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员:张得仁

Loading Player...

 

前言:
1. 本段主要是讲说耶稣在耶路撒冷的事工。
2. “圣所神学”(Sanctuary Theolory):
2.1. 出25:8:“又当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
2.2. 旷野中的“会幕”是第一次神要与人同住的地方,会幕之后是“圣殿”,圣殿之后就借着他的独生子──“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1:14)(太26:61“这个人曾说:我能拆毁神的殿,三日内又建造起来。”),道成肉身之后,就是“教会”──属灵的家。“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你们也靠他同被建造成为神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弗2:21-22)
2.3. 我们来到保罗书信,圣经神学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其实就是“圣殿”。林前6:19-20“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
3. 第2-5以预言的应验作为进入耶城的开场,此驴驹预言的应验回应了之前耶稣受难的三预言(8:31,9:31,10:3-34):11:1-10。以预言应验来开始耶稣进入耶城的最后一周。(思想:你相信圣经上的预言吗?14:13找最后晚餐的地方。)
4. 第2节,“驴”是温驯的动物(出34:20驴可能是不洁净的动物),古犹太人在未普遍使用马之前,曾被用作君王的座骑(参士10:4,12:14;撒下16:2)。由于它不像战马那样威风,所以圣经用驴和马作对比,以表明骑驴者的谦和、温雅(参亚9:9-10)。“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分别为圣归神使用的动物,必须是没有人使用过的(参民19:2;申21:3;撒上6:7)。
4.1. 回应7:19的普世救赎。
4.2. 谦卑温柔的符号。
4.3. 分别为圣的意义。

一、神对人最深的期待是──你我的生命可以成为世人接触福音的管道(11:12-26)
1. 让圣殿成为圣殿(福音书中,耶稣最激烈的表达莫过于可11:15)。
2. 三明治结构:
A 12-14节:无花果树
 B 15-19节:洁净圣殿
A’ 20-26节:无花果树
3. 耶稣满心期待却一无所获:
3.1. 植物学家对于“无花果树的生长生态”说明:先有果子才长叶子。每年二月左右,树就长出果芽,六月果子就成熟,二月到六月间,树上应该有嫩果!因此,逾越节大约是阳历的3、4月左右,这个时期的无花果树应该有嫩果挂在树上,却还未到收成的季节,所以圣经准确地记载说“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13节),但叶子却应该在此时出芽,一般的无花果树若树叶已长成,果子一定已成熟,因为果子是比叶子早发芽的,但这棵树满树叶子,却没有果子,显然有问题,若叶子都长满了,还未有果子,这棵树这季都不会再结果子的了。换言之,这是一棵无用的废树,难怪耶稣说:“从今以后没有人吃你的果子!”(14节)这是一个事实,是这棵无花果树本身的问题,耶稣的话只是把事实说出来,没有什么不合情理的地方。
3.2. “外邦人的院”在神的旨意中乃是要成为“万国的非犹太人”祷告的地方:赛56:6-7还有那些与耶和华联合的外邦人,要事奉他,要爱耶和华的名,要作他的仆人──就是凡守安息日不干犯,又持守他(原文是我)约的人。我必领他们到我的圣山,使他们在祷告我的殿中喜乐。他们的燔祭和平安祭,在我坛上必蒙悦纳,因我的殿必称为万民祷告的殿。
4. 圣殿保留了一个地方,可以让外邦人可以来寻找、祷告、亲近神。
5. 带着信心与预备饶恕来走十字架的路(22-26节)。
5.1. 什么信心?面对神拯救的信心──亚14:4-5:“那日,他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东的橄榄山上。这山必从中间分裂,自东至西成为极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你们要从我山的谷中逃跑,因为山谷必延到亚萨。你们逃跑,必如犹大王乌西雅年间的人逃避大地震一样。耶和华-我的神必降临,有一切圣者同来。”
5.2. 祷告?坚信神话语到底的祷告。
5.3. 饶恕:下文开始有很多人要轮番得罪耶稣?每天出门前你我是否“预备好了饶恕!”

二、面对“不怀好意的计谋”耶稣仍以最大的努力来“引领他们回头”(12:1-44)
1. 凶恶的园户(12:1-12):紧接在法利赛人不肯认真考虑耶稣权柄的来源之后的,乃是恶园户的比喻,这比喻乃是审判的比喻是针对当时的宗教领袖的(11:27和12:12)。
2. 论纳税给该撒(12:13-17)
3. 撒都该人的问题(12:18-27)
4. 耶稣努力的成果──最大的诫命(12:28-34):头一个问耶稣的人似乎是个法利赛人或希律党人(13节及下),第二个人则是撒都该人(18节及下)。马可只告诉我们第三个问耶稣的人是个文士;但从他赞同耶稣方才的答复看来,这大概是一个法利赛人的举动。当然,在这三个质问者当中,这个文士是最诚实的,也只有他得到耶稣的称赞。
5. 不是称赞寡妇而是责备文士(12:38-44)
柯勒博士:“神衡量我们的奉献,不是看我们给了多少,而是看我们为自己留下了多少。”

三、以“谨慎的生活方式”来回应“末日预报的启示”(小小启示录)(13:1-37)
1. 耶稣在此并不是单单要满足人的好奇心;相反的,祂的目标是实用性与伦理性的。事实上,每当门徒表现出这种无益的好奇心时,祂立刻就明确地阻止他们(第4节)。
2. 面对未来不是要好奇而是要谨慎要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