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箴1:1-2上(和修版)

1:1 大卫的儿子,以色列王所罗门的箴言:
1:2 要使人懂得智慧和训诲,……

在2节中指出所罗门的箴言是要让读者得着智慧及领受“教训”(新译本)。因此,现代读者要领受训诲,就必须先了解箴言要传递的信息。昨天我们了解到大部分(10-29章)的箴言句子是简短和精辟的,学者们称箴言的智慧言语为短句文学。这些智慧格言有下列的特色:简短、以经验为基础;通常是从细心观察人生和世界而累积出来的道理,并且以容易记忆的方式来表达。因着格言是精简的,所以一句箴言中没有任何赘词和多余的字。

掌握原文的学者赞叹圣经的希伯来箴言为简短、易记和反省人生的精句。可是,当翻译为其他语言时,原文的音律和影响力或许会大打折扣。有学者举了箴10:19为例,原文只有八个字。我们看两本英文译本及三本中文译本作比较,就可见一斑。

The Message:“The more talk, the less truth; the wise measure their words.”(11个字)
NIV: “Sin is not ended by multiplying words, but the prudent hold their tongues.”(13个字)
和修本:“多言多语难免有过;节制嘴唇是有智慧。”(16个字)
吕振中:“多言多语难免有过错;检束嘴唇的乃是通达。”(18个字)
新译本:“多言多语难免有过失;约束自己嘴唇的,是明慧人。”(20个字)

箴言一般来说是字数少,使人容易背诵。可是,圣经翻译者为了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得清楚,难免在字数上无法做到简而精、短而准的要求。但若要保留箴言、格言和谚语的格式时,字句就不能累赘了。当句子做到精简,以致缺乏背景资料时,现代读者就不明白其精义何在,更不知道如何应用了。有华人学者举一些中文谚语作比较,“三思而后行”和“当机立断”,这两句都是人生累积下来的智慧,可是,两者看似是相对的。故此,在应用时,必须先了解当时的状况,才能作出最理想的应用。

有趣的是,箴言的编者偶尔会把“相对”的箴言并列,箴26:4-5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不要照愚昧人的愚昧话回答他,免得你与他一样。要照愚昧人的愚昧话回答他,免得他自以为有智慧。”这是抄写的人出错,还是这句箴言出了问题?都不是。似乎智慧者早已领悟出一个道理,就是何时回答愚昧人、如何回复愚妄人,以及向愚蒙人说什么话,这在乎那是不是合适的时机、合宜的场合、及适切的内容。故此,在日常生活应用箴言时,不能一知半解,死板地搬字过纸。

思想:

读箴言时,有时像读成语一样,若不了解成语的典故,就不能掌握其精义。只死记硬背成语而不知其意,就无法于生活中应用该成语的精神。求主帮助我们思想箴言时,得着圣灵的光照,得着智慧。

 

良友电台、建道神学院合作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