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大纲:

小组读经

观察与解释(observ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经文有何特色?
圣经问答游戏(经文冷知识)
1. 重温:
a. 百夫长犹流带同保罗和囚犯们改换船只是在哪一个港口?
b. 船只来自何处?从地图看这两个港口有何特点?(徒27:5-6)
c. 怎样知道这是一艘运送麦子的船?(徒27:38)
2. 重温:
这艘船有多大?能载多少人?(徒27:37)
3. 重温:
a. 从每拉换乘大船以后,是否一帆风顺?
b. 原因是什么?(徒27:7)
c. “船行得慢,仅仅来到……被风拦阻……仅仅来到……”,预示这次航海之路会是有怎样遭遇?(徒27:7-8)
4. “禁食的节期”什么意思?
a. 指赎罪日,犹太历的七月初十日(利23:27-28,25:9)。推算公元59年时,它在阳历10月5日。
b. 在10月中之前不久离开佳澳,而行船危险的季节约开始于9月14日,直到11月11日,一直到冬天过去。所以圣经说“行船又危险”在几章几节?(徒27:9)
c. 还有哪一节讲到这段时间是快过冬了?(徒27:12)
5. 百夫长不听保罗的航海意见,是否正常?(徒27:11)
为何保罗的航海意见比掌舵和船主准确?(徒27:21)
6. 船上旅客主流的意见是离开佳澳?还是随从保罗的意见停留在佳澳?(徒27:12)
7. 这时,这艘船是在哪一海岛的南边行驶?(居比路?革哩底?海南岛?)
8. 南风后,启航,但遇到什么风?此风势什么意思?
(徒27:14,译为“北三分一东风”。)(不多时、有一种东北台风叫拉革罗(即:东北风)扑下来。吕振中;可是过了不久,有一股名叫“友拉革罗”“友拉革罗”意即“东北风”的飓风,向岛上吹袭。新译本)。
9. 为何收小船如此辛苦?除了台风还有什么问题?(徒27:16)
10. 为何用缆索绑船底?(徒27:17)
11. 为何落下船蓬?(徒27:17);赛耳底沙滩在何处?
(非洲古利奈溪边,遥远。)
12. 从徒27:17-19,共进行了几件防灾措施?
(绑底、落蓬、抛货、抛弃船身器具。)
13. 抛弃船上器具是在第几天?(徒27:19)
14. 路加怎样形容他们的前途?(徒27:20)这种状况持续多久?(徒27:27)

应用(application)
经文与生活。这段经文与自己的生活有何关系?系?
1. 人生会否也像漫漫航海路?
2. 日子像被风拦阻时,有何面对的方法?
“耶稣醒了,斥责风,向海说:‘住了吧!静了吧!’风就止住,大大地平静了。”(可4:39)
“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搅动大海,使海中的波浪匉訇-万军之耶和华是我的名。”(赛51:15;耶31:35)
《求主操舵》(Jesus, Saviour, Pilot Me,《新编赞美诗》442首,《赞美诗》269首,John E. Gould 曲,Edward Hopper词):
求主耶稣来操我舵,去经过苦海洪波;
教我能遵祢旨意而作,求主耶稣来操我舵。
大风浪扑面而来,多礁石堪累隐灾;
恳求祢作我灵主宰,求主耶稣多恩待。
求主耶稣来操我舵,去经过苦海洪波;
掌海洋全能之主,求主耶稣来操我舵。

丙午风灾
在1906年,香港发生了本地宣教的重要事迹,值得一提。
那是因香港最严重的风灾之一,使一万至一万五千人罹难,失踪人数达1349人,而当时香港的总人口才是32万9600多人。这名为“丙午风灾”的飓风也造成香港教会史的短宣烙印,网上有一段文字:“1906年9月18日,他与四位神学生贺道培、郑容枝、梁芹波、王挺生在乘船往屯门布道途中遇上台风(丙午风灾)。飓风时间虽然不长,但十分猛烈,天文台当时又无警号或预告,结果布道船被打沉。”这位传道人尝试拯救船上每个人,结果他葬身大海,最后全船仅剩下两位船员生还,四位神学生也全都罹难。”
这是香港圣公会第四任主教,曾多年在中国宣教的圣保罗书院校长霍约瑟牧师(The Right Reverend Joseph Charles Hoare, D.D.)的离世见证。教会为纪念他英年55岁就葬身香港海域,特立碑石纪念缅怀,此碑至今仍置于中环会督府内。另外在屯门圣彼得教堂里,也有纪念他的碑石。

风浪是可怕的,但更可怕是对创造天地海的上帝不敬畏!

讲义:

徒27:9-20:“走的日子多了,已经过了禁食的节期,行船又危险,保罗就劝众人说:‘众位,我看这次行船,不但货物和船要受损伤,大遭破坏,连我们的性命也难保。’但百夫长信从掌船的和船主,不信从保罗所说的。且因在这海口过冬不便,船上的人就多半说,不如开船离开这地方,或者能到菲尼基过冬。菲尼基是克里特的一个海口,一面朝东北,一面朝东南。这时,微微起了南风,他们以为得意,就起了锚,贴近克里特行去。不多几时,狂风从岛上扑下来;那风名叫‘友拉革罗’。船被风抓住,敌不住风,我们就任风刮去。贴着一个小岛的背风岸奔行,那岛名叫高大,在那里仅仅收住了小船。既然把小船拉上来,就用缆索捆绑船底,又恐怕在赛耳底沙滩上搁了浅,就落下篷来,任船飘去。我们被风浪逼得甚急,第二天众人就把货物抛在海里。到第三天,他们又亲手把船上的器具抛弃了。太阳和星辰多日不显露,又有狂风大浪催逼,我们得救的指望就都绝了。”

上一次查考的漫漫航海路,那么你心中会不会有个想法?怎么以前那个年代的人都不会晕船呢?保罗从凯撒利亚启程,乘船渡海,展开到罗马的3200公里的旅程,沿着海岸线往北边航行,一直的漂流,确实非常漫长,换作是今天的我们,也许会吐个半死。其实在船上除了保罗以外,还有御营里的一位百夫长犹流和兵丁,负责看守他和其他囚犯。另外还有帖撒罗尼迦人亚里达古,和作者路加。我们从哪里能够看见路加的踪影呢?请观察徒27:1,“非斯都既然定规了我们坐船往意大利去。”路加很详细的以日记的方式记载,往后的徒28:11,让我们知道这一趟的航程,足足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看到上帝不是单单保护着他的仆人保罗,也让他在服侍的过程中,有两位很敬虔,也很忠诚的好朋友,好伙伴;他们毫无怨言的放弃自由,冒着生命的危险,一路上陪伴着保罗,前往罗马传扬福音,那是何等的美好。除了时间和地理位置的记载,路加还在3节写了一句:“犹流宽待保罗,允许他往朋友那里去,受他们的照应。”明显的保罗是被尊重的,也得到某种程度的自由,处处都能感受到上帝的恩典与供应。只要我们行的是合乎他的心意,上帝一定会开路,一定会引领。

今天要查考的是徒27:9-20。使徒行传一共有28章,所以来到27章是一个很紧张的一章。因为讲到保罗离开巴勒斯坦地凯撒利亚,然后要去罗马的航海的行程。上一次讨论过了1-8节,今天是继续9-20节,所以我们的题目没有变的仍然是:“漫漫航海路”。

看经文徒27:9-20:“走的日子多了,已经过了禁食的节期,行船又危险,保罗就劝众人说:‘众位,我看这次行船,不但货物和船要受损伤,大遭破坏,连我们的性命也难保。’但百夫长信从掌船的和船主,不信从保罗所说的。且因在这海口过冬不便,船上的人就多半说,不如开船离开这地方,或者能到菲尼基过冬。菲尼基是克里特的一个海口,一面朝东北,一面朝东南。这时,微微起了南风,他们以为得意,就起了锚,贴近克里特行去。不多几时,狂风从岛上扑下来;那风名叫‘友拉革罗’。船被风抓住,敌不住风,我们就任风刮去。贴着一个小岛的背风岸奔行,那岛名叫高大,在那里仅仅收住了小船。既然把小船拉上来,就用缆索捆绑船底,又恐怕在赛耳底沙滩上搁了浅,就落下篷来,任船飘去。我们被风浪逼得甚急,第二天众人就把货物抛在海里。到第三天,他们又亲手把船上的器具抛弃了。太阳和星辰多日不显露,又有狂风大浪催逼,我们得救的指望就都绝了。”

如果经历过海难的话,看这一段经文就挑起昔日痛苦的经验了。这一段经文的内容很丰富,首先仍然要延续这一段记载的上文。1-8节提过的两、三样重点:百夫长名字叫犹流,他带着保罗,他看管很多囚犯,那么出发以后改换船只,而改换船的那个港口叫每拉,记载在5节。在那里他们换了另一只船经文在6节,而那只船是从亚历山大来的,亚历山大是一个很大的港口,是北非很著名的一个大城市。从地图上看,亚历山大跟每拉有一个特点,是横跨了地中海,从亚历山大到北边是一条线就是每拉。亚历山大的这只船,是运送麦子、谷物的,经文记载在38节。读一下徒27:38:“他们吃饱了,就把船上的麦子,抛在海里,为要叫船轻一点。”意思是这艘船,主要运送麦子到罗马。先去每拉,然后再到意大利的罗马。

另外一个问题,这艘船有多大?是在书籍里看到实际的数字描述,长180尺,宽95尺,深43尺,能够承载乘客,这一次圣经记载有276个人。这是一艘二千年前的大船,但是风很不顺,所以无论是在4节描述的“风不顺”,7-8节的“仅仅来到一个地方叫佳澳”。

现在就来到今天要看的9节以下经文,9节非常难,但是需要知道的。“已经过了禁食的节期”是什么?旧约参考的经文,赎罪日在利23:27-28跟利25:9。犹太人读使徒行传,看到禁食的节期,他们都知道是赎罪日。在这个节日里他们犹太人的律法7月10号,在西洋的历法说是10月5号,怎么知道10月5号呢?这一年如果是公元59年的话,这是从保罗的行程,一步一步推算到这里,就知道现在9节讲的,过了阳历的10月5号,面临的是冬天。我们都没有去地中海度过10月,只是要留意,10月他们是进入冬天了。怎么知道呢?徒27:12:“且因在这海口过冬不便”。所以这里的时间是要面临冬天,所以冬天它有一个特色,就是9节所讲的行船有危险。

接下来保罗讲了一句话,保罗是要停留,因为他知道很危险。还有船上还有很多人,根据保罗这么多年丰富的航海经验,他当然要保障大家的安全。保罗真的拥有很丰富的经验,但是那个船主经验应该也不少。保罗说:我们不要前进。这有一个属灵教训的就是:我们基督徒的勇敢跟信心,不是盲目的,危险的时候应该停就停。而且你是带着很多人。如果过马路很多车,你说:我信耶稣,不要管车如何,我就要过去,不可以这样,不能试探主;还有基督徒生病也要看医生,基督徒的信心是要有正确的知识跟真理作基础。

保罗的意见,从11节很明显看到百夫长是没有接受,因为百夫长不是想听从一个囚犯的说法,而且这个船是由船主说了算,通常船主是一艘船的最高的领袖,应该听最高领袖的意见。他们的意见跟保罗的意见不一样,可能当时快到冬天了,船上有很多粮食,那边的人赶着要吃饭,如果你延迟了,他们就没饭可吃。考虑到很多因素。商业的目的,要争取那几个月,如果冬天是三个月的话,那要提前三个月交货,拿金银入账。延后说不定要赔钱,说不定还要加利息,这个背后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原因,这是非常合理的推测。所以根据经文百夫长不接受保罗的意见,要继续行程,不作停留。

下面要提出一个地理方面,就是我们查经有的时候问:何地?再具体一点,一定是在地中海。我给大家选择题,他们现在来到哪一个岛的南边行驶?第一个是居比路(或称为塞浦路斯);第二个是革哩底;第三个是海南岛。海南岛是中国的最南边。答案是:革哩底。它是在地中海中央的位置。比较瘦一点,好像排骨。居比路像一个鸡腿。居比路在右边。意大利都知道,在上学的时候,我们说意大利是女孩子的高跟鞋。

这个时候他们遇到了风,这个风在圣经里面第一次记录的。原来以前台风都有名字,不只是现在。这个传统看新约圣经,罗马帝国时代的风也有名字,今次的风叫“友拉革罗”,意思是东北的飓风,是从东北方向吹过来的,右上角,这样吹下来的是寒冷的风。那么本来南面有风(13节:起了南风),他们就觉得安全,温暖的风,结果,却是台风扑下来了。

后面他们就连续做了三、四个抢救的措施。为什么要收起小船?而收起这个小船这么辛苦?那个小船是救生艇,因为这里说:他们抢救那个小船,用绳索把小船给固定好。还有个原因,从研究的书里面看到为什么那么辛苦也要抢救这个小船,是因为风跟雨是一起来的,那个小船是满了水,他们要很辛苦的用绳子把船绑起来。然后将水弄出去,减轻船的重量。所以看17节:小船拉上来用绳索捆绑。17节的后半句,“……又恐怕在赛耳底沙滩上搁了浅”,赛耳底沙滩在哪里?要看地图,靠近非洲沿岸,就是利比亚,也就是古利奈的西边北非。所以现在他们是在这个位置,恐怕吹到那么远。结果他们就要把大船的篷拉下来,所以这是第二个抢救的步骤,“拉下篷来”的话代表了那个掌舵的就不能再控制方向了,所以17节最后说:任船飘去。

270多个人,晕船的话会吐,会有各种反应。18节说:被风逼得甚急,到了第二天,就把自己的行李、衣服、保罗蒙朋友照应在西顿港的时候送的礼物都扔了。食物肯定是最后要扔的,可能有些书,皮卷、那些衣服或者重的东西,因为很多人坐船到罗马的话,可能是搬家,重大的行李,所以这是第三步的抢救措施:扔东西。

第三天,他们又做救灾了,是亲手把船上的器具都抛掉了。这个时候是最危险的,船上的桌、椅、板凳,或者是床的家具都要抛掉,好像已经走到最后一步了。20节:太阳和星辰多日不显露,狂风大浪催逼。这一段来到一个死阴幽谷的极点,他最后说:我们得救的指望就都绝了。这个真的很可怕,因为以前没有GPS,他们是看太阳和星辰来辨识方向。看路加写使徒行传来到结束之前的一章,他没有把过去保罗传福音,那么多次的坐船经过写出来,现在他才告诉我们这一次。可是,这次的坐船却不是一个度假、享受游艇的悠闲生活,他们现在是没有指望的了。

介绍一个宣教士的见证,关于香港圣公会第四任主教霍约瑟牧师的经历。霍约瑟牧师早期曾经在国内做宣教士,后来才到香港的圣公会圣保罗书院做校长。每年暑假他就带学生到香港周围的岛屿,到农村去传福音。有一年他们到香港的屯门,那是1906年,他带领四个男同学去传福音。但是那次就有台风,回来的时候他们五个人坐一只小船,从屯门返回香港岛,结果却死在海上。那年的风灾叫丙午风灾,是在1906年了,丙午风灾就是根据那个年分。但是伟大的故事,是有一位学校的校长,带同四位学生去传福音,却葬身在大海,后来有人在一个海岛上发现了他的一本灵修的书。在香港的屯门,有一间教堂,名叫圣公会圣彼得教堂内,有一个石碑纪念他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保罗在地中海也可以殉道啊!

当接受主差遣去传福音的时候,若在不能够掌握自己的交通工具时,甚或遇到突发的危险,便把生命先交托给神。古代的人传福音,就有这样的牺牲跟爱心,有不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