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青少年到了一定时候特别反抗父母,而且对父母的教导都不耐烦,觉得父母太啰嗦,父母如何处理和面对这样的情况?

首先恭喜这些孩子很有主见;从12岁走到20岁,会有很多冲击,很多情况他要去适应,所以他不听话、反叛都很正常;他要建立自己的参照系统,做很多试验,看看父母有什么反应,所以要给他忍耐、宽容,给他一个大的空间范围让他摸索,同时也要给他一个界线,免得他回不来。

说教与同行的不同运用法:

  • 说教:一般父母习惯对孩子说教,但光说教是不足够的。说教是为了修正孩子的不好习惯,让对方服从。除非孩子年龄还小或性情很内向、听话,他会听,但他若很有主见,他要去试验,就开始不听从,他这时没有时间去反省自己这样做的背后原因。
  • 同行:先进入对方的思想经验,聆听对方的真相,引导他反省,与他建立真挚的关系。
  • 二者的不同:说教是从外面给压力,注重对错;同行是让他从内心建立一个道德标准,即内化道德标准,注重反省,自己会思想对错,是主动的。
    例:孩子不愿穿衣服,说教是:“为什么不想穿?不穿会感冒的,赶快给我穿上!”同行是:“你好像不想穿衣服……”观察他什么景况。“哦,你在玩……”先进入他的经验,让他表达一下,聆听他,他就不会反抗,然后引导他分析穿衣和不穿衣的后果,让他自己平衡选择的后果,他会主动做他认为对的事。青少年可以做到平衡。

教导孩子是用说教方式还是用同行方式好呢?

  • 同行是从小到大都要用的,让孩子心服口服,动力很强,会帮助孩子内化很多道德标准。
  • 父母要有智慧帮助孩子,若孩子年纪比较小,还不会分辨,可多点说教;但若有反叛,要用同行的方式;若青少年没有情绪,非常平静也可以说教。

霍老师辅导案例里的“同行”运用

很多个案的父母在同行方面是很忽略的。比如说孩子不做功课,通常父母的反应是:“你干吗不做功课?现在什么时间了,还不做,快点做……”这时要先观察孩子的情绪状态,观察后对他说:“你现在是不是想休息一下,然后再做功课是吗?”“你认为应该休息多长时间?”“你的功课需要花多长时间?”引导他自己做出计划,他会主动按自己所定的标准来完成。起初需要陪孩子做功课,慢慢地,孩子自己会主动做。

小结:父母要智慧,知道什么时候用同行,什么时候用说教;无论怎样,不要让家庭变成战场,否则孩子会将父母变成敌人;也不要用说教的方式让孩子对父母造成习惯性的印象——反正父母一开口,我就知道他们要我做什么!如此父母一说话,孩子就会感觉父母啰嗦,很厌烦、敌对;最好进入他的处境当中,帮助他看到问题,让他自己做出决定。

听众案例

小强是高二学生,自父母出外打工,小强就开始迷恋上网吧,父母在外面很辛苦赚钱寄回家,小强却把这些钱拿去乱花,不好好上学,还旷课,爷爷知道很生气,甚至打他,奶奶很心疼,但说教他也不管用,父母非常担心,没办法专心在外工作。

分析:用说教已没用,尝试用“同行”。

第一步:先进入他的思想经验,可以想到这个孩子可能非常孤独,爷爷奶奶与他有距离,父母离他远,也无相同年龄的人跟他玩游戏;他可能也是一个活泼的人,他需要一些刺激,他麻醉自己,选择逃避去网吧抒解自己的烦闷,然后就进入沉迷。沉迷是最难解决的,当看到孩子沉迷时一定要尽早帮助他,否则就会有大问题。

第二步:思考怎么给他孤独的经验里多一些色彩、刺激,让他不需要逃避,就能感觉有一些东西比网吧更具吸引力。

第三步,给他一个界线。跟他讨论一下怎么用钱,分析花在健康、娱乐、成长方面如何分配,引导他反省,确定一个目标,给他一些限制,确定好界线,然后守住他不能再改变。

第四步,找一些可以影响他的人,在没找到影响他的人前,要给他一对一的时间,虽然父母没有时间,但可以用心找出创意的方法:比如陪他吃一顿早餐;带他去打工场所参观;让他下次去网吧时给妈妈写一封信;请他教父母学英语;跟孩子一块煮饭;让他觉得自己还有用。还比如可做一些交换:先给他一个梦想,用不去网吧交换他想去的地方旅游;还可以陪他一起去网吧,了解他那里有哪些朋友,让他教你打游戏……进入他的世界,才能把他从沉迷的世界拉出来。

小结:进入经验,引导反省,让他去经历另一个经验,让他有一个新的想法,新的动机。进入青少年,“同行”对孩子很重要,只要有心帮助孩子,方法一定有;当发现孩子一有问题,立刻要去想办法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