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员:叶明道

Loading Player...

 

1. 园户的比喻(21:33-44)
园户的比喻中有很多角色,当中都是有特别意思的。第一个是园主,代表了神;第二个是葡萄园,这是代表以色列;第三个是园户,代表的是犹太宗教领袖;第四个是仆人,代表忠于神,并且向以色列人传讲信息的先知和祭司;第五个是园主的儿子,当然是代表主耶稣;第六个是其他的园户,代表了外邦人。这个比喻的内容是指出,主耶稣来到世上,首先是作犹太人的救主,但是犹太人却弃绝耶稣,杀害耶稣,并且拒绝祂所传讲的救恩,所以救恩便传给外邦人了。
房角石是在一座房子最重要的石头,主耶稣称自己是“匠人所弃的石头”,但是祂却要成为房角的头块石头,成为教会的基石。
当主耶稣讲到这里的时候,祭司长和法利赛人才知道这个比喻是针对他们而说的,这使他们更恼恨耶稣,决定要想尽办法来捉拿耶稣。

2. 婚筵的比喻
这个比喻是有浓厚的文化背景的。按照当时的习俗,主人会对客人发出两次邀请,第一次请求宾客出席;第二次则通知他们一切已经预备妥当。这个故事的国王却是三次邀请祂的宾客,但每一次他们都拒绝了。按着传统风俗,主人会为宾客预备参加婚宴的礼服。不穿礼服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主人会认为那客人妄自尊大,或者是想侮辱主人,根本不想参与这个婚礼庆典。
比喻中的国王就是神,神希望我们在祂的筵席上和祂在一起,因为这是一直到永恒的筵席。这就是祂一次又一次地邀请我们的原因。
另一方面,前来参加婚礼的礼服就是进入天国所需要的公义,这是基督赐给每一个信徒的。如果有人没有披上借着信耶稣而得的公义衣袍,而尝试披上他们自己认为的公义或者借着他们的努力和善工,是永远达不到神的标准的。当王来视察的时候,你如果没有公义的衣袍,就被扔出去,被丢在黑暗里,这是主对我们单刀直入的警告。

3. 纳税给该撒的讨论(22:15-22)
这又是法利赛人想出来陷害耶稣的其中一个计谋。法利赛人是一个反对罗马政府占领巴勒斯坦的宗教团体,而希律党是支持希律安提帕和罗马政府的政治组织。平时,这两个群体是彼此仇视的,这时他们却联合起来,为要攻击耶稣。
这两群人一同去问耶稣关于给罗马政府纳税的问题。如果耶稣赞成纳税给凯撒,法利赛人可以指祂违背神,因为犹太人只承认神是惟一的君王;假若耶稣说不应当纳税,希律党人就可以用背叛罗马的罪名捉拿祂到希律那里。
按照当时的规定,犹太人必须给罗马政府纳税,这些钱直接进到凯撒的银库,部分用来维持外邦偶像庙宇和罗马贵族的奢华生活,所以犹太人都憎恶这些税捐,但是印在银币上的该撒肖像,却无时无刻提醒以色列人必须服从罗马政府。
主耶稣用“该撒的物当归该撒,神的物当给神”,指出我们有双重的公民身分,避过了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设下的陷阱。我们在社会上的公民身分要求我们为了所得的服务和福利而纳税;而我们在天国里的公民身分,则要求我们的心灵对神要服从和委身。

4. 活的讨论(22:23-33)
撒都该人不相信复活的事,因为在五经中没有直接教导复活的事,法利赛人不能根据五经找出复活的有力论据。撒都该人以为他们肯定可以难倒耶稣,但是最后却被耶稣驳倒了。
撒都该人问天国里的婚姻将会是怎样的,于是耶稣告诉他们,不要用人的角度去看神,来虚构永恒和天国,倒要关注自己与神的关系。由于撒都该人只接纳摩西五经是圣经,所以耶稣就用五经来回答他们的问题,指出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肉身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从神的角度来看,他们仍然是活着的,所有的信徒在耶稣里也能够享受复活和永生。

5. 最大的诫命(22:34-40)
法利赛人问耶稣哪一条是最大的诫命。主耶稣引用申6:5和利19:18,指出“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爱神和爱人总括了十诫和旧约其他的道德律法,是整本旧约律法和先知道理的总纲。

6. 基督与大卫的关系(22:41-46)
法利赛人、希律党人和撒都该人都已经提出过他们的问题,现在耶稣转过来问他们一个尖锐的问题:“弥赛亚是谁”。基督是谁的子孙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非常重要的,在旧约理,天父为祂作见证;圣灵借着大卫的口,为祂作见证;父神又亲自为祂作见证。
在场的这些宗教领袖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基督是谁的子孙,太22:46告诉我们:“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从那日以后也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不过,从第23章开始,我们看见主耶稣对文士和法利赛人说了很严格的话,祂多次说:“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

7. 谴责文士和法利赛人(23:1-12)
法利赛人把自己的传统、对律法的解释和应用,放在和律法同样重要的位置。他们的这些规条有些是很有价值的,所以主耶稣劝门徒要谨守遵行,只是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 “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主耶稣并没有谴责过他们的教训,只是斥责他们的虚伪,他们只在外表上遵从规条,又教导别人去遵行这些规条,自己却不遵行,内心也从来没有尊重过神。
在太23:5开始的一大段经文里,主耶稣一一举例说明法利赛人和文士的假冒为善。23:5所说的“佩戴的经文”,是指装着四节经文的细小皮盒。(参申6:8),虔诚的犹太人都会严谨地遵守这个吩咐。但是这些佩戴的经文已经成为了身分地位的象征,失去了佩戴的原意。
“衣裳的繸子”是指衣服上的小流苏,这些原来只是象征而已,不过因着旧约提到衣裳繸子,法利赛子便把繸子做长了,表示自己是一个虔诚的人。
主耶稣再次揭露了宗教领袖的虚伪心态:他们认识圣经却没有实践出来;不关注“成为圣洁”,只关心是否被“看为圣洁”,使别人称赞自己。但是主耶稣强调:“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作你们的用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8. 七件令神发怒的事(23:13-36)
这七件事又称为“七祸”。这七句论及宗教领袖的话,带着审判和悲痛的语调,这七句话也同样在警告我们。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七祸分别是什么。
8.1. 第一祸(23:13-14)
主耶稣指责宗教领袖因为渴求更多权力、金钱、地位,令他们看不见神,也影响到整个民族看不见神。
8.2. 第二祸(23:15)
这是指责法利赛人引诱人像自己一样离开神。
8.3. 第三祸(23:16-22)
主耶稣指出,法利赛人盲目地引导神的子民去跟随人为的传统,而不跟从神的话。主用了“瞎眼领路”的比喻,指出所走的路并不是一条通向永恒的道路。
8.4. 第四祸(23:23-24)
主指责他们只关注无关痛痒的细节,忽略了真正重要的真理,就是公义、怜悯和信实。这两节经文所提到的薄荷、茴香、芹菜都是犹太人在自己园子里种植的香料,主耶稣说,法利赛人把这些献上十分之一是对的,但是他们错在没有寻求公义、怜悯和信实。
8.5. 第五祸(23:25-26)
法利赛人仔细地注意洁净礼仪的细则,却没有注意真正洁净的重要性。
8.6. 第六祸(23:27-28)
指出法利赛人用属灵的行为来掩饰罪恶。
8.7. 第七祸(23:29-36)
假装从历史得到教训,表现出来的却不是这样,经文中所提到的先知、智慧人和文士,可能是指耶稣所预言那些被逼迫、蹂躏和杀害的初期教会领袖。当时的人口口声声说不会像他们的祖先那样杀害神所差来的先知,心里却想着杀害弥赛亚及祂忠心的跟从者。所以历代流义人血的罪都归到他们身上。

9. 为耶路撒冷哀哭(23:37-39)
主耶稣希望招聚属祂的人在一起,像母鸡用翅膀覆庇小鸡一样,但是人却不肯让耶稣这样做。许多时候,我们受到伤害,却拒绝基督的帮助,认为祂不能把我们所需的给我们,但有谁会比我们的创造主更知道我们的需要呢?,只要我们来到主耶稣那里,祂就会保护我们,祂应许我们可以得怜悯,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