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整本圣经中,只有启示录是彻头彻尾的启示文学,而但以理书的后半部分,即第7-12章,也属于启示文学体裁。
启示文学是比较深奥的文学体裁,读起来像是预言,但是和预言又有很多方面的不同。(参表:启示文学与预言的差异)

1. 什么是启示文学?
启示文学这种体裁是根据启1:1:“耶稣基督的启示”而来的,在第二世纪才逐渐被采用,作为犹太人著作中特别的一种文学体裁。
“启示”这个希腊文原文只在启1:1出现,原来的意思是“以神谕的方式揭开隐蔽的真理。”所谓隐蔽的真理,最大的特征就是着重末世的思想,也就是信徒对复活、基督再来、审判和神的国的期待。这些内容在先知书里也提过,只是并没有系统地表达基本的主题。然而,大部分先知书都是预言,并不包含启示含意。
一位名叫汉森的圣经学者为启示文学定了基本的意义,他指出:“启示文学是由一位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生灵,将天上的奥秘向先见作启示性的沟通。一般来说,是以故事作为架构,其中有很多异象。异象能够引导读者胜过现在的情形,进入超越的情况,使读者在试炼中得到鼓励。异象是将一般的经验颠倒过来,天上的奥秘成为真实世界,现今的危机却成了短暂,幻象式的情景,因为神将忠心的信徒改变这个世界。”根据汉森所综合的的意义,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有关启示文学的特征,其中最明显的的是异象。

2. 启示录浅析
2.1. 启示录的文学类型
2.1.1. 书信:这是约翰写给亚细亚七个教会的信(参1:4)
2.1.2. 预言文学:经文有不少内容和旧约的预言文学一样。
2.1.3. 启示文学:将末世的、隐藏的事情揭露出来。
2.2. 启示录的内容
2.2.1. 第1-3章是丰富的背景,介绍了三类主要人物。
2.2.1.1. 作者约翰:在1:1-11交待了他因为相信基督而被放逐到拔摩海岛,但是他有先知的洞察力,看出现在的逼迫是将来的事的兆头。
2.2.1.2. 基督:在1:12-20,约翰用了出自但10章的内容,再次表达基督是历史和教会的主,只有祂掌握着死亡和阴间钥匙。
2.2.1.3. 教会:在2:1-3:22,约翰对这七间教会既有鼓励,也有警告。
2.2.2. 第4-5章讲到宝座、书卷和羔羊,这些都说明了神在至高无上的威严之中施行统治;同时,约翰也提醒那些怀疑的信徒,基督的受苦确实是为了救赎人类。
2.2.3. 第6-16章是主要内容,结构清晰,约翰把异象以七个为一组巧妙地表达出来,按照这样分类,经文一共有三组异象:
2.2.3.1. 6-7章的七印
2.2.3.2. 8-11章的七号
2.2.3.3. 15-16章的七碗
2.2.4. 整卷启示录中,第12章是神学的关键内容,经文写了两个异象:
2.2.4.1. 一个妇人,身披日头,脚踏月亮,头戴十二星的冠冕。
2.2.4.2. 一条七头十角的大红胧,七头上戴着七个冠冕。
2.2.5. 当我们再往下看经文,就知道约翰是借着妇人怀孕生产来比基督的降世,之后虽然被撒但迫害,神却将祂升高到天上。
2.2.6. 这两个异象带出的神学信息,是指出撒但虽然用尽方法消灭基督,结果却是它自己被击败了,正如12:9说“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在第12章里,约翰同时强调,在救恩已经来到的这个世代,世上既有喜乐,也有灾难,因为撒但向神的子民进行报复。
2.2.7. 第13-14章接着显明这种报复如何借着罗马帝国临到教会,但是罗马帝国也要灭亡,这是第15-16章的内容。~启示录最后用两个城市的故事来作为结束,一个是死亡之城,借用巴比伦的灭亡,讲到罗马因为参与逼迫神的子民而被定罪;至于另一个城就是神的城,神的子民永远能够在里面居住。
2.3. 启示录的结构
整卷经文由四个异象构成:
2.3.1. 第一个异象:写给七间教会的信(1-3章)
2.3.2. 第二个异象:神审判世界的叙述──七印、七号和七碗(4-16章)
2.3.3. 第三个异象:描写巴比伦的毁灭和其中的罪恶社会、宗教以及政府的倒塌(17-21:8)
2.3.4. 第四个异象:神的圣城的建立和人类永恒的归宿(21:9-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