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大纲:

小组读经

问题探讨
1. 罗马人口是多少?
罗马的人口统计(为征税,路2:1)、供水耗用量等皆有记载可查。(50万人或更多。)
2. 罗马的犹太人口有多少?
(9间会堂,徒18:2,表示犹太侨民不少)。

观察(observation)
经文有何特色?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如何?
1. 分段观察:徒28:17-29,保罗向哪两批犹太人讲话?讲话内容主要有什么分别?
(徒28:17,犹太人的首领;徒28:23,许多人。前者讲自己的被囚因由,后者讲耶稣基督的应验。)
2. 保罗交代的话语中,提到没有干犯哪两方面的对象或规矩?(徒28:17)
3. 保罗经罗马人的审问,结果是什么?(徒28:18)
4. 保罗上告于凯撒是因什么?要控告犹太人的恶行,还是申诉自己无罪?(徒28:19)
5. 保罗因什么被捆锁?这样的结果值得吗?(徒28:20)
6. 为何耶路撒冷的犹太领袖不寄信给罗马的犹太领袖,继续追踪保罗案件?(徒28:21)
7. 罗马的犹太领袖对这新的教门采取什么态度?(徒28:22上)
8. 罗马的犹太领袖对基督教所知道的评价(印象)如何?这说明什么?(徒28:22)

解释经文(interpretation)
看看上文下理、理解经文并且主题是什么?
1. 基督教在不信犹太人中的评价
a. 罗马已经有基督徒(徒2:10,从罗马来的客旅信主后回乡,罗1:7)。
b. 基督教“到处被毁谤”(徒28:22)对基督徒是好是坏?
2. 保罗的待人处事
a. 保罗邀约罗马的犹太首领,说明他的为人如何?
b. 英文accountability(交代、问责)是什么意思?
c. 能否解说保罗的做人之道?(徒28:17)

应用(application)
经文与生活。这段经文与自己的生活有何关系?
基督徒对未信的同胞领袖当如何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尊重?
应当怎样操练做事有所交代的品德(accountability)?

讲义:

徒28:17-22:“过了三天,保罗请犹太人的首领来。他们来了,就对他们说:‘弟兄们,我虽没有做什么事干犯本国的百姓和我们祖宗的规条,却被锁绑,从耶路撒冷解在罗马人的手里。他们审问了我,就愿意释放我;因为在我身上,并没有该死的罪。无奈犹太人不服,我不得已,只好上告于凯撒,并非有什么事要控告我本国的百姓。因此,我请你们来见面说话,我原为以色列人所指望的,被这链子捆锁。’他们说:‘我们并没有接着从犹太来论你的信,也没有弟兄到这里来报给我们说你有什么不好处。但我们愿意听你的意见如何;因为这教门,我们晓得是到处被毁谤的。’”

感谢你许久以来的收听和参与,使徒行传开始进入倒数的阶段,还剩下不到二十节。周牧师便会带领我们把一共28章的经文查考完毕,之后我们将会查考保罗的书信,到时候希望你能继续聆听,继续成为查经小组的成员。接下来,我们稍微重温上一课的内容。保罗与船上的人包括百夫长,与其他的囚犯坐上了一艘从亚历山大来,在地中海航行前往罗马的船。这艘船的名字叫丢斯双子,顾名思义就是丢斯的两个孩子。加之托与坡吕克斯,他们都是传说中的天神,也被航海的船员称之为破浪神。当他们去到意大利一个卸货的海港部丢利的时候,保罗遇见好几位当地的信徒,他们不但热心的迎接与招待,更为重要的是给予保罗极大的安慰和鼓励,使他心中满心的欢喜。保罗也感谢上帝,让他一路上走过来不孤单,除了有弟兄姐妹的陪伴,也有神不离不弃的同在。航海之路终于画上一个句号,保罗千里迢迢来到罗马,进到城里三天以后,他请来一个人。究竟保罗首先想要做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查看圣经。

翻开徒28章,这是使徒行传的最后一章了。上一次稍微讨论了11-16节,就是保罗进了罗马城,今天从徒28:17-22,这段经文讲到保罗在罗马邀请犹太人的首领,来跟他们交代他自己的情况。

徒28:17-22:“过了三天,保罗请犹太人的首领来。他们来了,就对他们说:‘弟兄们,我虽没有做什么事干犯本国的百姓和我们祖宗的规条,却被锁绑,从耶路撒冷解在罗马人的手里。他们审问了我,就愿意释放我;因为在我身上,并没有该死的罪。无奈犹太人不服,我不得已,只好上告于凯撒,并非有什么事要控告我本国的百姓。因此,我请你们来见面说话,我原为以色列人所指望的,被这链子捆锁。’他们说:‘我们并没有接着从犹太来论你的信,也没有弟兄到这里来报给我们说你有什么不好处。但我们愿意听你的意见如何;因为这教门,我们晓得是到处被毁谤的。’”

今天的题目是罗马的犹太人,保罗跟他们的讲话。对罗马这个城市认识的相关资料,简单的讲一下。听到一句俗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当时的罗马帝国是建有一个很健全的公路,有很多外来的人是很容易就能进到罗马。罗马的人口到底有多少是很难计算的,因为来来往往的人实在太多了。罗马有斗兽场,罗马的浴场,洗澡的文化也是很有名。罗马的人口有多少?根据查考资料,一世纪罗马人口是五十万或者一百万。他们的水利工程,排水管也很先进,他们的下水道也很发达。

保罗来到了罗马,当地也有犹太人,按资料当时犹太的会堂有是九个。记得在徒18章的时候,一对夫妻亚居拉、百基拉,他们被驱逐出罗马,因为那个时候犹太人比较特别,所以皇帝就下令不准犹太人在罗马生活,这表示犹太人很多能够影响皇帝对他们做出一些相关的命令。

这里有几个问题,我们来讨论一下。第一,从分段的观察来看,在徒28:17-29保罗向两批人讲话,首先是犹太人的首领,在17节;然后在23节是一般的犹太人,许多许多的人公开的来见保罗,第一批是不公开的,是保罗特别邀请的,有身分的首领,是犹太人的领袖。

试想一下为什么这些犹太领袖来见保罗,对于他们来说保罗是谁呀?为什么保罗邀请,他们就应约而来了?因为保罗是个非常出名的人,他是迦玛列门下的高材生,从这个犹太教最严谨的教门归信了基督教,并到处传福音。保罗是个翻天覆地的使徒,在使徒行传里曾经有人告他像瘟疫一样,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那些人就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回事。所以保罗到那里,那里就有很多人信耶稣的,也有很多人反对他,真的是很多人留意着这位搅乱天下的人。这些犹太人的首领会带着一丝敌意过来,虽然没有讲出来,他们也想来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样人。

下一个问题,保罗交代的话语中,没有干犯两方面的什么?本国的百姓和我们祖宗的规条。这两方面证明犹太首领来的时候,他们心里面是不是带着这种敌意;要弄清楚这位保罗对这个新的教门在这两方面有没有触犯本国的百姓呢?问一下,这个本国是罗马还是犹太?保罗被抓的原因就是冒犯犹太的百姓,还有犹太人认为保罗违反了他们祖宗的律法,被犹太人定为罪,所以保罗说我没有干犯本国的百姓。17节中间我没有做什么事干犯本国的百姓,然后19节并非有什么事要控告我本国的百姓。所以这里保罗说本国的百姓是指犹太人,看上下文就明白了。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一直想要杀死保罗,而且要告他的也是犹太人。保罗对犹太人的领袖说我没有干犯犹太的百姓,也没有干犯犹太祖宗的规条;但是被捆锁了成为囚犯,保罗在解释原因。

第三个问题。保罗经过罗马人的审问,他就告诉这些首领,我是经过审判了,而且审判也有结果,那个结果是什么?保罗说他们愿意释放我,人家都愿意释放你了,为什么你现在还会以一个囚犯的身分来到罗马?这个其实很容易解释,保罗不想立刻被释放,他想来到罗马;因为他在耶路撒冷就是不安全,在犹太地始终有那些发誓要杀死他的人,都会给他带来不安宁;而他真正的心愿是要到罗马,这样能得到公平的审讯亦可以顺便传福音,保罗的目的一直都是想去罗马。保罗之所以那么安全来到罗马,是因为他有罗马公民身分,还有罗马军兵的保护;虽然他是囚犯,却有一个百夫长要负责他的安全,获得好像贵宾的对待。即使他是一个囚犯,也是被尊敬的囚犯,之前审问他的罗马长官,其实对他的评语是很好、很正面的,说:保罗所犯的并不是什么该死的罪,只是他们当地犹太人群体里面的一些宗教的冲突。

接下来看19节:无奈犹太人不服,我不得已只好上告于皇帝凯撒,并非有什么事要控告我本国的百姓。他上告与皇帝凯撒是因为什么?是要控告犹太人的恶行呢,还是要申诉自己的无罪?他不可能是想控告犹太人,一直都是犹太人在逼迫保罗,不是保罗去逼迫他们。但是保罗现在这样讲,说我并非要控告我们的百姓,所以不排除犹太首领认为保罗来到这里是跟自己的百姓为敌,跟自己的犹太同胞不合作。所以保罗先表明了自己的善意,可能这些罗马的犹太人担心保罗会不会找他们算账,所以这是19节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下面一个问题,保罗因为什么被捆锁,这样的结果是不是值得?保罗讲死人复活,是很多人不接受的;他所说神国的道,有些人觉得他说的是假的,不认同他的说法,而且不认为他说那个从死而复活的人,是耶稣基督,这个是重点。在经文里怎么写的?看20节保罗说,我现在是囚犯,原为以色列人所指望的,被这链子捆锁。我现在被捆锁,所主张的就是我们以色列人所等候的、所盼望的,所以我们大家是一起的。保罗很聪明,他跟这些人第一次见面,而且是首领;但是他就和这些首领说我和你们有共同盼望的,我做囚犯的原因都是为了那一个以色列人的盼望,就是弥赛亚耶稣基督,所以他是为了以色列的盼望而成为囚犯。

下一个问题,为什么耶路撒冷的犹太领袖不寄信给罗马的犹太领袖,继续去追踪保罗的问题和案件?猜想罗马的犹太人群体跟耶路撒冷的犹太人群体是不是有些意见不同的地方,或者是没有往来,接触不多,但是他们都有会堂,都读同样的律法书,都同样的盼望以色列的救赎主。看21节说:“我们并没有接着从犹太来论你的信,也没有弟兄到这里来,报给我们说你有什么不好处。”这证明过去也有弟兄过来探望他们,从耶路撒冷到罗马之间,会定期有人往来。他们这样讲的那个现实情况,对保罗是个安慰。但是一个很好的情况就是,犹太的公会也知道自己是没有把握的,保罗是真的凭良心敬畏神,而且相信旧约圣经所讲的,就是那位死里复活的真神耶稣基督。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保罗在没有别的,因为审判了很多次,保罗申辩都有五六次了。没有坏的消息给这些罗马帝国首都的犹太人,通常他们消息很灵通的是,在21节说没有接到从耶路撒冷来的信控告保罗。

罗马的犹太领袖对着新的教门所宣传的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这个态度很是重要。在22节看见是比较开放的态度,没有耶路撒冷的犹太人那么激烈,起码是愿意先聆听了,他们说愿意听你的意见。会不会觉得在罗马帝国首都的犹太领袖比较文明一些,在一个开放进步的城市,很多人的思想会比较宏观,也不会那么固执。所以他们愿意来听保罗所讲的这个新的道理,然后暗示了一个他们的价值观。22节后半部分“因为这教门,我们晓得是到处被毁谤的。”说明他们听过基督教,最起码略知一二,表示基督教传播的也是很广泛,很快的听说过基督教,而是在外邦地建立了很多教会,他们不可能不知道。他们知道这个新的教门的是被毁谤,却愿意直接的听一听。其实他听的是到处被毁谤的,罗马有基督徒,因为罗马的基督徒读了罗马书。保罗来到罗马之前,罗马书已经寄到了,他们对因信称义的道理也读过了。但是基督徒是少数了,不是犹太人群中的主流的思想,犹太人他们很多人仍然都不知道耶稣是谁,他干了什么事情?

今天的经文发现保罗邀请首领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先跟他们主动的交代。第三天首领也来了,这件事情看到保罗他自己的为人,是对整个的侨民团体、对同胞负责,而且这是保罗的一个习惯,他每当到一个地方,都会到当地的会堂去讲道。因为现在他被看守,不能到会堂,所以反过来邀请别人来他这里,做着同一件事情,就是传讲福音。

那我们至少要学习对不信主的领袖有所尊敬,然后,当你表达见证的时候,对方就有机会跟你有一个认识。如果我们信的经历是真的,那对方就越容易在一个很合理的情况之下接触。真诚的告诉他们,用我们的见证跟不同宗教的人士有些交流,不要跟他们隔离。

今天的经文从17-22节做了一个初步的讨论,对做事情有交代,对同胞和对领袖有交代是今天的一个课题,尤其是在非自己同胞的生活里面,基督徒更应该是在一个群体里面,不是说我是信神的就一个人独来独往,那保罗他就留下这样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