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大纲:

问题探讨
初期教会在压迫下,是埋怨、抗议,还是感恩赞美神?为什么?

观察(observation)
1. 使徒从公会释放以后,以什么方式回应?(徒4:24)
2. 祷告的内容包括什么?(徒4:25-26、27-28、29-30)
3. 祷告有没有蒙垂听?(徒4:31)

解释(interpretation)
1. 遭受逼迫的教会,是衰弱还是增长?(徒4:32-37)
2. 他们的增长和见证都包括哪几方面?(实际的爱心)
3. “放在使徒脚前”代表什么意思?(徒4:34、37,5:2)

应用(application)
今天的经文提醒我们什么?
(教会在逼迫后的反应是格外同心,有爱心,有能力传福音,有顺服使徒权柄的见证。)

讲义:

徒4:23-37:“二人既被释放,就到会友那里去,把祭司长和长老所说的话都告诉他们。他们听见了,就同心合意的高声向神说:主啊!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你曾借着圣灵,托你仆人─我们祖宗大衛的口,说: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也聚集,要敌挡主,并主的受膏者(或作:基督)。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圣仆(仆:或作子)耶稣,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一面叫你仆人大放胆量讲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来医治疾病,并且使神迹奇事因着你圣仆(仆:或作子)耶稣的名行出来。祷告完了,聚会的地方震动,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神的道。那许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没有一人说他的东西有一样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复活;众人也都蒙大恩。内中也没有一个缺乏的,因为人人将田产房屋都卖了,把所卖的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有一个利未人,生在居比路,名叫约瑟,使徒称他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来就是劝慰子)。他有田地,也卖了,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上一课提到公会的人看出彼得和约翰是跟过耶稣基督的,因此不能否认他们所做的事情,因为见证的例子实在太明显了,被治好的人也站在那里,全城也轰动了。公会的人警告使徒出去以后不许说,要保持沉默并且低调一点,但是4:19记载,彼得反问他们,说:“听从你们,不听从神,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们自己酌量吧!”最后还表示会把看见和听见的说出去,这也证明他们真有胆量,无论怎么样,公会也没有办法定他们的罪,于是就把他们释放了。

4:23-24:“二人既被释放,就到会友那里去,把祭司长和长老所说的话都告诉他们。他们听见了,就同心合意地高声向神说:主啊,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

首先要思想一个问题,使徒被释放以后,用了什么方式来回应?答案是跑到会友家里去,然后把自己所遇见的遭遇与信徒和其他使徒说。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情况,会友听完使徒被逼迫的情况后,并没有表现害怕,反而同心合意地赞美主并聚集祷告。

接下来25-26节:“你曾藉着圣灵托你仆人、我们祖宗大卫的口说: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也聚集,要敌挡主,并主的受膏者。”

使徒受到逼迫,被释放回来以后,他们以祷告回应,用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以一个感恩会来回应这一次的遭遇。他们祷告的内容很特别,一开口就是赞美神。试着幻想若我们是当中的一员,也许会说:“神啊!为什么我们会遇见这么多困难?你不是复活了吗?为什么还会有人压迫我们,逼迫我们呢?为何我们还会被拉到公会去受审?”显然,经文让我们看见他们并没有埋怨,而是感恩地祷告。

留意他们祷告的其中一个特点,先是引用旧约出20:11,表示我们的主是创造一切的主;后面就引用诗2篇,让我们知道信靠耶稣基督的人,将会面临外部的压力,那是一篇预言诗。徒4:27:“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圣仆耶稣。”若把使徒的遭遇套用在经文上,就知道应验了诗2篇。圣经是活的,彼得用诗篇第二篇祷告,承认神是宇宙万物的创造主。

然后观察他们所求的是什么,29-30节:“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一面叫你仆人大放胆量,讲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来医治疾病,并且使神迹奇事因着你圣仆耶稣的名行出来。”他们在祷告中求了几件事情,先是求主监察,一面要叫仆人大放胆量继续的传福音。其实使徒们已经有胆量了,证据就在之前提到的第9节,彼得约翰说:“听从你们不听从神,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使徒叫公会的人自己去酌量,那是很有智慧的回答,并需要足够的胆量才能说出。

严格讲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是壮胆的讲道;第二是医治疾病的祷告;第三是神迹奇事,神迹不一定是治病,可能是别的神迹奇事,譬如奉主的名赶鬼或叫死人复活,一切是为了证明耶稣基督是真神上帝。

这个祷告结束以后,作者告诉我们一件奇妙的事情,4:31:“祷告完了,聚会的地方震动,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神的道。”又一次被圣灵充满,关键是又有地方震动了。我们用客观的角度分析那可能是地震,但是地震在那个时间发生,就是对他们信心的一个建立。打个比方,有人说:“主啊!我们这里很干旱,我们的农作物很需要雨,求你允许大雨!”若真的下大雨,我们可以理解为气象的转变,但是他的祷告与下雨的时间点配合起来,就是建立人信心的一种情况。

接下来要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当一所教会受到逼迫以后会衰弱,还是刚强增长呢?徒4章这里让我们看见,教会是刚强增长的,因为他们更加放胆的讲论神的道。上帝垂听他们的祷告,信徒没有因为逼迫而离开,没有因为逼迫就打散,就不聚会了,他们才刚刚被逼迫完之后就马上聚会,并经历了神的真实,因为他们的祷告蒙神垂听。

接着32-35节讲到教会的生活情况:“那许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没有一人说他的东西有一样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复活,众人也都蒙大恩。内中也没有一个缺乏的,因为人人将田产房屋都卖了,把所卖的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

教会是按需要分配,信徒是甘心乐意的奉献,使徒大有能力地见证主耶稣复活。众人也都蒙大恩。这是我们今天很渴望看见的境况,盼望使徒行传里所记载的经历能成为每一位信徒学习的榜样。

他们奉献的心态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信徒把田产房屋都卖了,普遍的人对于自己的房屋都有特别的感情,房屋为我们带来安全感。但当时的信徒却能够达到这样的一个地步,并不是说我们今天也要把房子给卖掉,而是我们可以从经文中认识到神在初期教会所做的工作,让教会可以增长。

最后两节经文36-37节:“有一个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名叫约瑟,使徒称他为巴拿巴。(巴拿巴翻出来就是劝慰子)。他有田地也卖了,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这里就出现了一位领袖,他的名字叫约瑟,塞浦路斯是现在地中海的岛,古老的翻译是居比路。使徒们给约瑟一个名字,给他一个类似外号的名字叫劝慰子,意思是安慰人的专家。劝慰子把田产也奉献了,给贫穷人的生活带来帮助,那个时代并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制度,贫穷人需要找亲戚或朋友帮忙。主内的弟兄姐妹有爱心的奉献,整体就让我们看到初期教会是有实际的爱心行动。

有一个词连续出现了两次,分别在34节和37节,那就是“放在使徒脚前”,5:2也有写着:“拿来放在使徒脚前。”

路8:35也有类似的描述。譬如说“坐在耶稣的脚前”;这个比较容易明白,简单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比方说坐在或站在别人的头上,我们就明白那是在欺负人。相反,我坐在他的脚下,就比较谦卑。路8:35提到,鬼所离开的那人,坐在耶稣脚前。同样的也是在路8:41:“一个管会堂的,他的名叫睚鲁,来俯伏在耶稣的脚前,求耶稣到他家里去。”徒10章,有一位名叫哥尼流的人在迎接彼得的时候,就俯伏在他的脚前。另外徒22:3:“保罗说:“我原是犹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数,长在这城里,在迦玛列门下。”原文是在迦玛列的脚前,查看一下吕振中译本,也能发现是写着在迦玛列的脚前。

今天21世纪,在教育上明显看见青少年缺乏谦卑的品德教育,现在爸爸妈妈在家里都不怎么讲权威了,长幼有序也不重视了。中国传统的美德在于尊敬长辈,尊师重道。这是我们需要学习并要祷告的地方。

我们看到初期教会是一心一意,实际性的爱心奉献,而且放在使徒脚前,他们有那种谦卑顺服的心,使徒们又大有能力的传神的道,蒙神垂听,会众的弟兄姐妹又蒙大恩,这是我们今天教会很需要追求的一幅美丽图画。我们都要彼此尊重,互相学习,相互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