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这几次我们都在说“独处”的能力这个话题,不仅谈到一些所谓的学术理论,也说到一些实际操作的方法。但如果说,我们根本没有时间独处的话,又怎么样呢?尤其在这个时代,我们生活在时刻地忙碌中,忙着赶进度,忙着应酬,忙着送孩子去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忙着锻练身体顺便发张照片加个定位,忙着快餐和快速的聚餐。好像人们几乎都是用忙碌来作衡量自我重要性的尺度。“我很忙”有时候代表着“我有事业”,“我很忙”代表着“我能力很强”,“我很忙”代表着“我生活丰富”,“我很忙”也可能代表着“我的事情才最重要”……

“忙”不仅代表着我们的时间被占据,或许也是我们无法面对停下来,不忙的时刻。或许曾经我们也是一个安静的人,但是世界的大染缸也不断地将我们上色,使我们“不忙”的时候心慌焦虑,因为周围的人都在忙,群体中大家都有所追求东奔西跑,而只有我没有跟上大家的节奏,于是,我们在这种担忧中也越来越忙,渐渐在繁忙中迷失自己,没有时间与自己相处,与心灵脱节,所以更使我们害怕寂寞,害怕面对孤寂的自我。

几年前一个动物实验发现,给单只老鼠注射兴奋剂,需要很高剂量,老鼠才会毙命。但是如果给一群老鼠注射,它们会彼此刺激,只要少量的兴奋剂就会使他们群体毙命。研究者甚至发现,把一只没有用药的老鼠放在一群用药的老鼠当中,十分钟也会毙命。记得曾经常常开玩笑说到一个词叫“脑波干扰”,就好像我们自己的脑电波会受到其他人的脑电波干扰一样,不知不觉受到影响和牵引。虽说我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脑神经学的这种显现,但是事实显示,无论有意或无意,我们是非常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的各项实验研究也显明,群体对个体有的影响非常之大。在群体之中,我们个人会迷失,甚至会作出很多违背自己意愿的举动,甚至这些举动是我们无意识中受到影响的,久而久之,我们变得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什么,最终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所以,从这种层面上来说,独处更是必要的,至少独处让我们还有空间思考“我是谁”。

独处,就是赤裸裸地在上帝面前面对真实的自己,很可能叫人不安。就像一位作家所说的:“独处除去了生活中的鹰架──就是那些把我撑高,让我感到自己很重要的东西。在独处中,我没有朋友可以交谈,没有电话,没有会议让我处理,没有电视可以欣赏,没有音乐、书籍或报纸,分散我的注意力。我无法把成就、履历表、财产、或是关系带进来,我只能‘照我本像’,成为上帝面前的一个罪人。”

独处揭开了所有的面具,面对了真实的自我,让人们无所遁形。当然,也可以显明出人内在的丰富。美国的大自然作家梭罗最能享受独处的乐趣。有人说,听梭罗与山雀十分钟的对话,远比吃一顿满汉全席还有收获!

人们总是匆匆忙忙,把生活压缩得透不过气来,希望借此捕捉更多的奖牌。匆忙或许并不会让我们失去信心,但让我们分心、焦虑、失去灵性的敏锐、向试探妥协。难怪心理学家荣格说:“匆忙不是属于魔鬼,匆忙就是魔鬼。”

使徒保罗刚信主时,无论是在大马士革,还是在耶路撒冷,都到处碰壁。路加医生很技巧地描写到,保罗一走,教会的人数就增加了:“于是扫罗在耶路撒冷和门徒出入来往,奉主的名放胆传道,并与说希腊话的犹太人讲论辩驳;他们却想法子要杀他。弟兄们知道了就送他(指保罗)下凯撒利亚,打发他往大数去。那时,犹太、加利利、撒马利亚各处的教会都得平安,被建立;凡事敬畏主,蒙圣灵的安慰,人数就增多了。”(使徒行传9:30-31)

后来,保罗经过了阿拉伯旷野三年的独自隐居,当巴拿巴再次找到他时,他已经是一个满有恩典和智慧的使徒了。

对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影响最深的圣安东尼,被人称作沙漠教父。他出身富庶,却尽散家财,周济贫穷,退隐于埃及旷野廿年。他复出后充满了智慧,成为许多人的祝福。

人们总是说,我们花不起时间独处,我们没有时间默想、反省、祷告和读经。当然,我们今天不可能隐居独处,但是,我们也看到,摩西、以利亚、保罗、施洗约翰和主耶稣做出的榜样──他们都是大忙人,但都懂得从独处中得力。主耶稣能力的泉源,也是祂从不妥协让出的,就是祂与父独处的时间。

独处,也意味着操练和经历等待和忍耐。圣经很注重“等待”(等待即是慢),神很看重“等待”的价值。这就与世俗文化大相径庭,完全相反。世俗文化认为“等待”是浪费时间,但神却在自然世界和人类生活中,安排了许多需要等待的现实。例如栽种树木瓜果,你必须等待它们成长;母亲怀孕,必须等待让胎儿发展;生病必须等待复原;要吃好东西,必须花时间去作,我们要等才能吃到。在基督徒灵命长进过程中,等待是十分重要的过程。等待也是神处理事的原则,神的时间,往往走得很慢,我们等待得不耐烦。但也因为花时间等待神的作为,我们会一点一点更明白神的旨意。

独处,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艺术。我们不是要偶然地慢下来闻闻路旁的花香,也不是安静下来,只是为了准备讲章。我们乃是要有节制地花时间独处,使我们能清醒地面对心灵的挣扎与吶喊,来校正自己的焦距,来调整自己的视野。

独处不只需要时间,更是一种态度,一种从世界中分别出来,甚至疏离自己的激情与雄心的态度。这是许多宗教所追求的。但独处不是个人的修行,乃是在繁忙中回归上帝的操练,是除去尘埃,滋润生命,帮助成长的泉源。

罗马书8:24-25:
“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

打开心窗,领受神所赐的平安喜乐;定睛仰望,献上开启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