算男子汉吗?你看你妻子对你这么好。”宵夜还没吃完,这位友人就起身离开了。随后,其他人也一个接一个说了类似的话,而且宵夜还没有吃完,就全都走光了。不到半个小时,这个作丈夫也意识到自己不对的地方,尤其对自己的妻子是何等没有爱心;他走到妻子的房间,求她为他祷告,也跟神认罪悔改,后来成了很好的基督徒。彼得前书3章1-2节,彼得说:“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这样,若有不信从道理的丈夫,他们虽然不听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过来;这正是因看见你们有贞洁的品行,和敬畏的心。”

如果作妻子的脾气不好,天天跟丈夫争吵,丈夫可能不但不信主,连家都不想回了。箴言21章9节,所罗门说:“宁可住在房顶的角上,不在宽阔的房屋与争吵的妇人同住。”这节经文在箴言25章24节又出现一次。

箴言21章19节,经文说:“宁可住在旷野,不与争吵使气的妇人同住。”夫妻之间,只要有一个是信主的,就会产生圣洁的影响。因为有一个已经先从世界中分别出来,借着他(她)的生命见证,就能感化不信的那一方。

这个德国富翁在听道之前,已经先被妻子的品行所吸引,明白真道之后,他就作了基督徒。另外在南非,有一位祖鲁族酋长的妻子,在“救世军”的布道会上信了主。她丈夫知道这事以后,就大发脾气,威胁她不准再去,“要敢再去就打死妳!”可是,作妻子的为了渴慕听更多耶稣的事,就冒死前往。丈夫知道她又去了,就在等她回来的路上拦住她,狠狠地把她毒打了一顿,并丢下她躺在那儿等死。

过了一阵子,好奇心促使他回去找她。发现妻子不在原来的地方,而是躺在树丛底下。他以凶狠的眼神,恶意看着她说:“现在妳的耶稣会怎么帮助你?”被打的妻子,张开眼睛,看著作酋长的丈夫,温柔地说:“耶稣帮助我饶恕你!”

感谢主,温柔的力量是大的。在日本,有一位信主的青年被爸爸赶出家门,不准他回家;以后这个青年作了牧师。过了二十七年,他父亲生了一场重病才决定让他回家。回家的时候,父亲对他说:“经过二十几年的考虑,我决定信耶稣,请你为我施洗吧!”

“好见证”能加快家人信主的脚步。家人看见你生命的改变。不管他相不相信、接不接受、赞不赞成,这是出于神的大能,都不能改变和动摇你亲身所经历的。

“经历”是最真实的事情,家人怎么说、怎么看,都不能改变这些在你身上真实发生过的事实。信了主之后,我们要积极的把福音传给家人,尤其是自己的孩子。作为基督徒父母,要和孩子谈圣经、谈主的道。跟孩子之间常有个人灵里的经历分享,让孩子知道神在你身上的作为。同时鼓励他们去亲身经历神的奇妙和伟大。诗篇78篇4节,诗人说:“要将耶和华的美德和祂的能力,并祂奇妙的作为,述说给后代听。”

但是要留意自己的见证,省察有没有好好的在家里活出爱?只怕我们在教会是一个样子,在家里面又是另外一样子。我们愿意为主到远方宣教,却难以和自己的家人相处,在子女面前也没有好见证。

当唐崇荣牧师被人问到有关于“家庭祭坛”、“家庭礼拜”和怎样在家里进行“宗教教育”的时候。他说:“要让孩子在你身上看见主,懂得主是多么可爱,他才会‘爱主’。”他说:“你要培养你的孩子爱主,必须先被你吸引,你的孩子尊重你,羡慕你的人格,相信你的教导,知道对他们是最好的。这些如果先建立起来,你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不要没有好见证,却强迫孩子家庭礼拜,孩子心里只会起反感。不要让孩子感到家庭礼拜是“强加在他们身上的重担”,而是感到这是满有得着恩典,应该是他们很期待的。约翰说:“神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因此要让孩子“知道”而且“相信”。

提摩太从小就明白圣经,因为他的母亲和外祖母是有信心的。提摩太后书1章5节,保罗说:“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友尼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

要操练敬虔,最要紧的是“活出爱”。“爱”若没有付出就不完全,让人感到只是“形式”。约翰说:“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爱要用行动表现,而不是只是在嘴上说。

“爱”永远寻找可以效劳的地方,并且充满恩慈地去做。保罗为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祷告,愿主叫他们彼此相爱的心,并爱众人的心,都能增长充足。“众人”当然也包括了“家人”。彼得后书1章7节,彼得也提到:“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家人跟我们是最亲近的,他们若看见我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就容易相信接受。

“爱的行动”,“好行为”不能代替福音,却能加深家人对我们所传的福音的信心和感动。“行为”是知识的“灵魂”。怎么知道你“真知道”呢?怎么知道你“真的信”呢?因为你“做”到了。所以不是因为催促家人读圣经,而要让你自己就是一本“活圣经”。

人们对“爱”的感受是特别深的。有句话说:“你是否学富五车与我无关,我只在乎你有多关心我。”今天灵修短文的作者说到,再多宗教教导也弥补不了父母对子女缺乏感情带来的遗憾。一位男仕有一次说:“母亲是一位很好的女性。她坚持她的孩子一定要去教会上主日学,并且教导我祷告。但我不记得她有亲吻过我。”

他的母亲可能在教会里有很多服事,很活跃,却对自己的孩子很冷漠。孩子就容易徒有敬虔的外貌,而没有敬虔的实意。作者说:“问题不在于在家里读多少圣经,有多少次祷告,和进行多少次要理问答,或者教导多少敬虔的道理,如果少了温柔,就是缺了多数青年人在家庭生活里所需要的亲切。孩子们需要感受到爱。爱对于他们的生命,就像太阳对于植物花卉。没有深情的爱,幼年的生命在家里就不可能成长到最好。缺少温柔的爱,会在孩子们的生命中留下无法弥补的伤害。”

是的,导致沟通失败的因素,常常是因为“缺乏人情味”。“人情”、“爱意”是很微妙的,传福音如果不近人情,没有让人感受到爱,就很难看见果效。

作父母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先让他们经历到“无条件的爱”,他们就晓得天父是多么爱他们,经上的道理他们就容易明白。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在人际的内圈里,在我们家人的每一个心中都有“不被他人剥夺爱”的权利。帮助我们用从上头来的智慧和家人相处,让他们感受到从你而来的爱。使我们在带领家庭礼拜,或进行宗教教育的时候,让孩子们感受到的是无限的渴慕;使他们无论读经、祷告或到教会聚会,或上主日学,都是出于爱你的动机。帮助我们全家归向你,用美好的生活来见证荣耀你。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