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本周金句:

“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太7:2)

背景:

1. 太7章是“登山宝训”讲章的最后一部分。耶稣仍旧使用高阶层的犹太人十分熟悉的字句和观念,进行教训。
a. 犹太人早就知道不该随意论断他人,正确、厚道的论断是神圣的责任。
i. 早在一个世代前,犹太拉比希利(Rabbi Hillel)解释律法的总归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整个律法的意义,其他都是律法的阐释。”
ii. 拉比们曾多次在论断他人的事上警戒犹太人:“凡以善论断邻居的,必蒙上帝的善待。”
iii. 他们定下了六件可以使人蒙福祉的工作:勤读,探访病人,好客,虔诚祈求,教导子女律法,想到别人的长处(即不随意论断他人)。
b. 但文士与法利赛人有罪,他们对自己、他人、甚至对主,都作出了失实的判断。他们的判断是建基于虚假的义。因而,耶稣以谈论“论断”与“审判”来结束“登山宝训”这重要的讲章。

2. 本章可分为两部分:
a. 天国子民不可论断人
i. 不要论断──因会被人论断(1-3节)
ii. 不该论断──因自己眼中有梁木(4-5节)
iii. 不必论断──因人必不接受,对人无益(6节)
iv. 不能论断──因神会教导各人(7-11节)
v. 不可论断──因愿意别人照样对待(12节)
b. 天国子民应有智慧抉择
i. 两条门路的审断(13-14节)
ii. 两种树果的审断(15-20节)
iii. 两样工作的审断(21-23节)
iv. 两等根基的审断(24-27节)
v. 两类教训的审断(28-29节)

3. 太7:2主题是:“不要论断”,意指,我们论断他人,自己也会被论断。

思考:耶稣为何在“登山宝训”的最后一章特别教导“不要论断”的主题?

经文解释:

1. “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
论断原文指“审判”,含有“定罪”的意思,意味着最后大审判的结局。
“论断”的含义:
a. 审判官的“审判”
“审判”在旧约是最早提的(出18:13-27),是一种作官的审判。
“不要论断人”即“不要自作审判官”。
没有一个基督徒,可以代表律法来审判人。
b. 吹毛求疵的“论断”
主耶稣和使徒保罗的模范是:对于别人有益时,可以直说,以外则不说。
吹毛求疵的论断,对人无益,自己也踏入罪的境界。
其动机往往是:不好的存心,如嫉妒等;或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陷──越认得自己的人,对人的态度越宽宏。

2. 不要论断的原因
a. 免得被论断(太7:1)
“你这论断人的,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罗2:1)
b. “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太7:2)
“被断论”是“论断人”的结局,并非说被人论断,乃是“被神论断”(被神审判、定罪)。
“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们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路6:37)
c. 没有人有足够的良善来审判他人;任何人的判断都不可能是精确、无私的,唯有上帝才能判断。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太7:3)
“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林前4:3-4)
“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雅3:17)
d. 我们决不可能知道全部的事实,或认识整个的人。
生长在良好家庭与基督化环境的人,无法知晓生长在贫民窟或罪恶丛之处者的试探……

思考:我们可以随意论断他人吗,为什么?

3. “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在犹太文献中这句话常出现,指神的惩罚。依照拉比的教训,上帝以怜悯和公义两个“量器”来审判世人。如此,耶稣的意思即为:你们若要上帝怜悯你们,就当怜悯他人。这与太6:14关于饶恕的话题的意义相同。这也是对前一句“不要论断人”的加强警示。
a. “量器”
原是指量取食物的器具(如斗等),这里转用来指度量人是非、对错,以及其程度的尺度。
新译本:“你们用什么标准衡量人,也必照样被衡量。”
当代译本:“你们用什么尺度来衡量别人,也要照样被衡量。”
只会量别人而不会测量自己,这是一般人的毛病。罗马书、雅各书分别严厉提醒“随意度量他人”是不遵行律法的自我定罪行为:
i. 罗2:1、21-23:“这论断人的,无论你是谁,也无可推诿。你在什么事上论断人,就在什么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这论断人的,自己所行却和别人一样……你既是教导别人,还不教导自己吗?你讲说人不可偷窃,自己还偷窃吗?你说人不可奸淫,自己还奸淫吗?你厌恶偶像,自己还偷窃庙中之物吗?你指着律法夸口,自己倒犯律法、玷辱神吗?”
ii. 雅4:11-12:“弟兄们,你们不可彼此批评。人若批评弟兄,论断弟兄,就是批评律法,论断律法。你若论断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断人的。设立律法和判断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灭人的。你是谁,竟敢论断别人呢?”
b. 对观福音的记述
马可福音与路加福音中都有相似记述,侧重点不同:
i. 可4:24-25又说:“你们所听的要留心。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并且要多给你们。因为有的,还要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强调要关心那接受耶稣教训的人。在神的话上所得的亮光,绝不可专为着自己的属灵,而应当毫无保留、毫无条件地拿出来供应给别人。对那些容量大、付出多的,神还要多给。
ii. 路6:38:“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们怀里;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强调要慷慨的施舍。信徒得丰富的秘诀乃是“给人”。世人理财的原则是“量入为出”,基督徒理财的原则是“量出为入”,神的回报,是照我们如何对待别人。

思考:你常常看到别人身上的弱点吗?你能经常省察自己的不足吗?

总结与应用:

1. 经文内容
随己意挑剔人短处、宣判他人的罪状,即为“论断”。论断人者,必同样遭人挑剔、被人论断,更将被神审判。可用12节经文概括本节含义,“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是一条圣经“金律。”
2. 为何会随意“论断”和“量度”他人?
太7:3-5:“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a. 论断者,只见别人弱点而不见自己的过错,宽以律己,苛以待人,违反了神“爱人如己”的诫命。
b. 论断之前,先假定自己具有较崇高的道德标准和生活表现,认为自己堪作他人的模范,甚至以神自居,犯了无知、高傲的罪,实际上是典型的“假冒为善”,这也是将来要被神审判的原因。
3. 经文亮光
a. 没有一个人是完全无可指摘的,若要避免被人指摘,就先不要指摘别人。
b. 待人的原则有二:一是公义,一是怜悯。凡以公义待人的,就受公义的对待;凡以怜悯待人的,必得怜悯的对待。
c. 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雅2:13)。天国子民应以怜悯为怀,爱人如己(太19:19)。
d. 属天度量越大的人,越有容人之量;属天度量越小的人,对别人的宽容度也就越小。破碎自己,是扩大属天度量的秘诀。
e. 当用大的量器量给人时,自己必得着大量的回报(路6:38)。多给的多得,少给的少得。
f. 要严于律己、宽于责人;先改正自己的过失,才可切实地帮助他人。
4. 省察
不可用挑剔的心态对他人作出苛刻、不公平的判断,或在未经审慎思考就凭己见妄下判断,以找别人的错处为乐。但仍要学会观察、分辨,生活在善恶混杂的世界上,我们必须具有判别是非真假的能力,本章6节中耶稣继续这一教训。

思考:你如何待人的?你觉得你待人的方式能令耶稣喜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