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ayer...

哀5:19-22(和修版)

5:19 耶和华啊,你治理直到永远,你的宝座万代长存。
5:20 你为何全然忘记我们?为何长久离弃我们?
5:21 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回转归向你,我们就得以回转。求你更新我们的年日,像古时一样,
5:22 难道你全然弃绝了我们,向我们大发烈怒?

耶利米哀歌的最后两节(哀5:21-22)是旧约最难解释的经文之一,21节正面地说明以色列民愿意回转归向神,神便会按照盟约的应许(申30:1-6)让他们得以回转,恢复他们的光景如古时还未被掳之时,然而,22节却反高潮地描述以色列民向神质问与投诉,认为耶和华会全然弃绝他们,一方面我们看见21节与22节之间存在张力,另一方面我们却比较难接受耶利米哀歌以一节很负面的投诉(22节)作为结束而不是盼望(21节)作为结束,到底这是盼望的完结(happy ending)还是悲哀的完结(sad ending)?

解答这问题的关键取决于22节的希伯来文中首个字,那就是“虽然或除非”(kî ’im)这字,它可以解作“如果”或“虽然”。若果解作“如果”,21-22节的意思便说明百姓向神发出祈求与悔改,并指出神会恢复他们的日子,但如果耶和华永久发怒,那么便……,因此,经文解作“如果”时便是一种留白,所以句子便要加上“那么”作结,这个留白的解释比较倾向悲哀的完结(sad ending)。若果解作“虽然”,21-22节的意思便说明虽然耶和华许久向百姓发怒及离弃他们,他们还是在神忿怒中愿意悔改回转,并相信神必会回转,为他们恢复古时的日子,因此,这个解说就是把21节看作结果的子句(apodosis),而22节却看作条件子句(protasis),所以便是一种盼望的完结(happy ending)。笔者比较倾向“虽然”的解释,这样比较合乎被掳神学的意思,因为被掳只不过是中途站,被掳的刑期也有一天会终结,而回归及恢复古时的日子才是终点站,所以耶利米哀歌以盼望作为完结,这比较合乎被掳神学一贯的理解。因此,经文指出就算苦难与神的忿怒是压倒性,这种忿怒并非一种没有目的的忿怒,忿怒背后的目的就是期望带来百姓的悔改,神的心意就算期望恢复昔日还未被掳的光景,但问题的症结就是百姓是否愿意真心悔改及归向神。

思想:

诗人认为神的忿怒与离弃(22节)却竟然成为他悔改及回转的动力(21节),诗人面对这位离弃他的神,却竟然没有以对等的离弃去放弃祂,反而成为他抓着神及归向神的动力所在,苦难的“不可理喻”显出神的“不可理喻”,但就算局面看似多么“不可理喻”,诗人选择以“不可理喻”的信心在失序的苦难中向神发出悔改回转的决心,直到有一天,诗人会发现这位看似“不可理喻”的神却会履行祂不变的承诺,让百姓能回归耶路撒冷,恢复重建,像古时一样。当我们看见诗人的决心与信心,我们也能看见盼望所在,并与哀歌一起共舞吗?

 

良友电台、建道神学院合作推出