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1. 比喻
在主耶稣的教导中,有三分之一是用比喻的方式表达的,单是路加福音就记载了34个比喻,当中独有的浪子的比喻、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至于用比喻的目的,主耶稣也亲自回答了,是为了教导那些接受真理的人(参太13:11-17;可4:10-12以及路8:9-10)。
除了新约之外,旧约也有比喻,拿单就曾经用比喻责备大卫,整个过程记载在撒下12:1-4。
不过当我们把比喻当作文体来研究的时候,一般来说只是指耶稣基督所讲的比喻,那也代表着主要是查考福音书里有关比喻的内容。
耶稣的比喻充满了属灵意味,在中心的信息之外,往往还有次要的重点,譬如浪子回头的比喻就有多个角度,主题可以是满有怜悯的天父、可以是悔改的浪子,也可以是从大儿子影射法利赛人和文士的角度,把这个比喻看成是带有讽刺性的主题。
比喻主要的作用是为了透过例子,帮助人容易明白真理,所以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单单根据一个比喻的教导而断定整本圣经的教义是什么,这是在解释比喻过程中必须留意的。

2. 比喻的五种类型
2.1. 格言形式
格言式的比喻是指耶稣用一句简短的话来加强祂的信息。举例如下:
太15:14:“任凭他们吧!他们是瞎子领路的,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
在犹太人文化中,“给瞎子引路的”是一句很普通的话,是用来尊称拉比的;而“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主耶稣用这句格言的目的,是教导门徒不要理会法利赛人,因为他们的教训是使人眼目昏花、心灵迟钝的,凡是跟从他们的人,必然会走进灾祸之中。耶稣基督用这个比喻,指出一个没有真正认识真理,只懂得炫耀自己的人,心灵仍然是昏暗的、是闭塞的。
2.2. 隐喻形式
隐喻中没有一些特定的比喻的词。举例如下:
太15:12-13“被拔出来的比喻”。
15:13:“凡栽种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种的,必要拔出来。”神并不是农夫,也不是园丁,主耶稣在这里所指的“凡栽种的物”,是指法利赛人的教义,这些错误的东西,到时候都要被拔出来扔掉。
2.3. 明喻形式
明喻有特定的比喻词。举例如下:
太10:16:“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如同”这个词,提示这是明喻。
若要明白这个比喻的意思,就要看完整段10:1-28的经文了。这段比喻和使徒的使命、以及他们应该如何行事、生活有密切关系,从中可以窥见使徒们所面对的重大挑战。
2.4. 完整故事
意思是把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甚至中间的高潮起伏细节,都详细地交待清楚。每个比喻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举例如下:
2.4.1. 撒种的比喻
2.4.2. 十个童女的比喻
2.4.3. 浪子的比喻
等等。
2.5. 范例形式
是指这个故事有鲜明的教训,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内容大部分围绕着基督徒的生活。举例如下:
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路10:25-34)
比喻是因为一个律法师的问题引发出来的。律法师在当时来说,是钻研摩西律法为专业的律师,他的职务就是指导人民如何按照律法的要求来生活。他来见耶稣的理由很简单,是要试探耶稣。
“好撒玛利亚人”的教训是不分时代、不分地域的,比喻中介绍的每一类人,都可以在现在的环境中找到。
比喻中主要有三类人:
2.5.1. 祭司:祭司是在律法上事奉神的人,深深地明白律法的要求和神的爱,但是他完全不顾路边遍体鳞伤的受害者,反而绕路走了。
2.5.2. 利未人:利末人当然也是事奉神的人,是耶和华挑选他们出来分别为圣的,他主要的工作是解释律法,所以对律法要求“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是绝对陌生的,但是当他看见那位受害者之后,反应竟然和那位祭司一样,绕路走了。经文虽然没有清楚交待那个受害者是什么身分,我们却能肯定地说,他是一个犹太人。祭司和利未人虽然知道律法,却不行出来,完全不顾自己的同胞,反而是一个“撒玛利亚人”帮助了受害者,拯救了他的生命。
2.5.3. 撒玛利亚人:他们是犹太人和外邦人结婚后所生下来的后裔,纯种的犹太人非常憎恶他们,虽然和撒玛利亚人是邻居,却不愿意和他们来往。
耶稣为什么要把祭司和利未人放在这个比喻中呢?是为了藉这些宗教领袖,拆下犹太人在生活中假面具,他们以为自己是义人,并且看不起所有外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