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员:李重恩

Loading Player...

1. 约伯因着切身的体验,明白那些被恶人搅扰的困乏人的心愿、体会被囚的人的期望、知道被奴役的人的需要,设身处地了解这些感受。

2. 约伯继续思想落在苦难的人生存的意义。(伯3:20-23)
2.1. “受患难的人”“心中愁苦的人”,是约伯自己的写照。
2.2. 约伯问到死亡的问题
2.2.1. 约伯问神为何有生命赐予人,人到底生存有何意义?
2.2.2. 神为何又弃绝受苦的人?约伯认为,遭灾难是因神弃绝人的结果。人常在困苦中,最苦的莫如被神弃绝。
2.2.3. 受患难的人切望死亡的来临,甚至寻求“死”如同寻求珍宝。
2.2.4. 约伯形容受苦的人看见坟墓,倒快乐非常,因为不用再在愁苦中讨生活。
2.2.5. 受苦人看不见出路,路途有如被遮隐着一般,神不向他显露启示,他就活在完全无望之中。
2.2.6. 智慧文学的用语中,“道路”指人的行为,生活的秩序以及个人的命运。
2.3. 约伯从三方面表达他的痛苦
2.3.1. 以泪洗面,只有叹息,没有食欲;唉哼,表达约伯可能藉大声喊叫,以发泄内心的痛苦。
2.3.2. 如患上忧郁症的病人般,终日惶恐度日惧怕苦难,恐惧的心理常追迫着他。
2.3.3. 内心没有一刻的安静“不得安逸”指在心中没有安宁;“不得平静”指内心起伏不定;“不得安息”指身体没有休息释放的机会,难以放松。
2.4. 典型的受苦者的心境。
2.4.1. 约伯在孤单无助中,表达最真实的感受,发泄内心的痛苦,生命的脆弱与厄运使他对人生极度失望与无奈,并咒诅自己的生命,热切地求死。
2.4.2. 约伯在受苦中感叹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生存的根本意义。
2.4.3. 约伯最痛苦的,是神赐予人生命,但又给人苦难,像弃掉了人一般,而最苦的,是生命中没有神。
2.5. 学习约伯,以最真实的一面对己对人对神,诚实面对内心的感受,愿意表达,寻求答案。

3. 以利法的发言(伯4:1-21)
3.1. 以利法是约伯的朋友中最年长,最得高望重的。
3.2. 以利法认为约伯没有认罪悔改之意,不能听取别人之言。(伯4:1)
3.3. 以利法认为无辜的人不会无故灭亡,正直的人不会被剪除,约伯所受的痛苦,是因为约伯犯罪之果。(伯4:7)
3.3.1. 田园的比喻(伯4:8-9)培植耕种罪孽的人或是撒播毒害的人,都必收同样的果子。神的忿怒也会消灭这样的人,正如旷野狂风摧毁禾田一般。
3.3.2. 狮子的比喻(伯4:10-11)凶猛狮子的吼叫,少壮狮子的牙齿有一天它们都会归于无有,或会饿死,或是离散至死。
3.3.3. 以利法以此暗示约伯,叫他省察,是否因罪恶而遭神审判。
3.4. 以利法分享自己所见的异象(伯4:12-21)
3.4.1. 以利法描述在深夜中,世人沉睡之际,得到的异象。以利法不能辨别异象中灵的形状,但知道它的确存在。(伯4:12-16)
3.4.2. 面对两个重要的问题,答案否定的(伯4:17)人在神面前怎能称为公义?人在神面前是否可显出洁净?这两个。
3.4.3. 以利法指出天使与创造主比较时也显出他们的弱点,用尘土所造的人,情况岂不更差吗!(伯4:18)
3.4.4. 以利法以“帐棚”喻为人的身体,人的生命脆弱而短暂,且一定会犯罪,所遭遇的苦难是罪的结果。提醒约伯不要像世人般,无智慧而死。(伯4:20-21)

4. 以利法是“正常人”的反应
4.1 以利法没有先查问约伯有何罪,只用所谓“正常”的推论:种什么得什么的观念,来断定约伯必定与罪有关,才惹神的惩罚。
4.2. 可能昔日约伯曾扶持的人,大部分的遭遇都与罪有关。
4.3. 以利法赞扬约伯过去在人软弱时或是跌倒时,用坚定不移的信心与教导,坚固许多人,继续有力面对前路。但以利法不明白约伯为何懂得教人,而不懂得教自己。(伯4:3-4)

5. 我们的反省
5.1 当别人有祸患临到时,我们的反应会否如以利法般,未向当事人查问便断定结果呢?
5.2. 是否也察觉到,苦难的背后,未必是因着个人的罪行呢?
5.3. 别人的罪行,也可能无辜地祸及他人。
5.4. 当有朋友遭患难之际,我们的心胸是否容得下别人将情绪坦白的剖白,放下一己的感受,以基督的爱心,仍保持忍耐与接纳,去聆听受苦者最深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