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读经:哥林多后书7章5-16节

金句:提多书1章4节
“现在写信给提多,就是照着我们共信之道作我真儿子的:愿恩惠平安,从父神和我们的救主基督耶稣归与你!”

新约里提到提多的事迹不多,使徒行传里完全没有提到他。但我们知道他是由保罗带领信主的一位外邦的信徒。提多书1章4节,保罗提到提多是在共同信仰上作他真儿子的。他可能是安提阿教会的会友,而且是希利尼人。怎么知道呢?当保罗和巴拿巴结束第一次宣教旅行,回到安提阿之后。

使徒行传15章1-2节,记载“有几个人,从犹太下来,教训弟兄们说:‘你们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保罗、巴拿巴与他们大大的分争辩论,众门徒就定规,叫保罗、巴拿巴和本会中几个人,为所辩论的,上耶路撒冷去,见使徒和长老。”

安提阿教会的众门徒,指定保罗、巴拿巴和几位会友,为外邦信徒要不要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并遵守摩西律法的问题,上耶路撒冷去,见使徒和长老,在主里交通,提多也在随行的行列里。从哪里知道呢?加拉太书2章1-3节,保罗提到,“过了十四年,我同巴拿巴又上耶路撒冷去,并带着提多同去。”保罗接着说,“我是奉启示上去的,把我在外邦人中所传的福音,对弟兄们陈说;却是背地里对那有名望之人说的;惟恐我现在,或是从前,徒然奔跑。但与我同去的提多,虽是希利尼人,也没有勉强他受割礼。”

同样是保罗“属灵的儿子”,提摩太是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父亲虽然是希利尼人,还是给他行了割礼。

你说,“为什么提多不用受割礼,而提摩太却要给他行割礼呢?”因为对犹太人来说,提摩太的母亲友尼基是犹太人,提摩太就被算作是犹太人了。“母亲若是犹太人,孩子就算作犹太人。”这是犹太人的传统。提摩太如果不融入犹太人的团体则已,一旦要融入,在他们中间作工,为了避免从文化而来的拦阻,“向犹太人,就作犹太人”。为要得着他们,而提摩太就顺服,受了割礼。

提多能够与保罗同去耶路撒冷,成为“代表团”的成员,可见他虽然年轻,必定是安提阿教会里很受人重视的青年。

以后保罗在哥林多住了一年零六个月,直到迦流作亚该亚方伯的时候。保罗离开哥林多坐船往叙利亚去,百基拉、亚居拉夫妇也和他同去;到了以弗所,保罗就把他们留在那里。开船离了以弗所之后,保罗在该撒利亚下了船,就上耶路撒冷去问教会安,随后下安提阿去。住了些日子,又离开那里,可能保罗就带着提多同行。挨次经过加拉太和弗吕家地方,坚固众门徒。保罗经过内地一带,就又来到了以弗所。

保罗来到以弗所,写过一封信给哥林多教会,可能托提多带去,可惜这封信已经散佚,未能留下。但在哥林多前书5章9节,却留下线索,“我先前写信给你们说,不可与淫乱的人相交。”

当保罗在以弗所的时候,有革来氏家里的人,到保罗这里来提起哥林多教会的种种问题。保罗写了哥林多前书,托提摩太带去。怎么晓得哥林多前书是保罗在以弗所写的呢?因为哥林多前书的16章8-9节,保罗提到,“但我要仍旧住在以弗所,直等到五旬节;因为有宽大又有功效的门,为我开了,并且反对的人也多。”

所以他人在以弗所,写信的时间是在五旬节之前。但遗憾的是,哥林多前书并没有解决哥林多教会的问题,保罗不得不离开以弗所来到哥林多亲自处理。短暂停留后,他又回到了以弗所,但过程并不愉快。

保罗第二次去哥林多的事情,圣经里没有记载,这一次到哥林多的短暂拜访,并没有使哥林多的情况好转,有人在罪中不肯悔改,还质疑保罗的权柄,使保罗和众人忧愁。为此保罗又写了一封严厉的信,托提多带去。并一直焦急的等待哥林多人肯听劝的好消息。

怎么知道保罗有过这一趟短暂的拜访呢?因为哥林多后书13章2节,保罗提到,“我从前说过,如今不在你们那里又说,正如我第二次见你们的时候所说的一样,就是对那犯了罪的,和其余的人说,我若再来必不宽容。”

保罗第二次见哥林多人,就是那一次短暂的拜访,他已经对犯罪的人和其余的人说了重话,说他若再来,必不宽容。他托提多带去的信,不是要威吓他们,而是他必须这样写。想象保罗写这封信的时候,是流着眼泪写的。哥林多后书2章4节,保罗在信里提到,“我先前心里难过痛苦,多多的流泪,写信给你们;不是叫你们忧愁,乃是叫你们知道我格外的疼爱你们。”

保罗是一个很敏感的使徒,他舍不得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姐妹心里忧愁,他知道弟兄姐妹读了这封措词严厉的信之后,心里一定不是滋味,但是他不得不写,写了以后又懊悔,担心所写的话会不会讲得太重了。

提多把信带去之后,神在哥林多人心里动了善工,他们读了保罗的信之后,在圣灵的光照下,有了很正面的回应。提多也劝哥林多人要悔改,哥林多人听了提多的劝,既然看见自己的不对,就依着圣灵的意思忧愁,开始想念起保罗了。

哥林多后书7章15-16节,保罗在信里提到,“并且提多想起你们众人的顺服,是怎样恐惧战兢的接待他,他爱你们的心肠就越发热了。我如今欢喜,能在凡事上为你们放心。”保罗本来对哥林多教会很不放心,但现在终于能够放心了。

那是保罗事奉的一段艰难时期,当时在以弗所,保罗遇到银匠底米丢闹事,乱定之后,保罗来到特罗亚,本来有大好的机会传福音,但是因为没有遇见提多,他心里不安,就派人把门徒请了来,劝勉一番,就辞别起行,往马其顿去。

哥林多后书7章5-6节,保罗提到,“我们从前就是到了马其顿的时候,身体也不得安宁,周围遭患难,外有争战,内有惧怕;但那安慰丧气之人的神,借着提多来安慰了我们。”

感谢神,提多不辱使命,和保罗在马其顿会面时,带来了哥林多人悔改的好消息。

保罗随即准备第三次去拜访他们,行前他先和提摩太联名写了哥林多后书,再次托提多带去。

提多把信带去,而且先前已经在哥林多开始“为圣徒捐钱”的事宜,保罗勉励提多把它办好。这笔奉献不是由保罗带去,而是由他们举荐谁,保罗就打发他们,把这笔捐资送到耶路撒冷去。哥林多前书16章4节,保罗说,“若我也该去,他们可以和我同去。”

罗马书15章25-27节,保罗也提到,“但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给圣徒。因为马其顿,和亚该亚人乐意凑出捐项,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这固然是他们乐意的;其实也算是所欠的债;因外邦人,既然在他们属灵的好处上有分,就当把养身之物供给他们。”

哥林多后书8章16节,保罗感谢神,把他对哥林多人的关切也放在提多的心里。使他不但应保罗的请求,更是主动自愿到哥林多人中间来。哥林多后书8章18-19节,保罗说,“我们还打发一位兄弟和他同去;这人在福音上得了众教会的称赞;不但这样,他也被众教会挑选,和我们同行,把所托与我们的这捐赀送到了,可以荣耀主,又表明我们乐意的心。”

这位很有“公信力”和提多同去的弟兄是谁呢?有人说是路加。甚至有人猜测路加和提多是兄弟,就像雅各和约翰是兄弟一样。约翰在写约翰福音的时候,对他哥哥雅各只字不提。而路加在写使徒行传的时候,也完全不提提多。是不是因为是他的兄弟呢?圣经没有更多的证据,只能留给大家去想象。

作为保罗属灵的儿子,提多愿意为保罗分忧解劳,和保罗同心同工。当保罗不能去到哥林多人中间的时候,他就代表保罗前去处理他们的问题。从这里就看见,提多展现了处理教会事务“教牧”方面的恩赐。哥林多后书8章23节,保罗说,“论到提多,他是我的同伴,一同为你们劳碌的。”提多深得保罗信赖,保罗称提多与他行事“同是一个心灵,同是一个脚踪”。

按照路加记载,保罗走遍了马其顿那一带地方,用许多话劝勉门徒,然后来到希腊;在那里住了三个月。

希腊主要的教会就是哥林多教会,趁着拜访他们的同时,保罗写了罗马书,委托坚革哩教会的一位女执事非比带去。

当提多再次出现在圣经里,已经是保罗为了上告于该撒,在罗马被监禁获释以后。提多继续跟着保罗传道,按照提多书的记载,保罗曾经把他留在革哩底,整顿当地的教会。提多书3章12节,保罗嘱咐提多,“我打发亚提马,或是推基古,到你那里去的时候,你要赶紧往尼哥波立去见我;因为我已经定意在那里过冬。”

保罗并没有要提多在革哩底久留,等到他在各城设立长老,让亚提马,或是推基古前来接手后,他就可以离开,赶紧往尼哥波立去见他。

在信里保罗还提醒提多,革哩底人“爱说谎”的习性,要提多在这方面特别留意,给了他在牧养上的诸多指导,并且勉励他自己凡事要显出善行的榜样,在教训上要正直、端庄,言语纯全,无可指责。使反对的人因为无从毁谤,就自觉惭愧。要他提醒信徒,不要忘了社会上的公民责任。借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要常常留心作善工。在信的结尾,要提多尽力资助律师西纳和亚波罗的旅程,使他们不致缺乏。

圣经最后提到提多,是保罗即将为主殉道的时候。在提摩太后书4章10节,保罗提到,“提多往挞马太去。”提多可能被委派到那里去关心信徒。挞马太是属于以利哩古,就是南斯拉夫境内的一部分。罗马书15章19节保罗曾经提到,“甚至我从耶路撒冷,直转到以利哩古,到处传了基督的福音。”

你说,“会不会提多也像底马那样,在危难中离弃保罗?”不会,因为“革勒士往加拉太去;提多往挞马太去”这些字句没有谴责之意。更何况提摩太后书4章11节,保罗接着说,“独有路加在我这里。”

身为医生,路加留在保罗身边服事保罗,而提多奉差遣往挞马太去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有神选民的信心,和敬虔真理的知识。虽然年轻,却是能够在神的国中承担大任。愿神在我们中间兴起像提多这样智慧而又能干的青年,主动、积极,能够被人信任,愿恩惠、平安,从父神和我们的救主基督耶稣归与他们!阿们。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你知道什么地方需要怎样的仆人,你使用刚强壮胆的提多。他不怕奉割礼的犹太人,不怕制造纷争的哥林多信徒,也不怕又恶又懒的革哩底人,在他们中间讲明该讲的,提醒该提醒的,是身心强健,非常称职的领袖。他的忠心、顺服、胆识,他的任劳任怨,不嫌事情繁琐,都记在圣经里。帮助我们服事你,能像提多这样,心存谦卑,充满爱心和忍耐,在所交付的每一件事上都能不负所托,使你的名得着荣耀。求主坚固我们的信心,叫我们成为你手中圣洁合用的器皿。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