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读经:腓立比书4章10-13节

金句:箴言18章14节
“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灵忧伤,谁能承当呢?”

你常常觉得自己不够幸福吗?“幸福感”不是仰赖外在环境,而是在于我们心里的想法。中国一位著名的国画画家喻仲林,非常擅长绘画花鸟,尤其画牡丹更是他的专长。有一次,有人慕名买了一幅他画牡丹画,回去以后很高兴的挂在客厅。一位朋友看到了,大呼不吉利,因为有一朵花没有画完整,缺了一边,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岂不是富贵不全吗?那个人听了大为吃惊,赶紧把这副画拿回去请喻仲林重画一幅,喻仲林听了他的理由,灵机一动,告诉这个买主,说:“牡丹代表富贵,而缺了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听了喻仲林“富贵无边”的解释,那人就高高兴兴的捧着画回去了。同样一件事,但角度不同、看法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知。

我们怎么看事情比我们看到什么,还要来得重要。在中国古书《晏子春秋》里面有一个故事讲到,战国时代,齐景公带着晏子和史孔、梁丘璩一起去牛山游玩。齐景公从山上眺望京城大街上那些排列整齐的房子,不由得悲从中来,含着泪说:“唉,这国家多美啊!树木青翠,风景绝佳,我怎能撇下它死了呢?要是自古就没死亡,我就没必要离开了。”

史孔和梁丘据两位重臣,听了之后也跟着哭了,说:“我们靠吾王而活的臣子,只要可以长寿而不死,即便吃的是菜屑、半腐臭的肉,骑的是劣马,坐的是破车,也是情甘意愿,况且是吾王?”

晏子看到这幅景象,却在一旁失声大笑。齐景公感到很奇怪,就问晏子:“我们正为人生苦短而悲伤,你怎么反倒笑起来了?”晏子回答:“如果说能使明君永久不死,一直治理齐国,我想庄公、灵公早就这么做了。我暗自觉得好笑,缘由就在这里。如果庄公、灵公这些明君还在治理齐国,吾王不就得穿上蓑衣、顶着凉帽,站在田地,劳神农事,哪里还有闲功夫想人生苦短呢?何况,果真如此,哪能轮到吾王坐上王位呢?”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这才醒悟过来。这个故事叫作“牛山之悲”。

有句话说:“没有让人绝望的‘环境’,只有对环境绝望的‘人’。”当人想法改变,心境就不同了。一位长年在台湾宣教的美国宣教士毕美宝姐妹,出生的时候就没有右手臂,从小只有一只手,结果就在同伴异样的眼光下成长。她的母亲从小告诉她:“如果神认为你需要两只手,祂就早已经给你了,既然祂只给你一只手,表示祂认为一只手对你已经够了。”当然,她问过神:“神啊,为什么不让我和一般人一样,有健康的双手?”

因着爱主父母的鼓励:“你是独特的,因为神认为,一只手对你已经够了。”正面的想法使得她很早就跨越了心理障碍,克服身体缺陷,在神的话语中得着释放,并且在基督里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她大方、开朗的活出神为祂设计的耀眼生命。

生来就没有四肢的澳洲青年力克‧胡哲,从小就必须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下长大。但就在最令人战兢畏缩的路上,他得到了神所赐的安慰。约翰福音9章1-3节,经文记载:“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

耶稣的话改变了力克‧胡哲对自己的想法。当他把焦点转向神,把“神”纳入考量时,就有了勇气。他开始胜过身体残缺给他带来的自卑感。他发现,当他分享自己的故事,可以帮助活在自卑阴影中的人,走出自卑迎向阳光,于是就找到了神给他的使命。他接受神这样创造他,欢喜快乐的在神手中成为“安慰的使者”,到世界各地去激励那些自卑的人,坚固那些信心软弱的人,他成了国际知名演说家。

力克‧胡哲说:“决定你人生的是你自己,而非打击你信心的人。”又说:“真正阻碍我继续向前,是我心中的恐惧和内心的胆怯,而不是我的缺乏。”他又说:“我不让人生的际遇决定自己的命运,而是倚靠神的恩典,用态度来改变它。”

到底我们的处境到底“好”或“不好”,是受我们的“态度”影响。人生的悲剧可能夺走我的一切,但是不能夺走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它”的自由。巴克莱牧师说:“只要相信能让万事互相效力的天父,任何不幸都能成为机会。”

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理想”,觉得“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可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很多事情不如你我的理想。但神却会借着这些不如意的事情,塑造祂心意中“理想”的你和我。祂特意让我们处在不能改变的环境里,却借着这样的环境改变了你我。

虽然许多时候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求神更新变化我们的心意。诗篇90篇15节,神人摩西的祈祷里,有这么一句:“求你照你使我们受苦的日子和我们遭难的年岁,叫我们喜乐。”

弟兄姊妹,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感到人生的路越走越艰难的时候,不要灰心沮丧,要把它看作是让神来掌管你人生的“机会”。哥林多后书1章8-9节,保罗说:“弟兄们!我们不要你们不晓得,我们从前在亚西亚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神。”

罪人需要“因信称义”,义人还要“因信得生”。成圣的主要功夫,在于改变自己的思想方式。给你带来最大伤害的,是让你焦虑的“想法”。一个人在病中容易怀疑神的爱,会叹息失了前途,会忧虑成了废人。但把焦点放在全能者身上,想法改变了,心情也会跟着改变。

有一次英国著名的布道家桑斯特(William Sangster,1900-1960年)到医院去探访一位将要失明的女孩。尽管医生已想尽各种方法,但却无法挽救她的视力,对女孩的眼疾束手无策。女孩很伤心地哭着说:“神要把我的视力拿走了!”桑斯特听了女孩的哀叹后后,沉默了一会,然后充满怜悯地对她说:“孩子,听我说,不要让神把你的视力‘拿走’,把它还给上帝吧。”

女孩说:“还给上帝?我不明白你的意思。”桑斯特解释说:“你试着这样祷告:‘亲爱的天父,如果你的美意是我要失明,要收回我的视力,请你帮助我,让我愿意将视力还给你。’”你听过这样的祷告吗?“神啊,若是你的美意是要收回我的视力,我甘心情愿把它还给你,因为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你的名是应当称颂的!”

当你的想法改变了,心态就不一样了。你有了盼望,日子就轻松了。不要一直去想自己所失去的,多去想:“神为我预备了什么样的机会?”你可以一直哀叹所失去的,可以过不去;也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机会”上,期待从神那里领受“过去从未有过的,更大的祝福”。

保罗曾经为福音的奥秘,作了“带锁炼的使者”,却没有在牢狱中忧愁叹息,而是学会知足。在他所写的“监狱书信”里面提到,“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腓立比书1章12节)

美国知名的牧者约翰‧派博牧师,当他罹患癌症的时候,在开刀前他写了一篇文章,叫《不要枉费自己的癌症》。他写了十点想法,求神帮助他,不要枉费了这次生病。他相信神要使用他的癌症,他看身上的癌症是“恩赐”。他要在治疗期间好好读神的话,期盼更多的认识耶稣,晓得祂复活的大能。他要借着癌症帮助自己成圣,并使它成为传福音,为主作见证的好机会。结果癌症都被他利用了。

有一位传道人听说教会里的一位弟兄已经是癌症末期,就赶到到医院去探望他,想要安慰他,为他祷告。没想当他到来到病床边的时候,这位弟兄是出奇的喜乐。不待传道人开口,弟兄已经开始为他所罹患的癌症感谢神,并且在病床上数算主的恩典。

弟兄面带笑容说:“我感谢神,因为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像今天这样与主亲近。感谢神,我不用再为许多事情忧虑了;过去为着事业忧虑、为着家人忧虑、为着自己的健康忧虑,但今天不用再为这些事情忧虑了。”

在人看来他应该是来到了“人生的低谷”,但是对他来说,那是一段与主最亲近的时间。他说:“我要为我的癌症末期举行感恩礼拜,因为离世与主同在,是好得无比的。”虽然他来到了癌症末期,还是感到很幸福,心中充满喜乐。因为他知道所信的是谁,知道在主里的指望,就实实在在的经历到主所赐的平安。

先知哈巴谷是在“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粮,棚内也没有牛”,一片惨淡时,唱出得胜的乐歌。说:“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因为他知道神的作为与古时一样没有改变,他满有信心,愿意谦卑顺服,心存乐观。

弟兄姊妹,“知足”不是源于舒适安逸的环境,而是源于我们明白一切际遇,都有神的安排,而这一切的一切是为了神在我们身上得荣耀,同时也使我们更加接近那将来的荣耀。

若是过去你容易把自己的心情交给环境,受环境支配,随着环境起起伏伏,成为环境的猎物。愿神的真理释放我们,使我们因为掌握决定幸福的关键,而学会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你是行奇事的神,你能让约瑟的牢狱成为你预备他作宰相的学校。你能让烧着烈火的窑,成为但以理的三个朋友见证你荣耀的舞台。借着保罗的遭遇,你让福音更加兴旺,让罗马御营全军,和该撒家里的人都能因为听见福音而信耶稣。求主更新我们的心意,使我们看出正等着为我们效力的环境,将给我们带来的益处。主啊,我们的心尊你为大,我们的灵以你为乐。帮助我们掌握决定幸福的关键,学会知足的秘诀,甘心接受你的带领,仰望你所应许丰富、够用的恩典,作驾驭环境的得胜者。祷告祈求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