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今天我们要看的经文,依然是太13:1-9,就是耶稣所讲撒种的比喻,经文这样说:“当那一天,耶稣从房子里出来,坐在海边,有许多人到祂那里聚集,祂只得上船坐下,众人都站在岸上。祂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苖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在耶稣的这个比喻中,讲到了四种听道的人,你是属于哪一种呢?要是你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类型,你可以求圣灵在内心指示,告诉你到底你的景况如何,在神看来,你到底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听道者。因为一个人听道的方式,将会决他如何生活;而一个人生活的方式,也会决定他的生命是否结果子,还是不结果子。试想想你做了基督徒有多少的年日,你听过多少篇的道理,你到过教会有多少次,而你今天属灵的情况到底怎样。你今天属灵的光景,其实正是反映了你多年以来听道的习惯和态度,或者说你今天的情况,是你听道所得到的结果。

透过今天的经文,头一种听道者的心思是关闭了的,那是一种关闭了的心思,太13:4,主耶稣说:“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然后到19节,主耶稣又亲自为他所说的作了解释,18到19节说:“所以你们当听这撒种的比喻。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到底什么是“关闭了的心思”呢?这是指着什么来说的呢?我不是说那些不信耶稣的人,因为即使是信了耶稣的,也一样可能落在这个光景中,一样可以将他们的心思关闭。我所指的,乃是每个星期坐在教会里听道,又或者每天按时收听福音广播,或者是收看福音性的电视节目的人。然而他们的心思是关闭了的,意思就是说,他们已经先入为主,选择性的认知,决定自己要听什么,不要听什么,他们对所有要求他们作出回应,又或者对他们有要求的道理,都拒诸门外,听不进去。

这些人坐在教会里面,是被动的一群。虽然他们听许多道理,有些道理是重覆的听,经常的听,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把所听见的道理,应用在生活之中,他们只是一篇又一篇信息的去听,只停留在“听”的阶段,这些人的心思是关闭了的。结果怎样呢?一个关闭了的心灵,圣经说,“撒但就会来,把道种夺去。”因此,如果我们不是听了道理,又愿意去把所听见的道理实行出来的话,撒但就会毫不留情的,把撒在我们心中的道种夺去,每一次都是这样,那我们就好像从来没有听过一样。

第二类我们上一次看过的,是那些心思被蒙蔽了的心。太13:5-6说:“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苖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然后我们看20到21节耶稣的解释,这里说:“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这一类听道者的问题,是在于他们没有花时间在研读和认识神的话语,他们没有扎根在神的真理上,好让自己有个坚固的基础。他们是没有根的,因为没有圣经的教义作为信仰的基础。这就好像种子落在土浅石头地上一样,没有根基,当有风暴或太阳晒的时候,它就会立即枯萎。有些基督徒,虽然是重生得救,有了神的新生命,但因为没有追求,满足于停留在基督道理的开端,对于圣经和耶稣基督认识得很肤浅,所以当有困难或考验的时候,就会跌倒和退去。在这以前,他们是享受教会生活,是觉得做基督徒很好的,因为有很多让他们感到兴奋的事,但当一点点的患难来到的时候,因为他们不认识神,生命没有根基,所以就退去了,就消失了。我们不错是需要有经历,但是经历也得有它的基础,不然的话,迟早都会出现问题,因此竭力追求,在主的道中长进是很重要的。

第三类就是太13:7所说的:“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我们看22节耶稣的解释,这里说:“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我们称这一类人是心思被混乱了的。之前那两种,一种是心思关闭了的,一种是心思被蒙蔽的,现在是心思混乱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原来这些人来到教会,牧师说:“耶稣基督是这样教训人的,但是他心里却想着:“我明天该穿什么款式的衣服呢?跟着又说:噢,我忘记了把明天穿的衣服烫好。”于是,他的心思转移到别的地方去,心猿意马,充满着各样的思虑。牧师本来要跟他解释到赦罪的道理,但他的心思却是被别的事情霸占了的,是混乱了的心思。这个“挤”的意思,就是在同样的时间里要占有同样的空间。

不少人今天到教会去,心思都是混乱的,即使坐着敬拜和听道理,但无奈总是无法集中精神,总是很多杂乱的思想,一下子想到金钱,一下子想到工作,一下子想到家庭,一下子浮现那些不愉快的回忆,一下子想这个事情,一下子想那个事情,像马大,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而失去了神为他预备的上好的福分。亲爱的弟兄姐妹,主耶稣说清心的人有福了,一个专一心志向着神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主耶稣形容有一类的人,在听道的时候,心思不能静下来,充满着太多垃圾的思想和念头。就好像人把种子撒在荆棘里,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所以不能生长。

多少时候,我们坐在教会里,大家都在安静的听道,你表面上也是一样,表现得很专注和留心,但是真实的情况却是你却无法集中心思,心里充满着思虑烦扰,结果一堂道听下来,什么都听不到。你不是不想留心,但却没有办法专心,撒但不断的搅扰,叫你在这段时间不自觉的想起很多无谓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恳切祷告,用信德当作藤牌,就可以灭尽那恶者一切的火箭。要知道每一次的听道都是一场属灵的争战,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儆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为讲员祷告,为自己祷告,为其他听道的弟兄姐妹祷告。求主吩咐撒但和牠的差役远远离开这里,不容牠在我们中间有丝毫搅扰的工作,使我们每一次的聚会都有丰富的得着。

一个不在圣灵里祷告,顺着习惯听道,任凭心里充满思虑烦扰,装着这许多世俗的事物,结果就是心里容不下神的道,好像道种落在荆棘里,荆棘长起来就把道种挤住了。太13:22,主耶稣说“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

一个关闭了的心思,根本不愿意听,或者说听过就忘记,不会存放于心里。一个蒙蔽了的心思,不愿意详细研读神话,只想享受神恩而不愿意明白真理的详细。一个混乱了的心思,无法把神的话听进去,因为他们的思想混乱,心里容不下神的道。神渴望他们听,然后反省,好让我们能够得到他为我们预备的福气,因为神要透过祂的话指引我们的道路,只可惜我们没有预备自己的心成为好土,没有存着温柔敬畏的心,领受所栽种的道种。

我不否认我们都是一些难以集中心思的人,或者说我们的专注能力很弱,专注的时间也很短,不过这绝对不能成为一个借口。因为我们试想想,现在我们面对着的,不是一位普通朋友,这是一位给我们永生,又救我们出死亡和罪恶,一位永活的神,为我们在天上预备居所的神,祂是听我们祷告,又一生供给我们需要的神,难道对于祂所说的话,我们都抱以同一样的态度,不留心不专注吗?即使散漫是我们天生的弱点,但是我们如果知道对我说话的是谁,我们也要留心,我们要集中心思听祂讲话,何况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可以求圣灵的帮助。

好,我们来看最后的一类人,8节说:“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然后23节说:“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第四种耶稣指出的是好土,那是一个委身的心思,投入的心思。有人说,“在属灵事上眼瞎的人,不是那些看不见的,而是那些“不想”看的,他们才是瞎眼中的瞎眼者。”不过,耶稣所称赞的,是那些存着温柔敬畏的心,领受所栽种的道种的人,他们让自己的心田成为肥沃的土壤,是那些可以种植的,可以耕种的,有所收成的。这些人的心思是开放的,是渴慕等待种子撒下去的,当种下落到肥沃的泥土之后,加上适量的湿度和热度,种子就会往下扎根,发芽生长,最终向上结果,有丰富的收成。

亲爱的弟兄姐妹,到底我们的心思是否是一个投入的心思,是否是向神委身的呢?我们是否愿意聆听神的话,是否愿意接受神的教导呢?人为什么不听神的话呢?人为什么把心思关闭起来,不爱听神的声音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骄傲,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足够,没有需要接受圣经的教导,他们自以为知道得已经够多。而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惧怕。他们不愿听道,是因为惧怕神的道对他们有所要求,而当神的道向他们发出要求,要他们付诸行动的时候,他们却不想去做,不想付出,所以他们干脆就不听,省却了麻烦。但是只有一块肥沃的心田,才可以让神的道种有收成,一个心思已经准备好,接受神的教导,又是全情投入,预备自己向神委身的,生命就必然结满果实。

神可以在这样的人的生命中,作任何的工作,因为这些人不会抗拒,他们会尽所能去学习,并且愿意去实践。他们所学的,是世界上的智慧不能及的,因为是属神的智慧,至于那些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的人,反而错失了真正的智慧,错失了最伟大的属灵真理。一些六、七岁的孩子们,坐在崇拜的聚会中,聚精会神的在听道,他们把所听的道存记在心,对圣经笃信不疑,也许有人会以为他们太过天真,很容易被骗,但其实他们的心灵是向着神全然敞开的,神的道可以在他们的生命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对神话语的专注,是我们不能及的。即使他们不能完全明白,但是他们却是开放自己让神的道种撒下去,他们的心田是肥沃的,是可种植的,是可开垦的,是神所最喜悦的。

即使他们因为年幼而不懂得所有真理,但是不要紧,圣灵会在适当的时候,把他们所听过的道提醒他们,让他们记得,圣灵又可以帮助他们去明白,因为圣灵就是圣经的作者,祂的解释绝对不会错。当圣经印进他们的脑海之后,他们一生也不会忘记,圣经将成为他们思想的一部份,圣灵可以随时随地的提醒他们,指示他们所当行的路,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灵向神是开放的,是肥沃的。

成年人的思想实在是复杂的,不像小孩子那么单纯,他们多疑,不信,负面,消极,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他们要经过自己头脑上的分析和筛选,才肯接受。孩子们不是这样,你只要告诉他们怎样,他们就会相信,当圣灵在他们心中动工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会有回应,会懂得去应用。到底我们怎样可以让自己的心田,变成肥沃容易耕作的土地呢?首先是我们要向神作出承诺和委身,告诉神我们愿意从今天起,留心听祂的道,这是我们要向神作出的承诺。

第二,我们要凭信心去拒绝一切来自外间的搅扰,我们可以求神的帮助。告诉神,当我们专心去聆听祂声音的时候,求祂帮助我们杜绝外间一切的干扰。每当杂念进入我们思想中的时候,我们要第一时间把它赶走,不让它停留在我们的思想中,我们只想听见神的声音,除却神的话之外,我们什么都不想,我们要用信心去杜绝一切的杂念。

第三,我们所作的承诺,就是把所听见的道,对照自己现今的光景。我们认识了真理,然后看看自己今天的景况,和神的真理相差有多远,我在哪里?我当做什么?当我明白真道之后,就不能再回头走错误的道路,在错误中生活。这也是第四方面我们要做的,把真理实行出来。单是评估自己的景况并不足够,我们把神的话当作一面镜子,详细察看,照过之后,就得把所听的道实行出来。当神的话指出我们不当之处的时候,我们要付诸行动去对付和处理,有不足的地方,我们要去实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承诺,只有行道的人,才可以更多的认识真理,撒但也无从把我们心中的道夺去。

最后,我们要顺从一切神放在我们心中,一些特别深刻的道理。有时候,神会把一些特别的信息放在我们的思想中,好像一年有五十二个礼拜,我们一年至少会听到52篇的道,总会有一些是特别深刻深印在我们心灵里的,是神透过那次的信息向我们说话,我们得特别留意,并且顺服。当然,对于所有神所分解出来的真道,我们都应当留意,都当尽力去遵行,但是一些特别的道,就象是神个别向我们说的,我们要马上顺服和遵行。

即使我们坐在同一个教会里,听着同一篇的信息,但是实际上每个人所听见的,都会略有不同。感动我们内心的那些话,未必同样感动坐在你隔壁的人。圣灵会透过同一篇信息向不同的人说话,所以有人的领受是这一点,有人的领受是那一点,但都是从圣灵来的,让我们都得到饱足,因为只有圣灵才知道我们内心实际的需要,感动作先知讲道的圣灵,也感动听道的人,所以“顺服圣灵”是听道的关键。神的道发出来,是大有能力的,凡是爱慕神话语,又愿意专心聆听的,圣灵必定不让他空手而回,他们必然会得着灵里的饱足。

一个愿意行道的人,一个顺服神和遵行神真道的人,就像栽在溪水旁的树,不会停滞不成长的,不会只停留在一个阶段,不长进的,绝对不会。圣经除了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见自己的光景之外,圣经也是一把两刃的利剑,能够刺入剖开我们的心灵,能够连我们心中的主意和思念,都显露出来。我们隐藏的动机,没有表达过的思想,在神的话语之下,都必然显明。我们要是顺服神,领受话语的建造造,我们的生命必然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有了极大的变化,会按时候结果子。

到底为什么有些基督徒信主多年,灵命却少有成长呢?神的道不是可以改变人的心思,改变人整个的生命吗?不错,神的话的确是充满着能力的,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但能力的。但问题却在于:到底我们是存着怎样的心听话,是个怎样的听道者?在四种听道者的类型之中,我们到底是属于哪一种。是心思关闭了的呢?是心思被蒙蔽了的呢?是心思混乱的呢?还是心思向着神开放和委身的呢?不同的听道态度,就带出不同的生命结果了。

我再说,我们听道的方式,我们跟道的关系,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方式;而我们生活的方法,决定了我们的生命会得到怎样的福气。那就是说,我们所得的福气,直接跟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听道的态度有着莫大的关系。

希伯来书的作者在来2:1说“所以我们当越发郑重所听见的道理,恐怕我们随流失去。”

亲爱的弟兄姐妹,当你听了今天的信息,发现你不是一个心灵向神开放的聆听者。今天你要悔改,恳求圣灵的帮助,求主重新调整我们,让我们尊重每一次所听见的话,帮助我预备好自己的心思,去接受神话语的光照和塑造。让我晓得你的话语安定在天,永远不会改变,但却会因为不尊重所听见的道,而随流失去。求主帮助我,不因为不明白你藉着你的仆人所交付给我们的真道,而在恩典中失落。

亲爱的弟兄姐妹,无论我们的心思是充满着杂乱的思想,充满着骄傲自满,还是还充满惧怕,将来我们都要在神面前,为着我们这一生向祂交账,我们将怎样面对神呢?神给我们有这么多听道的机会,让我们时常可以透过圣经去认识祂,但是我们听得怎样呢?有没有让所听的道影响我们的心灵和生命呢?

不管我们面对的是什么,神的话总有它的答案。诗119篇,是诗人对神话语爱慕的表达,43-48,诗人说:“求你叫真理的话,总不离开我口,因我仰望你的典章。我要常守你的律法,直到永永远远。我要自由而行,因我素来考究你的训词。我也要在君王面前,论说你的法度,并不至于羞愧。我要在你的命令中自乐,这命令素来是我所爱的。我又要遵行你的命令,这命令素来是我所爱的,我也要思想你的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