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员:叶明道

Loading Player...

 

这段经文主要记载了两件事:第一件是保罗传道的小插曲,最后使神的道在以弗所大大兴旺(19:11-20);第二段是以弗所的骚乱(19:21-41)。

当时,保罗天天在推喇奴学房和人辩论,将福音传遍了亚西亚。与此同时,神也赐给保罗赶鬼治病的恩赐,人们拿他的衣服放在一个病人身上,也能治好那个人的病。保罗也为这些事作见证,他在哥林多后书和罗马书分别提过在传道期间所行的奇事神迹。

19:13-16是活生生的一段小插曲,不但说明了保罗有从神而来的能力。经文告诉我们,那些专门用法术邪能谋生的人的确有赶鬼的能力,他们随时念诵所认识的神的名字,希望有一个合用,可以帮他们赶鬼。那时候的人认为,只要凭着个神明的名字,就可以驱使那位神明来做一些事情。

当这些术士看见保罗能够行一些不平凡的神迹的时候,于是也擅自用耶稣的名来赶鬼,说:“我奉保罗所传的耶稣敕令你们出来!”这句话透露了他们对主耶稣有限的知识,同时也披露了保罗在当地的工作有很好的果效,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他所传讲的神的名字是耶稣。

在擅自用耶稣的名来赶鬼的人中,有犹太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当仔细查考祭司的名单,会发现从来没有一个祭长长叫做士基瓦,他有可能是大祭司的亲戚,但是更有可能是他擅自封自己这个头衔,提高身分来诱惑人,因为大祭司是有和超自然界相通的能力的。当士基瓦的七个儿子奉耶稣的名赶鬼的时候,不但没有成功赶鬼,反而自食其果。那个人身上的恶鬼向他们挑战,说:“耶稣我认识,保罗我也知道。你们却是谁呢?”,这里说明了赶鬼、治病,以及改变人的能力都是从神而来的,并不是擅自念一念神的名字就可以成事的。结果,被鬼附着的那个人在恶鬼的控制之下,袭击士基瓦的七个儿子,并且制服了其中两个人,他们最后只能选择逃跑。士基瓦这件事的影响力很大,传遍了以弗所的犹太人和外邦人,主耶稣的名因而被尊为大。

这件事同时也带来当地的复兴,已经信主的人纷纷醒悟,承认曾经犯过的罪;平时行邪术的,更加出现一百八十度的改变,19:19说:“平素行邪术的,也有许多人把书拿来,堆积在众人面前焚烧。他们算计书价,便知道共合五万块钱。”所谓的“书”是一些写有咒语、神签的草纸和皮卷,这些书值五万块钱!当时的工人一天只会一块工资,按照当时的经济情况计算,这些书的价值就相当于五万个工人一天的工资。当然,它们本身并不值这么多钱,它的价值高,大概是因为很多以弗所人相信这些符咒可以消灾治病,从这里可以知道以弗所是一个非常迷信的城市。

在圣灵的引导下,保罗觉得在以弗所的教导工作应该告一个段落,可以进行其它计划了,于是他定意再去马其顿和亚该亚,然后回耶路撒冷去。不过,他最大的盼望是去罗马(参19:21下)。

保罗不但想去探望罗马的信徒,更想把福音传到更远的西班牙去(参罗15:23-24)。西班牙是罗马西边的疆土,也是当时所知的最远的地区,所以保罗认为,如果把福音传到西班牙,就是传到地极了。

保罗先派提摩太和以拉都两个同工去马其顿,为他的行程作安排,自己则暂时在以弗所等待。以拉都是哥林多一位重要的人物,曾经在哥林多管理银库,后来定居在哥林多(参罗16:24;提后4:20)。

19:23-41主题是以弗所的骚乱。这次骚乱由一个制造亚底米神银龛的银匠底米丢发起。事发的理由是指控保罗在以弗所城传讲“人手所作的不是神”。靠制造神银龛赚钱的银匠底米丢恐怕保罗的言论影响自己的生意,于是发动同僚抵挡保罗。

亚底米是以弗所的女神是负责生殖和养育的神,人们通常用一个胸前有许多乳房的形象来表达它的属性。亚底米神庙矗在以弗所城中央,是以弗所最华丽的建筑,全部用大理石造成,被公认是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观之一。这座寺庙也因此成为朝圣的中心,当地的银匠将亚底米女神的形象以及寺庙的外形制成银器出售,获取丰厚利润,银匠底米丢亲自证实:“我们是倚靠这生意发财”(参19:25)。

当时,保罗在以弗所的福音工作非常成功,连很多曾经积极参与亚底米女神敬拜的人都归信了基督,离弃了偶像的敬拜,结果大大影响了销售亚底米女神银器的生意。那些靠制造和出售亚底米银器而图利的商人们眼看着财路将要断绝,于是在银匠底米丢的号召之下,组织了一次抗议示威。底米丢的抗议理由冠冕堂皇,他懂得捉住众人的心理,他说:“这保罗不但在以弗所,也几乎在亚西亚全地,引诱迷惑许多人,说人手所做的不是神。这是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这样,不独我们这事业被人藐视,就是大女神亚底米的庙也要被人轻忽,连亚西亚全地和普天下所敬拜的大女神之威荣也要消灭了。”

底米丢发起抗议的本来目的,是恐怕面临失业,断了财路;可是他短短的几句话,已经把起初的目的,转移向更广大的群众说话了。一般的市民当然不关心底米丢的业务是否倒闭,但是如果亚底米女神失掉了被人爱戴的位置,失去了在亚西亚全地的威荣的话,那是以弗所人忍受不了的事情!底米丢的计谋成功了,不但制造银龛的同业一呼百应,城里很多人都来呼应,以弗所城顿时轰动起来。

经文没有告知抗议大会在哪里举行,不过根据资料,在很多希腊城市里,露天剧场是最合适的公众集合场地。底米丢带领的群众捉住了保罗的伙伴马其顿人该犹和亚里达古,把他们推进剧场里面。亚里达古是帖撒罗尼迦的马其顿人,后来随保罗由哥林多到耶路撒冷,并且到罗马受审。保罗称他是“与我一同坐监的”,又是“叫我心里得安慰的”,据说亚里达古在尼禄掌权的时候在罗马殉教。

保罗当时不在场,他听说同工被捉之后,想前去了解情况,不过被同工和亚西亚的首领拦阻了。这些首领大概是亚西亚省议会的首长,属于贵族阶层,他们和保罗很熟络,所以劝保罗不要冒险前去剧场,以免火上加油,使场面更加混乱。

事实上,当时的场面已经一片混乱,群众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有可能是在抗议游行的途中加入的,更有可能是来凑热闹的,这种抗议的情形持续了两个小时之久。这时候,以弗所的书记出来安抚群众。在亚西亚的一些城市里,书记是城中首要的判官,也是地方的行政官,担任以弗所和罗马当局的中间人,而在其他的希腊城市,书记只不过是一个行政助理而已。

书记的一番话是要叫众人平静下来,同时也警告他们要谨慎行事。他的立场好像是站在宣教士这边,事实上他不过是在维护法纪,恐怕以弗所城沾上动乱不法的名号,说得再坦白一点,他是为了自保。

当时的罗马政府一向关注类似的动乱,如果当地的官员控制不了城中的百姓,不能维持治安与和平的话,后果十分严重,罗马政府会将他们革职,整个城市也有可能会实行军法统治,到那个时候,当地的居民从此失去他们的公民权。有见及此,以弗所的书记竭力地安抚群众,并且申明保罗等人没有任何盗庙或者亵渎女神的举动,说完之后便命令众人解散。故此不论是公开还是私底下,银匠们再也不敢对保罗和同工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