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


Loading Player...

粤语


Loading Player...

听众朋友,你好。欢迎收听《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很高兴我们又在空中见面。《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希望帮助每位听众能更加明白神的话语,成为遵行并传扬神话语的人。

在上一次节目,我们查考与分享了以斯帖记3:7-4:3的内容,让我们先来重温一下。

为了灭绝犹太人,哈曼做了缜密的计划。首先,哈曼先请宫廷中的占星家,透过掣签来选定毁灭犹太人的日子。哈曼要确认他的众神与他同在,能庇佑自己的计划得以成功。

哈曼等人在正月占卜,占卜选出灭犹太人的日子是在十二月份,这说明犹太人还有大约一年的时间就被屠杀。有意思的是,哈曼是在尼散月开始他的计划,这个月正是以色列人庆祝他们从埃及得释放的月份。当占星家就日期掣签时,先确定月份,然后再确定日期,他们得到最吉利的日子是:十二月的第十三日。这个决定一定是出于耶和华神,因为神给犹太人一年的准备时间,并且也让末底改和以斯帖有充足的反应时间。

选完日子之后,哈曼才向王报告他的计划。在经文中,我们看到哈曼并没有提到,是哪个民族违背了王的旨意。哈曼没有告诉王是哪个民族预备要颠覆帝国。他对整个局势含糊其辞的描述,让人听起来有必要对颠覆者尽快地做出处理。

哈曼向国王提到:“他们的律例与万民的律例不同”。这一点是非常准确的,哈曼并没有说谎。犹太人拥有自己的律例是因为他们是神的选民,惟独他们是从神自己的手中领受了神圣洁的律法。哈曼这个建议,实在是很阴险。哈曼把事实和虚构混作一谈。犹太人固然有他们自己的律例,可是他们并非因此就违抗波斯的律例。

为了让王同意哈曼的提议,哈曼自愿向王捐献一万他连得银子,以取得将犹太人从国中消灭的特权。哈曼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哈曼知道现在国家急需钱财。因为波斯攻打希腊吃了两场败仗,导致现在国库空虚。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解释,波斯全国的年收入是一万五千他连得银子。而哈曼自愿向王捐献一万他连得银子,可见哈曼向王提供的数目是多么地庞大。

针对哈曼的提议,王的回应是:“这银子仍赐给你”。国王一心以为这些分散的国民与他敌对为仇,他们是远方的异族,便全权交由哈曼处理。

戒指是国王掌权的印记,是全国都认准的权威。王没有任何犹豫,便将他的戒指赐给了哈曼。这就意味着哈曼能奉王的名行事。于是,哈曼得以自由地行使职权,推行全面性的计谋。他可以随意写下任何官方文件,并在其上盖上王的印记,这个文件就会成为法律并且必须被遵守。

在得到王的同意之后,哈曼忙着与王的书记们书写新的法律,并将其翻译成帝国中各民族所使用的不同语言。之后,屠杀令的官方文书就被发放给皇家信使,并且被迅速地传递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哈曼很快地将此事传开了。这件事情很快地开始运作的原因,是因为哈曼不想给亚哈随鲁王改变主意的机会。一旦法律被写下来并被封印,犹太人被灭绝的命运也就无法挽回了,因为按照玛代人与波斯人的规矩,法律是不允许被更改的。哈曼的诡计看似要得逞了,只差等到十二月份了。

对于那些正在预备要庆祝逾越节的犹太人来说,他们对哈曼的计划一无所知。在这纪念性的庆祝里,犹太人要诵读昔日神救他们脱离法老之手的历史故事。在这个欢庆的时间里,如果突然听到要屠杀犹太人的消息,他们必定是很震惊。

这个月本来是犹太人欢喜快乐的一月,现在却成了哭泣哀号的一月。面对这样的处境,犹太人看似没有任何回转的余地。然而这一处境并非是毫无盼望的,因为神已经预备了两个人,末底改和王后以斯帖。神已经预备好要开始行动了。

在整个帝国之中,人们对哈曼的新法令有着不同的反应。哈曼以及王完全不顾犹太人的苦难,坐下来享用皇家筵席。而与此同时,首都中的人们充满困惑,不知所措。王后以斯帖因被隔于后宫之中,完全不知道她和她的同胞们所面临的危险。

当屠杀犹太人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时,各省中的犹太人开始禁食哀哭,不知所措。只有末底改一个人,能为这个大灾难做点事情。于是,他马上开始了行动。

与那些处于极深的悲痛、或深切的悔改中的人一样,末底改穿着麻衣在城中行走、悲痛哀号。面对将要被屠杀的命运,末底改现在已经不再害怕别人知道他的身分了。

接下来,我们继续研读与查考以斯帖记4:4-5:4的内容。

以斯帖记4:4-8记载:“王后以斯帖的宫女和太监来把这事告诉以斯帖,她甚是忧愁,就送衣服给末底改穿,要他脱下麻衣,他却不受。以斯帖就把王所派伺候她的一个太监,名叫哈他革召来,吩咐他去见末底改,要知道这是什么事,是什么缘故。于是哈他革出到朝门前的宽阔处见末底改。末底改将自己所遇的事,并哈曼为灭绝犹大人应许捐入王库的银数都告诉了他;又将所抄写传遍书珊城要灭绝犹大人的旨意交给哈他革,要给以斯帖看,又要给她说明,并嘱咐她进去见王,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恳切祈求。”

末底改怪异的行动和服式引起了别人的注意。王后以斯帖的宫女把这事告诉了以斯帖,得知末底改在朝门身穿麻衣、蒙灰哀号。以斯帖并不知道她堂兄为何举止如此怪异,便按着自己的逻辑给末底改送去了衣服,以免他穿麻衣的行为让王的官员及护卫察觉。要是恰巧这时王来到朝门向百姓发表讲话,那末底改可就有大麻烦了。末底改的怪异举动最终引起了王后的注意,而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末底改拒绝了王后以斯帖送来的衣服,这使得他有机会将至关重要的信息传递给王后,因为王后以斯帖差了一个名叫哈他革的太监去到朝门那里,询问末底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在神击败哈曼、拯救犹大人的计划中,太监哈他革的角色至关重要。在神的工作中,神经常使用不起眼的小人物来完成重要的工作。那位将饼和鱼给耶稣的小男孩姓什名谁呢?那些把保罗放在篮子里从大马士革城墙上放下去,救了保罗一命的人又是谁呢?那位让乃缦去见先知的小使女又是谁呢?这些人我们都不知道,但是神却使用这些人来成就祂的旨意。正如巨大的门因着微小的轮轴而得以自如转动一样,重大事件往往也会通过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而得以成就。

末底改不仅知道关于这个法令的全部内容,他同时也为以斯帖预备了一份文件让她自己去看。这表明末底改在政府里职位颇高,而这个职位正是神为了拯救犹大民族而为末底改量身定做的。但是末底改所做的远远不只是通知王后而已,他还敦促王后公开自己的真实身分,并去见王并拯救自己的同胞。

当末底改让太监哈他革告诉王后要“为她的同胞”求情时,末底改就已经将王后是犹大人的身分透露给哈他革了。这是否会令哈他革感到震惊呢?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面对这场危机,王后以斯帖的反应将是如何呢?

以斯帖记4:9-12记载:“哈他革回来,将末底改的话告诉以斯帖;以斯帖就吩咐哈他革去见末底改,说:‘王的一切臣仆和各省的人民都知道有一个定例:若不蒙召,擅入内院见王的,无论男女必被治死;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不得存活。现在我没有蒙召进去见王已经三十日了。’人就把以斯帖这话告诉末底改。”

因为末底改并不能与以斯帖直接面对面地说话,只能透过哈他革来传递信息。以斯帖无法亲身体会末底改当时的内心感觉,而末底改也无法完全理解以斯帖所要表达的内容。哈他革作为两个处于哀伤与痛苦之中的人之间的联系纽带,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因为这两人掌握着犹大民族生死存亡的命运。

以斯帖向末底改解释宫内的一些情况。她告诉末底改自己已经知道此事,并且告诉末底改任何人,甚至包括王后自己在内,都不能擅入内院见王。如果她按照末底改的建议去做,那就等于自寻死路,而且以斯帖现在已经一个月没有被召去见国王了,想必自己已经失宠了。

以斯帖记4:13-17记载:“末底改托人回复以斯帖说:‘你莫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得免这祸。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灭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以斯帖就吩咐人回报末底改说:‘你当去招聚书珊城所有的犹大人,为我禁食三昼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宫女也要这样禁食。然后我违例进去见王,我若死就死吧!’于是末底改照以斯帖一切所吩咐的去行。”

透过作者的描述,我们看到以斯帖处在左右为难的境地。面对这样的处境,末底改提醒了以斯帖几个严肃的事实。

第一,末底改告诉以斯帖,虽然她身处宫中,但也不能免于祸患。因为谕令上写的是“所有的犹大人”,而哈曼一定会找出并杀掉每一个犹大人,王后自己也不例外。同时,在宫中可能仍有忠于前王后瓦实提的人,他们会很高兴地看到王后以斯帖的消失。

第二,末底改提醒以斯帖,就算她不帮忙,犹大人也可以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这里所指的是神的安排,尽管神的名字并未在此被提及。因着对神与亚伯拉罕所立之约的了解,末底改有信心犹大人会蒙保护,不致被灭绝。而且末底改警告以斯帖说,纵然拯救来到,仍然可能会有一些犹大人被杀害,而她亦可能是其中的一位。因为以斯帖如果为了保护自己而闭口不言的话,只会让自己处于更大的危险之中。哈曼与他的手下可以毫不费力地在王宫中将她找出来,并取走她的性命。

第三,末底改强调以斯帖被选入后宫并非偶然,末底改说:“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末底改并没有直接说是神将以斯帖放在这个位置上的,但这意思却不言而喻。如果以斯帖能用一些时间来回顾她的人生,她自然会发现一切都有着神的引导。如果神将她放在了王后的位置上,那么神一定有自己的目的。神的目的现在已经显明出来:以斯帖在这个位置上,乃是为了要向王为她的同胞来求情的。这让我们想起了约瑟向他的兄弟们所说的话:“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

听众朋友,当你思考末底改的话,你就会学到有关神的美意的基本真理,这对于今天的基督徒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世界上,神有祂属天的计划要成就。神的计划包括犹太人,也包括世界上的外邦人和全地的教会。神的计划触及具体的某个人,也触及不同的民族。神的计划触及君王、王后和普通人的生活,也触及圣洁的人和邪恶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不在神的计划之下。

末底改清楚地向以斯帖表明:神是透过人来成就祂的计划的。由于一些原因,我们不明白为什么神允许邪恶的人在这个世界上行邪恶的事,但是神却能透过不信的人与自己的百姓来成就祂的旨意。当然,并非神使亚哈随鲁王犯罪,但是神允许亚哈随鲁王喝醉,并昏庸地废除瓦实提。神又利用王的孤单来将以斯帖放在了王后的位置上。而在第6章中,神又利用王的失眠来奖赏末底改,并开始让哈曼覆亡。

末底改所强调的第三点是,即便神所拣选的人拒绝顺从祂的旨意,神也一样会成就自己的计划。如果以斯帖拒绝了神在她生命中的旨意,神仍然能够拯救自己的百姓,但是以斯帖却将失去荣耀。当传道人与宣教士向教会呼吁让人们自愿来参与事工时,有时他们留给人的印象似乎是神的工作取决于神的工人,但事情并非如此。

如果你我拒绝顺服神,神可以“放弃我们”并让其他人来做这项工作,而我们则会失去奖赏与祝福,或者神会管教我们直到我们顺服祂的旨意为止。圣经中就有两个例子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当马可离开了宣教工场回家之后,神便兴起提摩太来代替他的位置。而当约拿逃离神时,神管教他,直到他顺服为止,当然约拿似乎一直没有从心里顺服神。当人试图不让神掌管时,神便会出手干预,行使其至高的主权。无论如何,神总会成就祂的旨意。神一开始就知道事情的结局。神的命令总是正确而及时的。

陶恕博士将神的主权比作从美国出发驶向英国的渡轮,人们可以自由地做他们喜欢的事情,但是他们却不能随意改变船的航线。陶恕写到:“神主权计划的大渡轮在历史的洪流中保持着稳定的航线,神能够不被干扰、不被拦阻地向着祂所要成就的永恒目的而行,而这些永恒的目的都是在这个世界以先、在基督耶稣里立定下来的。”

神的主权并不等于宿命论或盲目决定论,宿命论或盲目决定论这两者都会使人像生活在监狱里一般。惟有掌管一切的神能将自由选择权赋予人,并且也惟有掌管一切的全能的神,能够在这个世界中实现祂智慧与慈爱的计划,甚至即使人的意思、手段是邪恶的,神良善的旨意依然会成就。问题不在于“神是否在这个世界中掌权”,而在于“神是否在我的生命中掌权”,在于我们是否与神联合。

在此,我再次引用陶恕博士的话:“今天在我们四周正发生如惊涛骇浪般的道德冲突,凡是站在神这一方的都是胜方,并永远输不了。而凡站在神的对立面的那一方都是败方,并永远也赢不了。”

面对这样的环境,以斯帖左右为难。如果冒然去见王,那有可能会被杀。如果不去见王,那她的同胞将会被灭绝,作为王后的以斯帖可能有生存的机会,但是也有被杀的可能。最后,以斯帖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那就是大胆地去试一次,用她的话来说:“我若死就死吧!”以斯帖立定决心之后,要所有犹大人都和她一同禁食三天,然后她才去见王。

以斯帖处在两难之间的经历,我们可能也经历过。环境把我们困住了,我们看似毫无出路,但是我们必须有决心,有勇气,像以斯帖一样,用信心来应付。以斯帖这一次的决定,影响十分深远,这将决定着她自己和同胞的命运。

以斯帖记5:1-4记载:“第三日,以斯帖穿上朝服,进王宫的内院,对殿站立。王在殿里坐在宝座上,对着殿门。王见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内,就施恩于她,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便向前摸杖头。王对她说:‘王后以斯帖啊,你要什么?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你。’以斯帖说:‘王若以为美,就请王带着哈曼今日赴我所预备的筵席。’”

以斯帖非常担心王是否会允准她的觐见,如果王不允准的话,那就意味着她可能会被马上处死,而且她也知道王的脾气暴躁,令人难以捉摸。犹大人已经禁食祷告了三天,祈求神的介入,以拯救他们脱离将要被灭绝的处境。现在,以斯帖需要行动了。

以斯帖所做的是圣经众多伟大信心行动中的一个。犹大人只是祷告并相信神会动工是不够的,必须有人起来行动。以斯帖并非是基于“盲信”而采取行动,她知道神与犹大人的祖先已经立约,神会帮助他们来应对仇敌。同时,她也知道以色列的神是一位饶恕人的神,当人们谦卑顺服并向她呼求时,神会垂听他们的祷告。再者,神已经允许一群犹大人回到他们的家园,并开始重建圣殿。显然,神并非要他们覆灭,也未曾想要终止建殿的工作。

神听了犹大人的祷告,王正式地接见了王后,并请以斯帖说出她的请求。(“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我们看到全能的神在掌管一切。以斯帖为了见王,做了周密的计划,她没有将哈曼的诡计直接告诉王,只是邀请哈曼来赴自己准备的筵席。

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时间到了,我们先停在这里。如果你对节目中所分享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你来信询问,我们很乐意为你再做说明;若是你生活中有什么难处,也请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彼此记念代祷。

我们下次节目再见。愿神赐福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