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结1:1-3(和修版)

1:1 在三十年四月初五,我在迦巴鲁河边被掳的人当中,那时天开了,我看见神的异象。
1:2 正是约雅斤王被掳的第五年四月初五,
1:3 在迦勒底人之地的迦巴鲁河边,耶和华的话特地临到布西的儿子以西结祭司,耶和华的手按在他身上。

先知的蒙召,永远都是时代性的。简单来说,时代造就先知,先知回应时代,因此,先知与时代是分不开的。结1:1-3用了两个不同的表述方式来提示同一个时代,第一个是“在三十年四月初五日”(1节),另一个是“约雅斤王被掳去第五年四月初五日”(2节),它们除了报告日子之外,更暗示了深层的意思,即以西结蒙召的时代。

首先,“在三十年四月初五日”这个论述引发学者们的讨论。约雅斤被掳是主前597年,所以“约雅斤王被掳的第五年四月初五日”(2节)就是指主前593年的四月初五日,以此参照,“当三十年四月初五日”就是以主前623年开始计算,这日子有可能是指约西亚王的年代在耶路撒冷圣殿中寻获律法书的日子(主前621年,王下22:8),又或是以尼布甲尼撒王登基的日子开始作计算(巴比伦帝国是在主前625年成立,可参耶52:29-30),也可能是用以西结本人的年龄作计算(俄利根、约瑟夫支持),即是说,以西结蒙召时是当他在三十岁时。这样,“在三十年四月初五日”这句有多重意思,它是指律法书在圣殿寻获之后的第三十年,也是指尼布甲尼撒王登基的第三十年,更是以西结先知三十岁的日子。

我们知道以西结是一位祭司,根据圣经的记载,利未人供职的年龄是三十岁至五十岁(民4:23、30、35、39-40、43-44、47-48),我们因而明白踏入三十岁的以西结,正正就是他应该进入圣殿供职的那一年,可就在这一年,他却身处巴比伦。因他五年前已被掳,这不但把他的肉身掳去,更把他的前途与在圣殿事奉的机会都一并掳去──在巴比伦没有圣殿、没有会幕、没有祭坛,更没有献祭。本来作为祭司家族的一员,以西结应可顺理成章地等待进入圣殿供职的日子来到,然而就在这日子快要来到时,他却被尼布甲尼撒王掳去了。

以西结身处的大时代是被掳的时代:自由、前途、信仰、群体等等全都被掳去,而就在这绝望的大时代,以西结看见天开了,并得到神所启示的异象。就算全地风云变色,自己的民族被掳与流放,但天上的世界与神的掌权还是不变,神还是在这大时代中呼召属祂的先知,叫以西结在变数中看见神圣的常数,在风雨中看见原来云上有太阳,从而明白自己的前途完全在祂手中。就算没有机会在圣所供职,这又如何?神的呼召才是以西结的命途所在。世途多变,使命不变。

思想:

我们都身处在大时代中,世界的乱局都把我们掳去。然而,正正因为我们活在大时代中,神的呼召才显得更真实。祈求我们对神的心不被掳去。

在乱世之中,你会如何活出召命?

 

尔道自建释经灵修由建道神学院推出,良友电台录音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