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认同法”或“投射法”:

1. 适合用于记叙性的经文。

2. 像演话剧一样,我们找出经文当中的一个人物,然后去演释他,将自己投射在他的经历和情况中,完全认同这个人物的做法。
例如:演释主耶稣被钉十架的那幕,把自己投入在当时的情景当中,想象自己是其中一个群众,看着主耶稣的手掌被长长的铁钉钉在十字架上;或者想象自己是那个愿意悔改的强盗,享受在临死前,罪得赦免的平安。更直接的投射,当然是代入主耶稣的身分,经历祂被钉的痛苦,感受祂在申初向父神发出呼喊的时候的悲伤,再思想祂对父神的顺服,然后反问自己:我在那种情形之下,还能这样顺服神吗?

3. 运用“认同法” 要留意的地方:不要将圣经人物和现代读者的情况连在一起,要仔细研究两者之间在历史、文化、神学上的差距。

4. 由于这个方法将叙事文的主角从神转移到人的身上,很容易高举了人的经历而忽略了神的作为。

5. 圣经的目的是要作为正面的、积极性的教导,像罗15:4所写的那样:“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
例如:希西家王求长寿的故事(王下20:1-7)

6. 希西家向神祷告,神就应允他,增加他十五年的岁数,那么,我们可以在急难中求神增加岁数吗?是否只要借着坚定的祈求,就能改变神的心意?若有这种想法,便是在用“投射法”来应用经文了。

7. 这里记载的是祷告蒙应允的事情,在希西家这种情况下是一件好事。对我们来说,就要留意是否可以这样运用,也就是刚才所提到的原则。

8. 这件事完全是出于神主权的干预,经文中也没有作者的任何评语,也没有记载神对这事的看法,只是在第五节中间部分说:“我听见了你的祷告,看见了你的眼泪,我必医治你。”在应用经文的时候,如果经文有直接的评论,能帮助我们懂得怎样应用经文。

9. 从希西家这件事的后来看来,希西家并什么特别的贡献。他不断地炫耀自己,把宝库中的银子、金子和一切的财宝都拿给巴比伦的使者看,最后导致犹大各王先后被掳到巴比伦,这是希西家因为骄傲而引致的失败。

10. 希西家去世之后,他的十二岁儿子玛拿西接续作王,玛拿西是希西家加增寿数之后的第三年才出生的,但是,玛拿西却被神评论为坏王。希西家增寿了十五年,却生了这样的一个儿子,算起来还真不化算。

11. 从这段经文可以看到圣经一贯真理的教导。约壹5:14说:“我们若照他的旨意求什么,他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他所存坦然无惧的心”。这里指出我们的祷告要合乎神的旨意,如果勉强按照自己的意思来求,就算神答应了使事情成就,结果也不一定是美满的。

12. 在应用的层面,希西家求神增加寿数的事不丁成为普遍的规范,我们虽然可以在病中求神医治,但是神不一定会照着我们所求的回答,我们应该顺服神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