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员:李重恩

Loading Player...

1. 时代的守望者(创18:20-24)
创18:20-23说:“耶和华说:‘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甚大,声闻于我。我现在要下去,察看他们所行的,果然尽像那达到我耳中的声音一样吗?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二人转身离开那里,向所多玛去;但亚伯拉罕仍旧站在耶和华面前。亚伯拉罕近前来,说:‘无论善恶,你都要剿灭吗?’”
神告诉亚伯拉罕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已经达到了祂的面前,所以祂要去查看他们的罪恶是否正如那些达到祂耳中的情况一样。当两位使者离开要前往所多玛的时候,亚伯拉罕就立刻来到耶和华面前开始他的代求了。为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他代求的话中找到答案。第24节说:“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还剿灭那地方吗?不为城里这五十个义人饶恕其中的人吗?”当时的所多玛、俄摩拉并非小城,但亚伯拉罕对神说,假若那城里有50个人,由此可见亚伯拉罕对于那两个城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认识,知道那儿的罪恶其实真的很大。不会有几个义人住在其中,所以50个人恐怕就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了。亚伯拉罕因为很清楚知道那些地方的罪大恶极,而眼见神查看的结果,必然是一个审判的施行,所以他立刻来到神面前代求。由此可见,亚伯拉罕是一个时代的守望者,他对自己身处的时代环境有认识。
今天你对自己所身处的时代、环境又有多少认识呢?你明白这个时代真正的需要吗?如果我们没有对这个时代有真正的认识,没有看见它真正的属灵需要,那我们的祷告、代求就绝对不能对症下药。就好像一个人发高热,我们只是给他吃一些退热的药片,把他的热给退去,却不知道原来这个人是因为患了肺病而发高热的,其实需要更深入、更彻底的治疗。治病而没有对症下药,绝对不会带来最大的帮助。表面的、片面的代求也是这样。亚伯拉罕是一个有深度的代祷者,我们看到他的代求是对症下药的,我们也要学习做这样的一个代祷者。
到底现今时代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呢?是种种生活困难的解决方法,还是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上所讲的都是我们的需要,但圣经让我们知道更重要、更关键、更基础的是什么,就是人能够得到福音的好处、得着永生的盼望、得到圣灵的重生。我们面对这个罪恶的世代,所要祈求的不只是种种表面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应该是为了福音的传开而代求。唯有福音才能够帮助这个罪恶的世代,才能够对付根本的问题。但愿我们可以了解,可以认识这个时代的需要,随时随地多方为这个时代的需要祷告代求。

2. 认识我们的主(创18:23-25、32)
创18:23-25说:“亚伯拉罕近前来,说:‘无论善恶,你都要剿灭吗?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还剿灭那地方吗?不为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还剿灭那地方吗?不为城里这五十个义人饶恕其中的人吗?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权力的主岂不行公义吗?’”
从亚伯拉罕的代祷中,我们看见亚伯拉罕对神是有所认识的。他认识的神是一位公义的神,断不会将义人跟恶人同样看待,也不会将义人与恶人同杀的。所以,亚伯拉罕抓住神这个属性就向神祈求了。如果城中仍然有义人的话,他就请求神为着这些义人的缘故,不要毁灭大城。
我们看到神也照着亚伯拉罕的祈求来应允他。亚伯拉罕的祈求显示出他是一个真正认识神的人,所以他的代求真的能够摸着神的心意。今天,在我们的代祷里,除了要对我们代求的对象和所身处的时代有所认识之外,更加要紧的,其实是我们对神的认识。这样,我们的祷告才能够摸得着神的心意,才能够蒙神垂听应允的。
我们祷告的时候,怎样才能够有绝对的把握,知道神会垂听我们所求的呢?其实圣经告诉我们很多关乎祷告的真理,例如说:“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原来有些祷告,是必定不会蒙神垂听的,因为这些是妄求的祷告。不是说神的能力不足够,乃是因为我们求的并不准确、我们所求的并不对我们真正有好处,所以祂就不会听我们妄求的祷告。
一位刚刚信耶稣的老婆婆,她这样向神祷告说:“求你给我中彩票吧,我就把金钱奉献给你。”你可以想象,神会垂听这样的祷告吗?可能这个老婆婆对神奉献的心是真的,但她并不认识这位神。神是不喜欢相信祂的人去参与赌博的,因为这样会令人生发博彩的心态和贪心的意念。这些都是神不喜悦的,所以神又怎会听这样的祷告祈求呢!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祈求能够摸着神的心,所求的跟神的本性相符,甚至与祂的旨意相同的,我们的祈求就有把握蒙神垂听。所以,我们必须更深刻地认识神。
作为一个代求的人,我们要认识我们的主。如果能够按照他所喜悦的去代求,那我们所求的就蒙神记念。例如,我们知道圣经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如果有人因着明白神爱世人的真理,来到神的面前,为他的亲人、朋友能够信主恳切代求,他就应该知道自己所求的必会蒙神记念,因为这是一个摸着神心肠肺腑的祷告。

3. 爱是祷告的力量(创18:24、32)
创18:24说:“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还剿灭那地方吗?不为城里这五十个义人饶恕其中的人吗?”然后第32节说:“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假若在那里见有十个呢?’他说:‘为这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亚伯拉罕为所多玛和蛾摩拉的代求,就由起初的50个义人,到后来的只提到10个义人,希望神为这城里10个义人的缘故,也能够饶恕全城的人。由此可见,亚伯拉罕希望神能够给人机会。这是什么机会呢?就是悔改的机会。亚伯拉罕爱城里的人,希望他们还有悔改的机会。作为一个代祷者,爱心成为他代求的动力。
圣经里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尼希米。尼希米本来是个犹大人,却因为祖国败亡的缘故,就一直生活在波斯这个外邦的地方。他自己从来没有机会到过犹大地,而当他听见从犹大传来的消息,知道在犹大地的同胞遭受大难、受凌辱,而且耶路撒冷的城墙给拆毁、城门被火焚烧的时候,他竟然立刻“坐下哭泣,悲哀了几天,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祷。”(尼1:4)
为什么他心里有这样的反应呢?为什么他为不认识的人和土地流泪并到神的面前去祷告呢?从他后来的祷告和行动里,我们知道他对于神的国和神的名有着很深的情,就是因为这份情、这份爱而令他流泪;也是这份爱令他跑到神面前去代求。面对当时犹大的光景,尼希米的心十分迫切。今天我们面对自己身处的时代,我们是否也有相同的爱心?
我们一方面不要贪爱世界,但另一方面我们会否为这个可怜的世代和其中可怜的罪人而生发怜爱的心?真正的代祷者必须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当我们张开眼睛看见这个世界的时候,巴不得我们的心能够与神的心互相联系,存着一颗爱心为这个时代来代求祷告;不但为这个世代,也为我们身边的人。当我们为他们代祷的时候,我们也要想一想,我真的爱他吗?没有爱心的祷告,是不会带着能力的。
爱就是祷告的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祈求神帮助我们,让我们成为一位既真诚又忠心的代祷者,在神的面前为这个世代献上爱心的祷告。盼望有人因为我们的代求而得着属灵的好处;也盼望我们能够进入祷告当中,明白更多属灵的真理。

4. 罗得贪爱世界(创19:4-8、15-38)
所多玛蛾摩拉的罪恶甚重,声闻于耶和华的耳中,耶和华决定要用硫磺与火来审判这两个罪恶的城市,把城中所有人都消灭。然而,神差遣使者从城里要拯救一个人,他的名字叫罗得,他就是亚伯拉罕的侄儿。因为罗得曾经跟亚伯拉罕一起生活,所以他也是一个认识耶和华的人,而且他又实在蒙了神的大恩,从天火的审判里被拯救出来。虽然这样,但综合圣经的记载,我们发现这个罗得不是一个信仰上稳固的人,而且因这贪爱世界的心,他最终成了一个失败的信徒,成为我们的鉴戒。
起初的时候,罗得跟随亚伯拉罕来到迦南地过着寄居的生活,后来他们二人的家业牲畜多起来,地方的不够容下他们两人同时居住,于是就决定要分家。分家的时候,亚伯拉罕让他的侄儿罗得先去选择土地。罗得贪爱世界的心这个时候就浮现出来,他看见约旦河全平原都是肥美滋润的地土,就毫不客气的选择这个地方居住。从此,罗得就跟亚伯拉罕分开,开始自己的生活;而他贪爱世界的心也使他渐渐的靠近了所多玛城,最后住在那儿。他以为所多玛是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怎知道最后令他丧失一切,带给他非常失败的结果。让我们都从罗得的身上得到教训和鉴戒,千万不要做一个贪爱世界的信徒,因为这样很可能换来一个失败而且可怜的人生。
创19:4-8说:“他们还没有躺下,所多玛城里各处的人,连老带少,都来围着那房子,呼叫罗得说:‘今日晚上到你这里来的人在哪里呢?把他们带出来,任我们所为。’罗得出来,把门关上,到众人那里,说:‘众弟兄,请你们不要做这恶事。我有两个女儿,还是处女,容我领出来,任凭你们的心愿而行;只是这两个人既然到我舍下,不要向他们做什么。’”
原来当神的使者到了所多玛的时候,罗得接待他们,却引来当地居民的侵扰行动,他们竟然要一同起来性侵那两个客人!他们要求罗得交出他们,任他们所为。圣经说当中有各处的人,而且是连老带少的。由此可见,这真的是罪大恶极的一个城!所以,罗得也难免受这个罪恶世界的熏陶。虽然罗得仍然有接待远行旅客的美德,但是他的表现也显明他已经失去了属灵的品格。他为了保护两位客人不受损害,竟然愿意交出自己的两个女儿,任凭恶人随意而行。由此可见,他的道德标准也是相当低落。
如果我们甘愿跟随这个世界走,我们里面原本美善的属灵生命也一定会受亏损,我们属灵的品德也一定渐渐被吞灭。我们只有亲近神,生命才会越来越美善;反过来越接近世界,我们整个人就越来越俗气,也会失去属灵的光彩,正如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样。
所罗门王是世界上少见的智慧人,在他的管治领导之下,以色列国曾经盛极一时,成为世界上的一大强国。在所罗门年轻的时候,他爱神、敬畏神,效法父亲大卫,遵行神的律法,所以那个时候他做的一切都得到神的喜悦,又有神的赐福。可惜在晚年的时候,他的心偏离了耶和华,倾向外邦假神偶像,因而惹动神的怒气,换来了国家分裂的后果。为什么所罗门会偏离神呢?原来他晚年的时候常常接近外邦女子,结果就被她们诱惑去事奉别神,失去了之前对神的爱心和敬畏,灵性道德失落了,神的喜悦和赐福也随之而去。我们应当以罗得和晚年的所罗门作为我们的鉴戒,免得我们因为随从世界、亲近世界,而失去了原本拥有的那些属灵的美德。
当神要毁灭所多玛、蛾摩拉这两个城的时候,神的使者催逼罗得要尽快离开,可是罗得迟延不走;但因着神怜悯罗得的缘故,所以使者就拉着罗得一家人的手,勉强要救他们离开所多玛。后来出城之后,使者又吩咐罗得和他的家人要逃到山上去,不要留在平原,但罗得不想到山上去。他看见附近的一座小城叫琐珥,可以作为自己容身之处,他就求神的使者让他逃到那里。神的使者也答应了他所求的,但是后来罗得在琐珥看见神对那两个罪恶之城所施行的惩罚,就害怕起来,结果还是跑到山上去躲起来。罗得的表现显明出他的心仍然没有坚决要离开世界,他仍然眷恋着多姿多彩的罪恶城市生活。虽然离开了所多玛,但罗得的心仍然被世界缠累,被世俗的快乐吸引。
另外,出埃及记曾经记载埃及的法老怎样拦阻摩西,不让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但经过了耶和华多次显出神迹降灾给埃及人之后,法老才开始放弃原先那种绝对强硬的态度,而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手段。他曾经向摩西表示,他批准以色列壮年男丁离开埃及到旷野去事奉耶和华,但所有以色列妇人和孩子就不可以去,都要继续留在埃及。
当然,摩西并没有依从法老的意思,他坚决的继续跟法老对抗,要拯救同胞。法老这个表面让步的背后却是诡计,以色列的壮丁如果能够离开埃及地去事奉耶和华,对以色列人来说当然是一件美事,但他们的妻儿仍然留在埃及,这些壮丁的心又怎会真正离开埃及!人离开了之后,他们仍然会再次回来跟家人团聚,这样就好比放风筝一样,无论风筝能够飞得多高多远,它始终由主人手中的一根线牵着,只要主人将线收回来,它就要回来了。
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也要知道魔鬼的技俩。今天,魔鬼仍然会用类似的方法对付每一个基督徒,一方面容许我们跟从神,另一方面却令我们的心没有完全离开世俗,结果我们就没有彻底的跟从神,只不过在路上来来回回,甚至会有人走回头路,走回世界去了。罗得的妻子,就是一个很明显的鉴戒了。圣经记载她回头一看所多玛,就变成了一根盐柱。因为她违背了天使的吩咐,没有专心向前走,回头看了所多玛一眼,她仍然眷恋着所多玛的一切。结果她贪爱世俗的心,令她得到一个无可挽救的灭亡结局。
最后,我们也要以罗得悲惨的结局作为一个提醒。我们看到后来罗得的两个女儿竟然是以乱伦的方式来为父亲继后。她们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她们在所多玛城长大所受的影响。她们思想已经被罪恶侵占,道德观念也相当低落。由此可见,罗得选择住在所多玛是愚不可及的,不但带给自己祸害,也连累他的家人和后代。
我们要求神让我们看到贪爱世界的恶果,也要恳切的求神保守我们的心不要趋向世界、不要被世界吸引,而是能够专心地、全心地奔跑这条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