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之前我们在说“面具”,也说到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面具,并且避免被面具吞噬。其实人为什么会“戴面具”,归根结底也是为了得到一种价值感──虽然面具所为你带来的价值感只存在表面。让自己觉得有真正的“价值感”,才能有真正的幸福感。

心理学大师荣格曾经在1960年的一次采访中说,想要获得幸福,需要具备以下五点:

1. 良好的生理与心理健康;
2. 良好的人际与亲密关系,例如婚姻、家庭、朋友关系等;
3. 从艺术与自然中感知美的能力;
4. 一定的生活水平和令人满意的工作;
5. 一种能够被用来成功应对世事变迁的哲学或宗教视角。

他接着补充到,实现幸福必须具备这五点,但拥有这五点却并不能保证一个人一定能感到幸福。那对于我们想要获得幸福的人来说,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做的么?

其实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哲学家们对什么是幸福的讨论就开始了,某些说法认为幸福从享乐中来,从一切能刺激感官、能带来愉悦的行动中来;另一种说法是,幸福是一个终极目标,这个终极目标让艰苦的人生有了方向。

亚里士多德提出,幸福不仅仅是一种感受,也不是一个远景和目标,而更多的是一种实践。“(幸福是)以一种不断实现意义的方式去生活……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不是期许就会到来的,而是沉浸在(努力获取它的)实践过程之中的。”

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感怎么来?各家学派众说纷纭。

“幸福感”的实操方案──有一个很写意的词,被翻译为“心流”(flow),由正向心理学家米哈伊‧奇克森特提出,认为那就是人们获得幸福的一种可能途径。

什么是“心流”的状态?

心流,指的是当人们沉浸在当下着手的某件事情或某个目标中时,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而体验到的一种精神状态。

米哈伊‧奇克森特将人们处于“心流”中的感受,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

1. 完全沉浸:注意力高度集中,你感觉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充满热情。

2. 感到狂喜(Ecstasy):你觉得自己从日常现实的琐事中脱离出来,进入另一种现实状态中,类似于宗教人士在宗教场所所感受到的喜悦,或普通人在剧院、舞台等所感受到的喜悦。

3. 内心清晰:你知道什么是需要被完成的,以及目前为止自己做的怎么样。你了解自己的目标,并且清楚地认识到当下与目标之间所需要做的努力。

4. 力所能及:你知道尽管这件事情可能存在挑战,但仍然是自己所能胜任的。

5. 平静感:毫不担心自己,甚至丧失自我觉察,连自己的基本生理需求都无法意识到,例如,有些人在全神贯注地写作、打游戏时,进入一种废寝忘食的状态。

6. 时光飞逝: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在当下的事情中,时间便在不知不觉中飞速流逝,比如专心致志地做某件事情时,猛然抬头发现窗外早已从白天到黑夜。

7. 内在动力:你觉得自己做这件事情源于内心的渴望和对该目标的认同。并且,一种“心流”的状态又能说明你完成这件事情、实现该目标。例如,一些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新作品的渴望,令他们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又使得他们的创作充满了创造力。

不过,以上描述都来自于人们对自己处于“心流”时感受的回忆和总结,对于心流的感受无法被正处于其中的人所描述。换句话说,“心流”更多时候是一种在回溯中才能被意识到的状态,而这正是因为处于心流中的人,投入而忘我,甚至丧失了对自我意识、感官,乃至周围的时空的觉察力。

尽管,“全神贯注”的确是心流出现时人们的主要表现。但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情,并不总能让人们产生“心流”。因为“心流”不仅仅是一种全神贯注,更是一种在目标驱动下的投入与付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的同时,获得的一种额外的、积极的精神体验。也就是说,你所沉浸的那个行为,必须是想着某个目标前进的,而不仅仅是娱乐和消遣时间。

比如,一个人如果对电子游戏有一些目标性的追求,在玩电子游戏所感受到的全神贯注中可能获得心流;而如果单纯是打发时间,则无论多么专注都无法获得心流。

在一些研究中发现,处于“心流”状态能提高自尊水平,并且带给人积极正面的体验。也就是说,当我们沉浸在当下着手的某件事情或某个目标中时,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的时候,会获得幸福感。所以为何在我们的信仰中,要求我们专心、定睛在神身上,因为祂永恒存在,不像一切其他被造之物那样容易朽坏,我们心要能“专”在祂身上,那我们的心便不会落空;再者,我们的神是真实活着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断有从祂而来的新目标,也让我们不断成长和更新自己的生命。

你的“心流”的源头在哪里呢?又要流向哪里呢?

申命记4:9:
“你只要谨慎,殷勤保守你的心灵,免得忘记你亲眼所看见的事,又免得你一生、这事离开你的心;总要传给你的子子孙孙。”

领受神话语的智慧,认识自我,兴盛灵命,献上、开启新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