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员:陶丽敏

Loading Player...

 

约拿书第一部分由1:1-16,经文载约拿蒙召工作、违命,以至被神拦阻。内容曲折,又能启发人的思考,尤其是神使用了一批异教的水手,反映了约拿在信仰上偏执的陷憾,对当时的以色列人又或是对今天的信徒,都有值得仔细反省的地方。

拿1:1-3:约拿蒙神的呼召,要宣讲的内容其实和其他先知没有什么不同,主要是警告,所不同的是针对的对象。这些对象却令约拿陷入极大的挣扎里,因为亚述是以色列正在面对的强敌。在约拿的心目中,这民族绝对应该被神所灭,怎么会有蒙神拯救的可能呢?再者如果他宣讲的信息为尼尼微人接纳,国家的大敌因他的工作而生还,他岂不是成了民族罪人、卖国贼,面对这个解不开的难题。约拿作出了回应,神要他向东走,他撰择向西走,好像越远离执行使命的地点,使命就越不会落实,或许是不会再由约拿去执行。虽然在今天看来,这种行动十分幼稚可笑,但约拿能作的大概也只有这样。经文提到的他施在今天什么地方,已没法作正确的考证,但一般认为在今天西班牙南部,是那个时代西边的极点,距东边的尼尼微极远。

我们的信仰是知识和行为两者的结合,知道了又能做出来。单有行为,没有知识,我们很容易会盲目作错事,因为没有认识清楚那衡量的标准,不懂判别,正如俗语所说的“好心作坏事”,作了不合神心意的事。有知识而没有行动,那么只是你头脑上被别人多了一点知识,叫”基督教”而已,约拿的问题在于他知道的不少,能不能付诸行动却是另一回事。

真正的信仰会令人改变,其中一种改变是对价值观的改变:未信之前,我们的判断是属人的、偏狭的和有仇必报的,信主之后,判断要变作属神的、普世的和以爱挽回的看法,这种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却是每一个信徒毕生努力的目标。约拿在信仰上的固执就是耶和华神是以色列民族所独占,神唯一赐福予以色列人,其他民族与这福份不相配。从拿2章约拿的祈祷里,我们知道约拿的神学知识很深入又全面,但就是过不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这个关口,以至使命与民族感情产生冲突时,他产生极大的反弹。

每个信徒都可能有他信仰的盲点,要纠正就得平时多读圣经,多作信仰反省,认识真正的神的信息。另一方面多祈祷,在与神的交通中,明白神的心意,不断对自己的信仰生命作出调整,更贴近神的心肠。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思套到神身上,把神变作是我以为应该是那个样子、一定跟我想法去做的神,这是一种扭曲了的信仰,想操控神,要神按我的心意去作事,而不是顺服神。

神对信徒的要求就是学习用神的心怀去爱人,用神的眼光去看人。从这里看,我们就必须要常常调整我看待这世界的眼光,尤其是恩慈看待人的软弱,不要忘了自己也是蒙恩得救的罪人,不会被那些我以为是罪大恶极的人好。

拿1:4-10:约拿逃跑,却遭到神的阻止,到约帕乘船要“躲避耶和华”,以先知对神认识,这是不可能的,其实约拿要逃避的是不去执行耶和华的使命,但神以大风浪破坏约拿的计划。约帕在非利士地,当时的航海权为腓尼基人所操纵,约拿要逃避一群外邦人,却又进入另一批外邦人中,更要去一个遥远的外邦地区不是很矛盾吗?

第4-5节是一个对比强烈却又十分荒谬的场面,在大风浪中猛烈摇摆的船上,一边是喧闹走动、非常惊慌的水手们,他们竭力挣扎求存;另一边则是躺在舱底、睡得死死的约拿,似乎生死无动于衷。在那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所拜的神,所以第5节水手各自求拜是十分自然的事,只是这些求拜都没作用。唯一什么都不作的是睡熟了的约拿,这种对周遭漠不关心的反应,实在令人费解,但我们可以想一想陷于信仰低谷的约拿,现在连生命的动力也受到影响,安睡是冷漠的心态,绝对不是心里有主的平安的表现。

第6节船主的提问其实有点不客气,他在质问约拿“这个关头你怎能睡呢?还不快点拜拜你的神,看祂能不能救救我们的命!”

第7节用掣签,就是抽签的方法找出元凶,在圣经里并非第一次,约书亚记第七章亚干犯罪,也是用类似的方法找出元凶,这方法可能是当时中东地区常使用的。被抽出来的约拿面对了一场审问,他回应的内容是他自己对神的认识和信念,可是却对他的行为成为很深刻的讽剌。他说自己敬畏耶和华,可是逃跑违背神命令的先知,无论如何都谈不上敬畏吧!海洋和陆地都为神所创造,自然归神所管辖,那么约拿又能逃到那里?这不是一番荒唐的、自相矛盾的说话吗!

所以外邦水手回应的话“你作的是什么事呢?”在语气上带有谴责的意思,就是你说你的神这么厉害,你怎可以作这样笨的事呢?水手们的态度也由第5节的“惧怕”变成了第10节的“大大惧怕”,因为这场风暴不再是一般的天气现象,而是他们所不认识的神的奇妙作为,用来惩罚一位违命的使者,很可怜,他们无辜被牵涉在其中,已经赔上了一船货物,现在谁都不愿意陪葬吧!

拿1:11-16:第11-16,水手们的行为几乎是对约拿的讽剌,外邦人对约拿的尽力保护与约拿对外邦人的极度厌弃,两者差不多是黑与白的反衬。虽然约拿告诉水手们,釜底抽薪的方法是把他扔下海去,这样就可以逃出生天,但水手们仍是想尽方法救约拿。第13节的“竭力荡桨”意思是划船好像耕田,深掘泥土一样的用力,比喻水手们竭尽全力,也许他们实际上离岸边不远,否则经文也不会记载“想要把船拢岸”。大概水手们想,这场灾祸的关键人物是约拿,若能把约拿送回岸边,那就两全其美,约拿不会被淹死,水手也得保平安。然而神却另有安排,经文记载“却是不能”,他们越努力,风浪就越大。

第14节记载,当一切都是徒劳时,唯有顺服,水手求拜自己的神被证明是无用的,用人的力量对抗风暴也证明失败,最后唯有用约拿的方法,来自神先知的方法,把他扔进海里以平息风暴。水手的求告,我们读来不是比约拿的说话来得更有力、更真实吗?让我们先从最末一句来看“因为你耶和华是随自己的意旨行事”。神有绝对最高的主权,水手对这点认识得很快,因为他们正面对这样的场面,神使用了自然现象来阻挡祂的仆人,对比约拿这位早已是神的仆人来说,认识神来得更具体一点呢?

“不要因这人的性命使我们死亡,不要使流无辜血的罪归与我们”这两句正好道出水手们面对的两难局面,他们当然不想自己死,但也不想约拿死,从这点看,约拿岂不是比水手更逊色吗?水手们非常重视生命,活着的人全都该平等看待,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该死的,更不可以用别人的生命来交换自己的生存权利,所以他们求神饶恕他们把约拿扔进海的行为。约拿又作了什么事呢?约拿从民族立场和种族仇恨来作判断,亚述人就是不配得拯救的,应该被灭绝的,所以他拒绝去传悔改的信息。

谈到这里,大家会不会有点尴尬,不信的人的情操竟然比信主的人来得更高尚,异教的人的比信徒更有守道义。然而大家不要惊奇,曾经听见有位还未信主的朋友这样说:“假如某某是基督徒,我就宁愿不信这个基督教!”换句话就是因为那个信徒的行为,令人瞧不起这信仰。的确,一位信徒口才再多好,把福音说得再动听,可是连常人都不会做的恶劣行为,竟然出现在那位信徒身上时,就足于令人怀疑基督教这个信仰是否真实。传福音不仅仅是咀上说,很多时候是我们的见证吸引人去探究这信仰,然后归信。林前4:9保罗说:“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信徒每天的一言一行,就是在告诉世人,我们所信的跟口里所说的是否一致的、是否真实的、是否美善的、是否有能力的。光说不做,这信仰没有意义,说的和做的相反,伤害更大。这是我们作信徒需要警惕的。

第16节是这次惊险旅程的结局,水手们在风浪平息之后,他们“大大敬畏”、“献祭”、“许愿”。这是他们亲身经历了神的大能而作的回应,相对于约拿先前的冷漠,水手们是敬虔又心悦诚服的。对于阅读这卷书的以色列人来说,他们的献祭和许愿早已被当时及后来的先知批评为只有形式,心里没有虔诚,当他们晓得异教徒在认识真神之后的积极回应,作为神的选民,是否也应该好好反省自己的信仰和属灵生命呢?书卷这一章不单是对那时的以色列人说话,同样也对今天的信徒说话,叫我们作一个真正顺服神的信徒,学习去爱那些我们认为不可爱的人。

经文第二部分由1:17-2:10,这段经文是一个神迹,违命的先知被扔进海里,神不单没取去他的命,反而让他被吞进大鱼的肚腹,又能活下来。约拿在鱼腹中三天三夜的经历,被耶稣借用来述说自己死后也到阴间,第三天从死里复活的经历,也是唯一被耶稣确定的神迹(路11:29)。这篇章在新约里变得有特殊的意义。

1:17这节经文突显出一个主题,就是约拿的特殊经历是神的”安排”,要突显的信息是神对生命的眷顾,即使像约拿这样抗命、违背神的人,神仍不把他灭绝,仍给他机会。这次的生死经历,令约拿回顾他的信仰,就是第2章的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