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员:叶明道

Loading Player...

 

巴拿巴找保罗,是为了一起接受安提阿教会的差派,把赈灾的捐款带去耶路撒冷(参11:27-30)。这次脤饥之旅之后,保罗便开始了他的宣教工作,在宣教过程中,保罗不断建立教会,也写成了他的教牧书信和监狱书信。

9:32-11:18插进了彼得传福音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哥尼流信主,成为第一位外邦信徒。这段的插曲对福音的广传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对于以彼得为首的耶路撒冷教会来说,向外邦人传福音只是停留在头脑的认知上,他们知道大使命是要使万人作耶稣的门徒,但是从来没有亲身体验或者参与,彼得的这些经历,见证了耶路撒冷教会成员亲口说的一句话:“这样看来,神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11:18)。

彼得的事迹包括两次行神迹(9:32-43):

1. 第一个神迹:医治瘫子
彼得当时在地中海沿岸传道,并且建立教会。他先后去到吕大和约帕传讲福音、教导信徒。吕大和约帕位于巴勒斯坦的西岸,吕大就是旧约的罗得,距离耶路撒冷大约40公里;约帕是犹太地主要的海港,距离耶路撒冷60公里,现是特拉维夫的郊区。如果从耶路撒冷前往约帕,首先便会经过吕大。
作者路加用“彼得周流四方的时候,也到了居住吕大的圣徒那里”此话,表达出彼得就是在这种不经意的情况之下,被圣灵引领到该撒利亚。首先,彼得是这里走走,那里跑跑,结果去了吕大;接着又因为约帕离吕大不远,再加上有门徒请他去救多加,于是他又跑到约帕去;停留在约帕期间,彼得又被哥尼流邀请到该撒利亚去。这一连串的事情像是不经意地发生的,但是却突显出圣灵一直主导着每件事的发生。
彼得在吕大医治了一个名叫以尼雅的瘫子,圣经介绍以尼雅瘫痪在床已经八年了,彼得只是用一句话便医治了他,彼得强调,这种医治的能力并不是出自他本身的,而是靠着宣告耶稣基督的名而来的,所以凡住在吕大和沙仑的人都归服了主。

2. 第二个神迹:多加复活
多加是受别人欢迎的一个人物,她广行善事,多施赒济,包括把亲手做的衣服送给寡妇,这些都是犹太人十分推崇的美德,信徒也承继了这个惯例。
约帕的门徒是在多加死了之后才去找彼得的,可以证明他们有足够的信心,知道彼得能够使多加复活(参9:37-38)。当时,多加的朋友已经把她的尸体洗干净,放在楼上的房间里等候安葬。洁净尸体是犹太人和希腊人的习俗,如果葬礼要延迟,他们会依照惯例,把尸体放在楼上的房间里。一般来说,在耶路撒冷范围内的死者必须在去世当天埋葬,但是在耶路撒冷以外的地区,则有三天的宽容期限。
彼得使多加复活这件事的不少细节,和耶稣使睚鲁的女儿复活的事是相同的,例如把所有人从房间里打发出去,同样用手扶起复活的人等等,其中最相似的是呼叫死人复活的那句话。
可5:41的记载,当耶稣使睚鲁的女儿复活的时候,他用亚兰语说:“大利大‧古米”,意思是“小女孩,起来!”彼得使多加复活的时候,则是呼叫他的亚兰文名字,全句是“大比大‧古米”。在希腊文原文中,耶稣和彼得所说的话只差一个字母而已!作者路加将两件对应起来,大概是要强调彼得使死人复活的能力,完全是源自主耶稣的。
多力复活的事使很多人信了主,彼得决定留在约帕做一些栽培的工夫。他选择住在一个名叫西门的硝皮匠家里,这是一个犹太籍的硝皮匠。硝皮匠即制皮革工人,由于制皮革的工作经常要接触动物尸体的皮,所以这类工作是一般犹太人所厌恶的。从犹太律法来看,接触尸体不但导致礼仪上的不洁,更会被人蔑视,所以一般的犹太人根本不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反应出硝皮匠西门在外邦的生活并不如意,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做此工作。
在许多人眼中,西门的家是不洁的地方,可是彼得刻意选择住在西门家中,表示他愿意排除犹太人的这种偏见,这为他即将看到的异象、以及向外邦人的宣教事工作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