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1. 解释的方法:勤发问题
1.1. 发问题其实和找答案有同样的重要性,在读经过程中,有些事实和细节并不引人注意,但是经过发问之后,经文的思路就自然地显露出来。
1.2. 问题必须根据观察的事实和关系。问的问题要精细,但是也要从大处着眼。
1.3. 至少可以问三种不同的问题:
1.3.1. 定义性或者解释性的问题:这类问题是针对作者用词的意义和解释而引发出来的,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或者“作者使用这个词语或者片语的用意是什么?”等等。
1.3.2. 逻辑性或者关系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追究原因,找出词句之间的关系,如“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表达?”、“这个词在句子中占了什么地位?”、“这句子怎样和上面的句子联在一起?”等等。
1.3.3. 引申性或者关键性的问题:着重找出经文的意义和重要性,如:“这句子如果这样解释,对全段经文会有什么深远的影响呢?”

2. 经文示范:路7:1-10(主耶稣医治百夫长仆人的故事)
2.1. 第一个问题:耶稣为什么要对着众人称赞百夫长?
解答:耶稣基督是刻意转身向众人称赞百夫长的信心的。当时跟随着主耶稣去百夫长家里的,有门徒、有犹太人,也有外邦人,耶稣的那句“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可以说是向以色列民的提醒和责备,因为以色列民是神的选,但是却不承认主耶稣就是他们等待的弥赛亚,在信心的表现上却不如罗马的一个外邦人。
2.2. 第二个问题:百夫长既然希望耶稣医治他的仆人,为什么派朋友去截停耶稣?
解答:百夫长是一位外邦人,并且有权位,他没有亲自去见耶稣,是因为他十分尊重耶稣,而他的那句 “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更加看出百夫长对耶稣的信心,我们也可以猜测百夫长一直有留意耶稣的事,他知道主耶稣的话带有权柄。(参6-7节)
2.3. 第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强调犹太人和长老的身分呢?
解答:犹太人和外邦人之间是根本没有联系的,但是百夫长和犹太人一直维持良好关系,这是很难得的事情。经文解释是因为百夫长爱犹太人,为他们建造会堂,所以犹太人也愿意帮助百夫长。另外,作者强调犹太人和长老的身分,是因为百夫长认为,耶稣是犹太人,如果先派他们去见耶稣,一方面表示了对耶稣的尊重,另一方面有可能因为他们是同一民族,会更容易得到耶稣的帮助。
2.4. 其他启发性问题
2.4.1. 为什么要特别提及迦百农这个城市?
2.4.2. 百夫长不出现有什么重要性?他见过耶稣吗?
2.4.3. 当耶稣和犹太的长老一起去百夫长家里的时候,同行的人当中有没有犹太人呢?他们对耶稣称赞百夫长的信心的那句话又有什么反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