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平行体:
按照鲁益思(C. S. Lewis)的说法,平行体是指用不同的措词,把同样的事说两次,目的是加强经文表达的意思或者观点。平行体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同义平行、反义平行和综合平行。

1. 同义平行
在同义平行里,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第二句用的字是为了强调和重复第一句的意思,使效果更加突出。
例:诗19:1:“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这日到那日发出言语,这夜到那夜传出知识。”两句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作者用同义平行的方法,使意思更加突出。另外,诗1:1:“不行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行”是一个动词,暗示个人在罪上的参与;“站”进一步暗示这是集体的行动;“坐”则代表加入恶人的行列。三句话是平行的,都是劝人不要跟随恶人。而三个动词中,发现意思是层层递进的,让我们体会到,必须经常儆醒,以免掉进恶人的计谋中。

2. 反义平行
故名思义,和同义平行是刚好相反的,第二句用完全相反的字来重复第一句的意思。例:诗1:6:“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两句话是鲜明的对比,第二句从负面的角度,来肯定前面第一句所表达的意思。
在另一些情况中,第二句话有澄清的作用,例如诗20:7:“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神的名”。第一句告诉我们,不要靠任何东西,第二句却说明要信靠谁。

3. 综合平行
当中可以详细分为三种,分别是进阶平行、高潮平行和形式上的平行。
3.1. 进阶平行
是指经文在思想上有进展,第二行添加了第一行的意思,即用层递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平行比同义平行更加普遍。最著名的例子是诗1:3:“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诗人用溪水旁的树来比喻义人,当中带出了三个层面的发展:从结果子到叶子不枯干,最后是凡事顺利,都是针对着义人的结局这个主题,经文的进展是非常明确的。
3.2. 高潮平行
作者的目的是要将思想推向高潮,一般会用几组句子。例:诗29:1-2:“神的众子啊,你们要将荣耀能力归给耶和华,归给耶和华。 要将耶和华的名所当得的荣耀归给他,以圣洁的妆饰敬拜耶和华。”
这两节经文的内容是重复的,是要归荣耀给耶和华,也就是要敬拜耶和华,诗人用宣召的方式,唤起群众敬拜赞美的心,然后一步一步地用高潮来总结。
3.3. 形式上的平行
第二句经文延续第一句的信息。例:诗139:4:“耶和华啊,我舌头上的话,你没有一句不知道的。”第二句“你没有一句不知道的”,便延续了第一句“我舌头上的话”的信息,同时表达出耶和华是全能全知的神。

4. 借喻平行
借喻平行是在第二句经文中,用具体的意象来表达第一句的意思。例:诗103:12:“天离地何等的高,祂的慈爱向敬畏祂的人,也是何等的大。”诗人借用天地之间的距离,来形容神给我们丰富的恩典,更体会到神的爱。
另外,诗1:4也是用了借喻平行的写作用法。“恶人并不是这样,乃像糠秕被风吹散”。第二句用了具体的比喻,说明了恶人的结局。

5. 交叉式的平行
这是诗歌体裁中经常出现的,要找出交叉平行,必须留意经文的文脉。一般来说,第二句所用的语法刚好是和第一句反转的。例:诗81:9:“在你当中不可有别的神,外邦的神,你也不可下拜。”这里用的语法虽然相反,但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强调不可以向别的神下拜。

6. 首尾平行
首尾平行是指经文的内容互相对称,当讲到一个中心之后,再从中心往回来描写,例:诗103篇。
诗103篇是一首赞美诗,大卫称颂神是历史的主宰,祂向人类所施的慈爱比天更高、比海更深。要找出这篇诗的首尾平行,首先要为经文分段。103:1-10是第一个段落;103:11-22是第二个段落,两个段落的主题都是称颂耶和华的慈爱。若把两个段落分成小段,很容易找出首尾的平行。
103:1-5主题是大卫称颂耶和华,103:20-22也是称颂耶和华。103:6-7和103:19都是讲神的权威,103:6说耶和华施行公义,103:19说,他的权柄统管万方,这是第二个平行。103:8和103:17-18则是第三个平行,是讲神的慈爱。强调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他的慈爱永远归于敬畏他的人。103:9和103:14-16的主题都是神的体恤,这是第四个平行,分别讲到耶和华不长久责备。最后的103:10和103:11-13则是神的赦免,指出神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
诗103篇的首尾平行表列:
A. 称颂耶和华(1-5节)
 B. 神的权威(6-7节)
  C. 神的慈爱(8节)
   D. 神的体恤(9节)
    E. 神的赦免(10节)
    E' 神的赦免(11-13节)
   D' 神的体恤(14-16节)
  C' 神的慈爱(17-18节)
 B' 神的权威(19节)
A' 称颂耶和华(20-2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