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本周金句: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再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可12:30-31)

背景:

1. 本章继续讲述:受苦周中,耶稣在圣城撒冷传道的过程。
a. 本章中,耶稣被各种敌对分子质询,包括祭司长、经学家、长老(公议会的三种成员)、法利赛人、希律党徒、撒都该人。他们企图用各种难题陷害耶稣,但耶稣智慧对答,甚至反守为攻。
b. 以上事件,作者马可并非单纯按照顺序记叙,而是借着剪裁技巧,突显出犹太领袖与耶稣之间的冲突正在加剧。
c. 只有一个文士关于“最大的诫命”的求问,没有引发矛盾和敌对。
文士知晓“耶稣回答得好”(28节),也认同耶稣的教导(32节)。只有他得到了耶稣的称赞。──这是整卷马可福音中,唯一证明描述的文士。
d. 关于“最大诫命”的辩论,符类福音中都有记载,但侧重点不同:
i. 路加福音中,耶稣在往耶路撒冷的旅途中与企图试探祂的律法师辩论(路10:25-37,特别是25节)。
ii. 马太与马可一样,将事件放在耶稣进入耶路撒冷之后,但马太福音中律法师的动机与路加福音的律法师的意图相同──都是“要试探耶稣”(太22:34-40,特别是35节)。
iii. 马可的记载是正面的,提醒了福音书的读者,并非所有犹太领袖都是硬心的敌基督者。
e. 在耶稣与宗教领袖连串争论和冲突的背景下,马可以34节记述做结:“从此以后,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可12:34)耶稣得胜,为后续被害作伏。

2. 本章结构
a. 以凶恶园户的比喻指责犹太教领袖(1-12节)
b. 巧答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纳税”的盘问(13-17节)
c. 驳斥撒都该人“复活之事”的错误观念(18-27节)
d. 回答文士“最大诫命”的问话(28-34节)
e. 询问群众“基督的问题”(35-37节)
f. 教训群众要防备文士(38-40节)
g. 称赞寡妇的奉献(41-44节)

思考:通读本章,思考耶稣是如何面对不同的质询者的?耶稣是什么样的主?

经文解释:

这两节经文是整个以色列的基要信条“谢默”(Shema)的其中一部分。
以色列的基要信条包括:申6:4-9,11:13-21;民15:37-41,是虔诚的以色列人每日必须念读的金句。

1. 耶稣的回答结合了申6:4-5、利19:18两处经文。
a. 先看申命记的征引:可12:30引自申6:5──“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
i. 尽:全部,完完全全,毫不保留。
ii. 马可加入了“尽意”,与路加记载的内容相符(路10:27),只是次序稍异。马太的引文中则没有“力”(太22:37)。
iii. 由于犹太人的“人观”没有所谓灵、魂、体的观点,心、性、力是从不同的角度演绎“生命”。耶稣所讲的四点“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并没有本质或次序之分,不过是以重复和强调手法说明,必须以全人生命爱神。
b. 马可在这里所引用的字句,基本上很接近七十士的希腊译本。
在希伯来原文中,“尽心”的“心”心字,在马可的希腊文是以“心”和“智”──“尽心”,“尽智”──两个字取代;马可也以另外一个“力”字──“尽力”的“力”,表达七十士译本中原有的字。

2. 版本对比
吕振中版:要将你完全的心、完全的性命、完全的精神(或译:理性)、完全的力量、爱主你的上帝。
新译本:你要全心、全性、全意、全力,爱主你的神。
思高版:你应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
现代版:你要全心、全情、全意、全力爱主──你的上帝。
以上版本翻译得比“和合本”的“尽心、尽性、尽意、尽力”更贴切。

3. 经句亮光
a. 即使遵守一切的诫命,但若不是出于“爱神”的缘故,在神面前便毫无价值;所以,“爱神”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最大的。
b. 若有人不爱主,这人可诅可咒(林前16:22);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约壹4:19)。
c. 神喜悦人的“爱”,乃是要到一个“尽”字的地步。这对人来说何等难!许多的人、事、物会分去人爱神的心:想爱神,又想爱世界;想事奉神,又想事奉玛门。
d. 人凭着自己永远无法办得到,但神从不要求我们去作我们办不到的事,在人是不能,在神却凡事都能(可10:27)。

思考:什么是“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神?你能这样爱神吗?

4. “爱神”是“爱人”的前提
a. 十条诫命可分为“对神”和“对人”两大部分(出20:3-17):
一至四诫为“爱神”,五至十诫为“爱人”。
当时犹太人的祷文中有一段即用可12:29-31这段话,一般的犹太人均知道,整个旧约的道理都包含在“爱神”与“爱人”之中了。
b. 爱神,是诫命的核心。“爱人”是“爱神”所引发出的自然结果。
惟有让神的爱充满、浸透我们,我们才能自然流露出祂的爱,爱己爱人。
林后5:14-15:“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

5. 要爱人如己──“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31节)
a. 版本比对
吕振中版:“次的是:‘要爱你的邻舍如同自己。’”
思高版:“第二条是:‘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
现代版:“第二是:‘你要爱邻人,像爱自己一样。’”
b. “其次”:“第一”(29节)与“其次”,并不是二择其一,而是信仰宣认到实践的必然阶段。生命的展现,建基于对神的认识,“全人爱神”的表述离不开“爱邻舍”的具体实践。
c. “其次,就是说”:原文作“第二的与这相同”,即“它的性质与前者相仿”。马太的用字更贴合──太22:39“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d. “要爱人如己”:引自利19:18──“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国的子民,却要爱人如己。我是耶和华。”
i. 经文强调,要爱邻舍,彼此要以爱相待。
ii. “邻舍”,对于犹太人而言,是指“本国的子民”(利19:18),不包括外邦人在内。但其上下文(利19:9-18)特别提及对那些弱势社群(如穷人)的关爱,因而经文背后的精神是涉及“爱所有人”。
iii. 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中(路10:25-37),耶稣扩大了“邻舍”的概念。本节,在耶稣引述时也没有提出任何条件。即“要像爱自己一样爱所有人”。
e. 爱人包括很多方面:尊重、体恤、接纳、希望对方成功、委身等等。

思考:怎样将神无条件赐予你的爱,传递给其他人?你是怎么爱周围人的?

总结与省思:

1. 回顾内容
a. 当文士提出:“诫命中哪是第一要紧的”的疑问时,耶稣引用申6:4-5和利19:18经文,总结出“人对神”和“人对人”应有的态度。
b. 耶稣总结出了十诫的精髓,并将两条大诫命归纳为一条:前者包括一切“爱神”的诫命,后者包括一切“爱人”的诫命。
c. 耶稣强调两条诫命不可分割,并且都在其他一切命令之上:
31节:“再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再。”──这也是经学教师们认同的:
32-33节:“那文士对耶稣说:‘……就比一切燔祭、和各样祭祀好的多。’”──爱神及邻舍远比宗教礼仪重要。(参撒上15:22;箴21:3;何6:6)
d. 耶稣从最大诫命,强调了“爱”是人生首要大事。
我们若爱神,就能经历祂的爱,并以这爱来爱别人。我们不是凭规条活着,乃是凭与神建立爱的关系,并能通过爱神爱别人。
“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罗13:8-10)

2. 思考与讨论
a. 可否先爱人?
i. 假如我们将“爱人”放于首位,甚至完全摒弃了“爱神”,那么我们的生命将摇摆不定,极易淹没于人生的风浪中,也无力尽“爱人”的本分。
ii. 先爱神,以神为生命的中心,才能更好地爱人。
b. 可否爱神却不爱人?
i. 假使我们说爱神,却不爱身边的人,就是假冒为善(约壹4:20)。
ii. 神是美善和仁慈的,作为祂的子民,我们应当活出祂的美善与仁慈来。
iii. 行事为人,要对神尽本分,也要对人尽本分;对神,以爱为枢纽;对人,也以爱为关键。
c. 学会爱自己,再以爱自己的方式,“爱人如己”。
太7:12:“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这也是以生活为祷告的原则。

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将“爱神”与“爱人”持续实践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