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创43章记载,面临饥荒但又怕自己的小儿子便雅悯前去埃及会有危险,雅各能怎么做呢?显然雅各只能选择让便雅悯和儿子们同去埃及,所以他就吩咐儿子们为去埃及作好准备,首先要带礼物,包括了有医治果效的乳香和没药,以及迦南地稀有的产品,一种名为榧子的核果及杏仁;还要带齐上回和这回买粮的钱,最后雅各为儿子们祷告,但愿全能的神,这位守约施慈爱的神,能使他的儿子们在埃及大官面前蒙怜悯,而雅各的心也已作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便雅悯不能平安回来,他也没办法,殊不知他会经历失而复得,与爱儿重逢的大喜乐。

创43:15-25就记载了雅各的儿子们再次抵达埃及。当约瑟看见哥哥们和便雅悯同来,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接见他们,而是下令管家领兄弟们到他的官邸,大排筵席招待他们,这样的安排实在出乎哥哥们的意料,所以他们心中自然害怕,以为是为了上次在袋里的钱要对付他们,用诡计逼他们作奴隶,因为当时的习俗,如果小偷不能归还原物或按该物的价值加以赔偿,就会被卖为奴。其实如果约瑟真要这样做,早在他们到达埃及时就可下手,又何必等到他们来到官邸之后呢?可见哥哥们相当害怕,以致于心智混乱,头脑不清。

为了弄清楚约瑟的心意,所以他们就向约瑟的管家探听消息,并重申他们的清白,管家可能早已知道约瑟的安排,所以就安慰他们说钱早已收下,至于他们袋里的钱是神的赐福,神顾念他们,他们实在不须害怕。的确,如果不是神的工作,感动约瑟以善报恶,约瑟也许不会把银子放进哥哥们的袋里,管家还把西缅带出来交给他们。

紧接着创43:26-34记载了约瑟和哥哥们第三次会面。中午时分,约瑟回来,他一见到同父同母的弟弟便雅悯就“爱弟之情发动”,原文直译就是“因他的弟弟而怜爱沸腾”,所以就避开众人进入自己的房间哭了一场,之后洗了脸,勉强控制情绪,再出来和众人一起用餐。

约瑟的仆人摆饭的时候,分成三席:约瑟、他的兄弟、平时和约瑟同吃饭的埃及人,因为埃及人不愿意和外国人同桌吃饭,为什么呢?这可能是埃及人以为自己远胜其他国民,也害怕外国人会吃一些不洁的食物,更可能因为不懂礼仪法规而污染了食物,并且有些动物是埃及人不吃的,但外国人却吃。

而约瑟就安排哥哥们按着长幼次序坐席,这使哥哥们心中诧异,并且分配食物时,还特别使“雅悯所得的比别人多五倍”,“五倍”原文直译就是“五只手”,象征“几倍”,表达了约瑟对这位小弟弟的疼爱之心,可能约瑟也想藉此看看哥哥们有没有真正悔改,会不会像当年一样,嫉妒便雅悯得到“额外的分”。

筵席完毕,粮食也已购买,哥哥们准备返回迦南,创44:1-13描写了约瑟设下陷阱,并追捕雅各的儿子们的经过。

当哥哥们准备启程时,约瑟就吩咐管家做三件事,就是按各人所能带的,把粮食装满的各的袋子,因为这和保存家人的性命有关,所以供应的粮食越多越好。

并且又要把各人所带来的钱放回各人的袋子里,最后要偷偷的把约瑟的银酒杯放在便雅悯的粮袋中。一般的饮酒的杯是用陶器造的,约瑟这杯却是银杯,表明约瑟身分高贵,并且根据管家后来所说,这杯是约瑟用来“占卜”之用,这是指把水倒入油里,又或是把油倒入水里,看油和水在杯中如何混杂,也有向杯里的水丢一块小石头或一片金属,看水纹的波动,然后猜测将来或隐秘的事。有学者就指出,这可能暗示当时的约瑟已受到埃及人的影响,认为神会透过酒杯来表明祂的心意。

当约瑟的哥哥们欢天喜地的向着迦南进发之时,他们想都没想到后有追兵!管家领兵追上他们,并控告他们以恶报善,忘恩负义,竟偷去了主人用来占卜的杯,哥哥们立刻否认,并且愿意让管家搜查袋子,还立下毒誓,如果在谁的袋子里找到酒杯,谁就该死,并且他们也愿意为奴,这反映出哥哥们不相信有人偷去酒杯,而且他们愿意全体共同承担责任。

结果,这酒杯竟在便雅悯的粮袋中搜出来,这一下晴天霹雳,他们也只好跟着管家回到约瑟的家里。

一见到约瑟,哥哥们立刻“俯伏于地”,他们之前见约瑟时,都是“脸伏于地,向他叩拜”,是很尊敬的敬礼礼仪,现在却整个人都伏在地上,除了尊敬还是求情的表示。

约瑟马上指控他们,这时候犹大代表兄弟们回应,他首先承认罪证确凿,他们的确有罪所以应该受罚,那就是他们十一个兄弟都愿意作约瑟的奴仆,这表示他们不准备回去见雅各,也不能带粮食回去,那么他们的家人和下一代都要饿死,这是惨痛的代价,为的就是和便雅悯同受苦难。

有学者就指出,犹大从来没有承认他们或者便雅悯偷去银杯,他只说:“在他手中搜出杯来”,这暗示他深信幼弟没有做这恶事,但为何他们会落到这样的田地呢?犹大的答案是:“神已经查出仆人的罪孽了”,犹大似乎觉得这次遭遇,是神为了刑罚他们以前恶待约瑟。

至此,我们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约瑟要这样做,目的不是报复,而是帮助哥哥们更清楚面对曾恶待他的事,而神查出他们的罪孽,也不是为了要刑罚他们,反而是要帮助哥哥们与约瑟和好!

对于犹大的提议,约瑟不能接受,他坚持在谁袋中搜出酒杯,那人就要作约瑟的奴仆,其他们则可以回家。哥哥们当然不肯,所以犹大又向约瑟求情,他指出如果便雅悯不能平安的回到老父亲那儿,父亲一定承受不了这致命的打击,而且他自己又曾以生命担保一定会带便雅悯回去,所以他恳求约瑟,让他来代替便雅悯,留在埃及为奴。在此,学者特别指出,犹大愿意为父亲所偏爱的弟弟而牺牲自己,这是圣经第一次提到“代人受苦”。

一个曾经提议把弟弟卖给以实玛利商人为奴的犹大,现在竟甘愿代替另一个弟弟为奴,这使约瑟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创45:1-15就记载了约瑟和兄弟们相认的场景。

约瑟首先吩咐侍从退出,然后放声大哭,连“法老家中的人都听见了”,这可能是因为约瑟的官邸和法老的宫殿相连,也可能是有人把消息向法老的家人报道。

当约瑟向哥哥们说:“我是约瑟”时,哥哥们的反应是:“在他面前都惊惶”,“惊惶”是描写人因害怕而目瞪口呆,常是指面对敌攻打时的反应,为了消除哥哥们的惊恐,约瑟又对他们说:“请你们近前来”,这句话把兄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然后约瑟再向他们确定自己的身分:“我是你们的兄弟,就是你们所卖到埃及的”,这一下哥哥们不再怀疑,知道眼前的埃及大官真的是他们的弟弟约瑟,因为卖约瑟一事是只有他们兄弟知道的秘密。

接着约瑟就安慰哥哥们,不要为过去所做的“自忧自恨”,这是知道并承认做错事应有的反应,但为什么约瑟要他们不再忧愁和怪责自己呢?这是因为他们把约瑟卖到埃及为奴,乃是神藉此差约瑟先到埃及,好叫约瑟能帮助家人渡过饥荒,保存大家的性命。

神的作为真是奇妙!哥哥们卖约瑟是出于恶意,但神却把他们的恶转变为善,就正如约瑟所说的:“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

约瑟并要兄弟们赶快回到迦南地,把好消息告诉父亲,也要把全部的家人带到埃及来。说完这些话,约瑟还主动的拥抱每个哥哥,亲吻他们,这表示他真的完全饶恕他们,心中没有半点怨恨!

下一回,我们将会看见约瑟与父亲重逢,而这一切都见证了神的信实和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