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


Loading Player...

粤语


Loading Player...

听众朋友,你好。欢迎收听《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很高兴我们又在空中见面。《穿越圣经》这个节目希望帮助每位听众能更加明白神的话语,成为遵行并传扬神话语的人。

在上一次节目,我们查考与分享了以斯帖记2:15-3:6的内容,让我们先来重温一下。

以斯帖没有要求奢华的外在装饰,只听凭希该的建议,并且完全按希该告诉自己的去做。希该知道王所喜爱的,所以他就按着王所喜爱的方式来装扮以斯帖。

以斯帖已得到了众人的喜爱,凡看见她的都喜悦她,王对她的反应也比对其他的女子更为热烈。王终于找到了能够取代瓦实提的人!“王爱以斯帖”这句话并不是说亚哈随鲁王突然以纯洁与专注的爱对待以斯帖。“王爱以斯帖过于爱众女”,这样的反应是出于神,因为神要以斯帖做王后,为的是要让她来为自己的同胞代求。

王亲自为以斯帖加冕,并使她成为波斯帝国的新王后。随后王邀请他的官员们,举办了一次盛大的筵席。这是本书中所记载的第四次筵席。波斯的国王们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庆祝的机会。不仅如此,王的慷慨甚至惠及了普通百姓,因为王宣布举国同庆,并给百姓们发放礼物。这个节日很可能与希伯来人的“禧年”相似,很可能在这期间税赋被免除了,奴隶们得到了自由,工人也可以暂时休息。亚哈随鲁王想让每一个人都为他的新王后感到快乐。

为了充实王的后宫,皇宫开始第二次招聚处女。以斯帖仍没有将她的宗族告诉别人,而末底改仍然坐在朝门的关键地点。这时,末底改听到一个行刺亚哈随鲁王的阴谋。他将此告诉了以斯帖,以斯帖将这则消息转告给了王。最后要行刺王的人被捕、受审,挂在木头上处死了。

末底改现在是在一个尊贵与有权柄的位置上,就是坐在王的朝门前。在东方,朝门就相当于我们现今的法院,许多重要的公务都在这里办理。末底改享有的尊位,有可能是以斯帖王后动用了她的影响力,使她的堂兄得到了这份工作。

在东方的宫廷之中,阴谋诡计是很平常的事情。由于往往只有少数的官员能够自由地见王,因此他们往往会利用自己手中的特权,来向那些需要王帮助的人收受贿赂。

尽管亚哈随鲁王几乎拥有无上的权利与财富,可以随意享乐,不必为日常琐事而烦心,但是这些并不意味着他就高枕无忧了,人们仍有可能算计王并威胁他的生命安全。事实上,在十四年后,亚哈随鲁王便被暗杀了!

神按着祂的旨意使末底改知悉了暗杀王的事情,并通知了王后以斯帖。以斯帖通报王,告诉王是末底改揭露了这一阴谋,这意味着末底改的名字能载入史册。末底改的功劳在四年之后所上演的事件中将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3章,以斯帖记这出剧最后的一个重要人物,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出场了。圣经没有告诉我们哈曼高升的原因,但后来的历史明显地让我们看到,王的手后面有撒但的手在操纵。

哈曼是“亚甲人”,这可能意味着他是从帝国中一个被称为亚甲区的地方而来,也有可能意味着他是亚玛力王亚甲的后代。如果是后者的话,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哈曼会憎恨犹大人。因为根据出埃及记17章的记载,神向亚玛力人宣战,并且要将他们的名字从地上抹去。

在亚哈随鲁王统治的第七年和第十二年之间,王决定让哈曼做宰相,位居众大臣之上。哈曼的地位仅次于王。所以王吩咐在朝的一切臣仆,都要跪拜哈曼。但末底改拒绝向哈曼跪下,尤其哈曼是一个亚玛力人。

末底改的同僚为了取悦哈曼,于是告诉哈曼,末底改没有遵守王的命令。哈曼是一个极为自大的人,眼见末底改公然不敬,他就非常气忿。如同癌细胞扩散一般,哈曼对末底改的憎恨很快就发展成对整个犹大民族的憎恨。哈曼本可以向王告发末底改的罪状,从而让王将他监禁或者处决,但这并不能满足哈曼复仇的胃口。哈曼要造成更大的伤害,以发泄自己的愤恨,于是他伺机灭绝整个犹大民族。哈曼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凶手。

接下来,我们继续研读与查考以斯帖记3:7-4:3的内容。

以斯帖记3:7-11记载:“亚哈随鲁王十二年正月,就是尼散月,人在哈曼面前,按日日月月掣普珥,就是掣签,要定何月何日为吉,择定了十二月,就是亚达月。哈曼对亚哈随鲁王说:‘有一种民散居在王国各省的民中;他们的律例与万民的律例不同,也不守王的律例,所以容留他们与王无益。王若以为美,请下旨意灭绝他们;我就捐一万他连得银子交给掌管国帑的人,纳入王的府库。’于是王从自己手上摘下戒指给犹大人的仇敌─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王对哈曼说:‘这银子仍赐给你,这民也交给你,你可以随意待他们。’”

为了灭绝犹大人,哈曼做了缜密的计划。首先,哈曼先请宫廷中的占星家,透过掣签来选定毁灭犹大人的日子。哈曼要确认他的众神与他同在,能庇佑自己的计划得以成功。当时的东方人在采取重要行动之前,很少有不占星或占卜的。在一个世纪之前,当尼布甲尼撒王与他的将军们无法对战役策略达成一致意见时,他们便会停下来询问他们的神。我们可以从以西结书21:21-22的经文看出:“因为巴比伦王站在岔路那里,在两条路口上要占卜。他摇签(原文是箭)求问神像,察看牺牲的肝;在右手中拿着为耶路撒冷占卜的签,使他安设撞城锤,张口叫杀,扬声呐喊,筑垒造台,以撞城锤,攻打城门。”

哈曼等人在正月占卜,占卜选出灭犹太人的日子是在十二月份,这说明犹太人还有大约一年的时间就被屠杀。有意思的是,哈曼是在尼散月开始他的计划,这个月正是以色列人庆祝他们从埃及得释放的月份。当占星家就日期掣签时,先确定月份,然后再确定日期,他们得到最吉利的日子是:十二月的第十三日。这个决定一定是出于耶和华神,因为神给犹大人一年的准备时间,并且也让末底改和以斯帖有充足的反应时间。就像箴言16:33提到的一样:“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

哈曼是否对这个日期感到失望呢?他可能想要马上采取行动,在犹大人出其不意的情况下更早更快地复仇。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哈曼有几乎一年的时间让他的苦毒继续滋生,而这也是让他很享受的一件事情。这样他就能在掌控全局的情况下,悠然自得地看着犹大人如何惊慌失措。即使犹大人要利用这段时间离开波斯帝国,哈曼仍能够解决掉他们,并且掠夺犹大人所留下来的一切财物。哈曼的计划看起来天衣无缝。

选完日子之后,哈曼才向王报告他的计划。在经文中,我们看到哈曼并没有提到,是哪个民族违背了王的旨意。正如撒但一样,作为犹大人的头号敌人,哈曼是一个凶杀者和说谎者。哈曼没有告诉王是哪个民族预备要颠覆帝国。他对整个局势含糊其辞的描述,让人听起来有必要对颠覆者尽快地做出处理。

哈曼向国王提到:“他们的律例与万民的律例不同”。这一点是非常准确的,哈曼并没有说谎。犹太人拥有自己的律例是因为他们是神的选民,惟独他们是从神自己的手中领受了神圣洁的律法。申命记4:8提到:“又哪一大国有这样公义的律例典章、像我今日在你们面前所陈明的这一切律法呢?”哈曼这个献议,实在是很阴险。哈曼把事实和虚构混作一谈。犹太人固然有他们自己的律例,可是他们并非因此就违抗波斯的律例。

末底改个人违反了一次帝国的法令,就被哈曼夸大其词,上升为对所有犹大人违反帝国法律的控告。先知耶利米曾吩咐被掳的犹大人要做好公民,并与掳掠他们的人合作,而且有证据表明犹大人顺从了这个吩咐。如果犹大人在波斯帝国里经常叛乱、或者煽动叛乱的话,亚哈随鲁王早就应当知道了。即便有个别城中的犹大人违背王的命令,为什么要整个民族来为此负责,遭遇灭族的命运呢?

为了让王同意哈曼的提议,哈曼自愿向王捐献一万他连得银子,以取得将犹太人从国中消灭的特权。哈曼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哈曼知道现在国家急需钱财。波斯攻打希腊吃了两场败仗,导致现在国库空虚。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解释,波斯全国的年收入是一万五千他连得银子。而哈曼自愿向王捐献一万他连得银子,可见哈曼向王提供的数目是多么地庞大。我们可以推测出哈曼肯定是一个极其富有的人。当然,他也希望从对犹大人的掳掠中收回这些支出。

针对哈曼的提议,王的回应是:“这银子仍赐给你”。国王一心以为这些分散的国民与他敌对为仇,而他们是远方的异族,便全权交由哈曼处理。

戒指是国王掌权的印记,是全国都认准的权威。王没有任何犹豫,便将他的戒指赐给了哈曼。这就意味着哈曼能奉王的名行事。于是,哈曼得以自由地行使职权,推行全面性的计谋。他可以随意写下任何官方文件,并在其上盖上王的印记,这个文件就会成为法律并且必须被遵守。亚哈随鲁王如此行,实在是很不明智的,但却符合他的性格,他总是做了鲁莽的决定之后再后悔。箴言18:13提到:“未曾听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亚哈随鲁王在没有问清楚事情的真相时,便鲁莽地答应了哈曼的请求。

以斯帖记3:12-15记载:“正月十三日,就召了王的书记来,照着哈曼一切所吩咐的,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奉亚哈随鲁王的名写旨意,传与总督和各省的省长,并各族的首领;又用王的戒指盖印,交给驿卒传到王的各省,吩咐将犹大人,无论老少妇女孩子,在一日之间,十二月,就是亚达月十三日,全然剪除,杀戮灭绝,并夺他们的财为掠物。抄录这旨意,颁行各省,宣告各族,使他们预备等候那日。驿卒奉王命急忙起行,旨意也传遍书珊城。王同哈曼坐下饮酒,书珊城的民却都慌乱。”

在得到王的同意之后,哈曼忙着与王的书记们书写新的法律,并将其翻译成帝国中各民族所使用的不同语言。之后,屠杀令的官方文书就被发放给皇家信使,并且被迅速地传递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哈曼很快地将此事传开了。这件事情很快地开始运作的原因,是因为哈曼不想给亚哈随鲁王改变主意的机会。一旦法律被写下来并被封印,犹大人被灭绝的命运也就无法挽回了,因为按照玛代人与波斯人的规矩,法律是不允许被更改的。哈曼的诡计看似要得逞了,只差等到十二月份了。

在“正月十三日”,哈曼开始召集书记拟定圣旨。“正月十三日”这个日期可能是正式文件中的字眼,这一日对任何犹大人,都是绝不能忘记的,因为这日是杀逾越节羔羊的前一日。出埃及记12:6记载:“要留到本月十四日,在黄昏的时候,以色列全会众把羊羔宰了”。正月十四日是犹大人记念他们祖先出埃及,被神拯救的日子。

对于那些正在预备要庆祝逾越节的犹大人来说,他们对哈曼的计划一无所知。在这纪念性的庆祝里,犹大人要诵读昔日神救他们脱离法老之手的历史故事。在这个欢庆的时间里,如果突然听到要屠杀犹大人的消息,他们必定是很震惊。这必然会挑起犹大人的疑问:面临亚哈随鲁王灭族镇压的厄运,神是否仍能以同样的大能拯救他们呢?

3章的最后一句提到:“王同哈曼坐下饮酒,书珊城的民却都慌乱。”作者刻意地把哈曼和书珊城的人民作出了对比,更突出了哈曼的冷酷。哈曼发出死亡通缉令,要杀害成千上万的无辜性命,并且还能与王同席对饮!哈曼的心是何等地冷酷啊!

与王及宰相的快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书珊城中犹大人心中的沉重及恐慌。这突如其来的命令到底因何而起呢?为什么犹大人突然一夜之间便被视为帝国的敌人呢?他们是否有办法能躲过此劫呢?

这个月本来是犹大人欢喜快乐的一月,现在却成了哭泣哀号的一月。面对这样的处境,犹大人看似没有任何回转的余地。然而这一处境并非是毫无盼望的,因为神已经预备了两个人,末底改和王后以斯帖。神已经预备好要开始行动了。

以斯帖记4:1-3记载:“末底改知道所做的这一切事,就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尘,在城中行走,痛痛哀号。到了朝门前停住脚步,因为穿麻衣的不可进朝门。王的谕旨所到的各省各处,犹大人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号,穿麻衣躺在灰中的甚多。”

整个波斯帝国遍布着大约一千五百万犹大人。因着哈曼的敌意与王的愚蠢,犹大人现在都要被灭绝。除非犹大人打包走人,离开帝国,才能避免被屠杀。但是如果离开帝国,犹太人又能去哪儿呢?就连他们自己的故乡都是不安全的,那里也是亚哈随鲁王统治的地方。因为波斯人统治了从“印度直到古实”的所有区域,犹大人几乎无处可逃。

在整个帝国之中,人们对哈曼的新法令有着不同的反应。哈曼以及王完全不顾犹大人的苦难,坐下来享用皇家筵席。而与此同时,首都中的人们充满困惑,不知所措。王后以斯帖因被隔于后宫之中,完全不知道她和她的同胞们所面临的危险。

当屠杀犹太人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时,各省中的犹大人开始禁食哀哭,不知所措。只有末底改一个人,能为这个大灾难做点事情。于是,他马上开始了行动。

与那些处于极深的悲痛、或深切的悔改中的人一样,末底改穿着麻衣在城中行走、悲痛哀号。面对将要被屠杀的命运,末底改现在已经不再害怕别人知道他的身分了。

末底改已经告诉城门口的官员他是犹大人,现在他也在向全城的人宣告:他不仅是犹大人而且反对诛杀令。英国政治家艾德穆德‧伯克的一段话用在这儿很合适:“邪恶能获胜的条件无非就是义人缄默以对。”

末底改的悲哀之旅止于王的朝门前,而这里是整座城市的商业及司法中心,这里既是市场,又是法庭。这是末底改能到的距离王最近的地方,因为东方的君王住在一个人造的宫殿之中,他们的生活远离社会现实。苏格兰传道人马礼逊曾说过:“在这朝门以里,不准有任何披麻悲伤的事情,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要享受好时光,自私地过着轻松、舒适的生活,对人民的需要与痛苦置若罔闻。”这与大祭司和大君王耶稣基督有何等的不同啊!耶稣基督欢迎我们把重担与痛苦带到祂的面前。

末底改在朝门口穿麻衣哀号,期望能达到什么效果呢?或许,有可能皇宫里的某个人会看见他,并将信息传递给王后。事奉王后的人认识末底改,虽然他们并不一定知道末底改与以斯帖之间的关系。因为无法进入女院,末底改之前已经通过王后的一些仆人,将信息传递给了王后。这成了末底改惟一的希望。

面对这样不公的命令,大臣们为了明哲保身,可能不敢提出任何异议。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面对别人遭遇不公的事情。箴言24:8-12提到:“设计作恶的,必称为奸人。愚妄人的思念乃是罪恶;亵慢者为人所憎恶。你在患难之日若胆怯,你的力量就微小。人被拉到死地,你要解救;人将被杀,你须拦阻。你若说:这事我未曾知道,那衡量人心的岂不明白吗?保守你命的岂不知道吗?他岂不按各人所行的报应各人吗?”

这段话很严肃地告诉我们,当人命悬于一线时,我们是不能无动于衷的。希望当有人面对不公的时候,我们有力量去帮助患难中的人们。

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时间到了,我们先停在这里。如果你对节目中所分享的内容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你来信询问,我们很乐意为你再做说明;若是你生活中有什么难处,也请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彼此记念代祷。

我们下次节目再见。愿神赐福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