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引言:“先知”的意思
1. 先知的意思:“代言人”。先知是一种职份,是神所呼召的仆人,作神的代言人,代替神向百姓说话。祭司是倒过来,代替人向神说话。先知也可称为“先见”、“神人”、“耶和华的仆人”、“耶和华的使者”。
2. 先知“预言”的意思:先知受感说话。“预言”并不都是将来的事,很可能是对应当时,甚至是针对过去。所以先知书记载的内容,就包括了过去、现在、未来,也包括针对当时的犹太人。
3. 先知书:神向当时的人所说的话。

先知背景
读先知书要留意先知写作的背景。如:针对的是南国?是北国?写作年代是被掳前?还是被掳后?

阿摩司书主题
神的公义。神的公义和慈爱是一体两面。没有慈爱的公义是很严厉的。没有公义的慈爱是溺爱,没有原则。神的慈爱及公义是合一的。这正是神的属性。勿抱怨神不公,抱怨神常在慈爱公义的事上厚此薄彼。当对神有更深的认识。

时代背景(摩1:1)
1. 成书年代:主前八世纪写成。摩1:1提到阿摩司书时代背景。当时有两位君王:乌西亚(主前780-主前740;南国)及耶罗波安二世(主前786-主前746北国)。是在大地震前两年(约主前760)写成。
2. 写作对象:主要论北国以色列。
3. 经济情况:主前八世纪,北国在耶罗波安二世统治下非常强盛。耶罗波安二世在位大约四十年。当时国中太平盛世,以色列外患亚兰也被亚述打败,耶罗波安二世取回不少土地,预备发展扩展。当时耶罗波安二世也掌握了一些商业要道,可以取得关税,发展贸易。如此以色列的财富也就不断增加,社会一片繁荣:政治、军事、经济都在发展。可是,社会出现奢华腐败的情况。时人盛行象牙床;甚至在首都撒玛利亚,考古挖掘出许多由象牙做的东西。可是富裕背后有浪费,更甚有贫富不均。富人欺压穷人,甚至好像经文说:为了一双鞋,把穷人卖掉。
4. 宗教败坏:南北国分裂时,耶罗波安一世在但设立了金牛犊,当时的以色列人就拜金牛犊。可以说北国一开始,以色列就处于偶像崇拜的光景。北国以色列什么都拜,如拜巴力、拜迦南偶像,甚至在希伯来人取名时会把“巴力”加在其中。
5. 道德低落:社会上有许多不法不公义的事发生。
6. 两王情况:从代下26:1-5可见南国当时也处兴盛之时。然而,社会也有贫富不均、道德下滑情况。所以可以说南北国都兴旺,但都败坏。
7. 神藉四位先知发出警告:北国有何西阿、阿摩司;南国有以赛亚、弥迦。在同一时期神差四位先知发话,可见情况严重。没多久(主前722),北国就被灭了。可见神看人跟人看人不一样──在人看,强盛、经济发达最重要,在神,敬畏神才最蒙喜悦。
8. 阿摩司书钥节:神差先知阿摩司来以色列发出警告。阿摩司是肯定不受欢迎的──实在当时国家政治、军事、经济都很发达,阿摩司说这些话肯定没人会听。他对应当时北国以色列的贫富不均、宗教败坏、道德低落,发出了有名的言论:“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摩5:24)

作者
阿摩司之名:意思是“背重担的人”。他受到神的托负,向北国以色列发预言、警告。可是他自己是南国人。他是提哥亚牧人。(摩1:1)提哥亚位于耶路撒冷南面,他本非先知,但神却拣选他。(摩7:14)他为南国人,却跑到北国提醒责备北国人,宣告审判,一定不会受欢迎。当时北国伯特利的祭司亚玛谢,还打发人到以色列王耶罗波安那里告状。可见阿摩司的服事并不顺利,但他仍然忠心服事神、忠于神的托负。

阿摩司信息主要内容
北国以色列如何不公义、道德败坏、在宗教上不忠于神,也警告他们一定会招致神的审判。阿摩司书结构严谨,内容尖锐、深刻,对时政批评很有力。所以阿摩司又被称为“公义的先知”。

分段
摩1:1-1:2:引言
摩1:3-2章:神的审判:警告列国、犹大和以色列。
摩3-6章:责备:提到他们犯的罪。
摩7- 9章:异象:特别9:11-15是神的应许──以色列人会恢复。
小结:神的责备不断重复。先知也不断呼召人悔改。只要人认罪愿意悔改,神总会结人第二次机会。

简介摩1:1-2
1. 经文一开始就是神的责备。
2. 得默示,看异象:意思是先知看到了这些默示,就把领受的与人分享。
3. 用对仗:吼叫与发声;锡安与耶城:悲哀与枯干;草场与山顶。
4. 释意:吼叫、发声指神发怒。锡安、耶城:是南国,对应北国而论,指到北国是不符合神心意的。枯干和干旱都是神发怒、审判的结果是北国不再有收成了。
5. 风格:从开场和结语可见阿摩司书是卷很严厉的书。
6. 发信息:审判不可免,审判是全面性的,不可忽略神的管教和警告。

应用
1. 信息与今天有何关系?我们认识神的公义吗?
2. 先知时代与今天有何异同?
3. 基督徒会面临审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